今天呢,跟大家谈谈这个八段锦、五禽戏这些导引方法,它在传承过程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它和中国传统医学是息息相关,可以堪称是体医融合的典型代表。
它这一特点呢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导引和医典的关系,它多记载于这种中医典籍以及养生著作当中。第二呢,它的编创者、传承者、践行者很多呢又都是大医生。
我们先来说第一点,导引和医典的关系。举个例子,著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这部书中呢,它是把导引作为古中医的祛病方法之一,针灸药砭石导引按跷。
而且呢,它还记载了呢,说这个导引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呢?是从中原地区,它说呢,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就是中原之地呢,地形平坦而且多潮湿,所以天地生万物也众,就是物产丰富,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老百姓哪吃得好劳作又少呢,所以它这个病呢多痿厥之症,寒热之病。
这个就很像我们现在的这个症状,劳作少,干活少,吃的还好,这个痿厥呢,就是经常没劲儿,抵抗力又弱,就是多感冒发烧啊,有的时候还容易气血逆流,就是类似于心血管这样的。那么它的治法呢,宜用导引按跷,所以它说导引按跷从中央处,这是《黄帝内经》。
再举个例子,比方说我经常提到的《诸病源侯论》,他是隋代的太医令巢元方,他是奉朝廷之命主持编写的,那么太医令呢,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卫生部长的这个职位。
这部书呢,它有很多个特点,比方说它是论述的是这种病因症候学说,就是这个病是怎么得的?这个病的症状又是什么?你这个治疗的过程啊,包括愈后的反应又是什么,这些个记载呢,对现在的临床都非常有指导意义。
这部书呢,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就是作为中医经典啊,它没有药方,那巢老先生怎么写的,他说这个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就这个药方啊,怎么针灸啊,这人家好多书都记载了,我不写这个,我在那病症之后呢,我用这个导引法养生方。所以他整个书呢,梳理出来近200种导引方法,这是《诸病源侯论》中的记载,这是它的第一方面,它和这个医典呢是息息相关。
那么它的第二方面就是这些个传承者、编创者又多为大医生。比方说呢,我们熟悉的华佗与五禽戏,还有陶弘景和他的《养性延命录》,我之前介绍过这部书,它是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了五禽戏功法,另外呢,六字诀、就是我们现在的六字诀它的雏形是出现在这部书中,当时呢叫长息法。再比如说药王孙思邈,他的《备急千金方》中呢就专门记载了这种调气法、按摩法。
再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啊,比如金元四大医家,医家从金元时期呢,就开始逐渐的分门别类,就开始分派了。金元四大医家呢,就是这个时候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寒凉派、攻下派、补土派,还有滋阴派。比如说这寒凉派的代表刘完素,刘老先生他认为呢,六气皆可化火,那么治病主要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就是要降心火益肾水,他把六字诀引进到他的祛病治疗之中。
再比方说攻下派代表张从正,他认为很多疾病都是由于这个邪气入侵,他认为呢,应该是主张攻邪,反对温补,就是你在这个邪气还没有祛除的时候,这时候如果进补呢,就好比是闭门留寇,就是把贼关到屋里来了,你应该先把这个病症啊、病邪呀给它祛除了,然后再进行一下清补。那么它的这种攻下的方法呢,主要有三种,汗法就是出汗,吐法呕吐,还有下法就是排泄,他说这种导引按跷凡解表者皆汗法,他把这个导引哪按摩呀,都引进来了。
那么为什么这个导引和中国古代医学这么息息相关,体育融合做得这么好,那是不是以前古代的医术不太发达,所以呢要找其他的很多的辅助的方法,其实这个问题呢应该辩证来看。
中国古代呢,它这种医疗条件,医疗设施不太发达,但是它的医术不见得低,它的很多经典之作,它的很多经方,我们到现在呢也没办法超越,我在琢磨我也在想人家为什么做的这么好,我给它分析出了两点原因。
第一个呢是这些大医生,他是从哲学的高度去看待疾病,他不是单纯的从病理角度去看待的,是把它上升到了一个哲学的高度。他认为呢,凡是疾病皆有因果,就是你都有原因的,不是内因就是外因,那么有因必有果,与其呢求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无疾之先,从它这个因的层面给它解决掉,那就可以事半功倍,那就是治未病,这是它的第一层。
那么第二点呢,我分析它有什么呢?它有中国古代大医生的人文情怀,我们说爱也好,或者说是这种情怀也好,都在其中。比如药王孙思邈,他说,凡大医治病呢,必先安神定志,无欲无求,然后呢,先发大慈恻隐之心,就你这大医生一定要慈悲之心,不问贫富贵贱,不瞻前顾后,而后做到护惜生命。这是我们中国古代的这种情怀和它的哲学高度,有了这种高度和胸怀,他才可以从大健康的角度去呵护生命。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喜欢导引子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喜爱这种上工之方。
(转自微信公众号导引子)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