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0年里,房地产几乎触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在房地产行业,有几个有趣的地方。首先是供给关系。我们说好的供给关系应该是需求决定供给。然而,在房地产领域,有些人本末倒置,这基本上是一个卖方市场。买房远不如卖房受欢迎。
其次是商业模式。通常,我们购买商品时,很少先付款,然后再检查和挑选。然而,在房地产行业,这一规则已经被打破。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先拿指标,再下单,然后验货提货。归根结底,这两种情况都是资本运营市场垄断造成的。
为什么一开始要用那么多篇幅谈房地产?这是因为当汽车市场继续发展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正在房地产市场的阴影中逐渐显现。或许有人在疑惑,为什么明明房地产开发商都在涌入汽车市场,却说汽车市场有房地产的影子?
新势力的出现,准确的说是特斯拉,打破了汽车行业的先例。对于传统汽车行业来说,没有一家汽车公司敢做出这样的举动。即使是极其强势的BBA,在中国也不敢用PPT换钱,但是特斯拉做到了,并且做到了。
继特斯拉之后,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势力证明了汽车市场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变化。3354先卖车后造车的理论符合实际。
这里我们可以给大家看一个数据,就是特斯拉Cybertruck的订单量。这款皮卡车型在未上市时就引起了很大的讨论,目前已经获得了120多万的订单,价值超过800亿美元。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款车最早要到2022年底才会开始生产。
目前仍有大量买家预约,特斯拉仍在接受这款车型的预约。
从正常的商业模式来看,一个项目应该在搬迁之前就做好规划。10万辆的订单对于特斯拉来说是极其巨大的,2020年特斯拉总销量不足50万辆,累计总销量不足140万辆(截至2020年的数据)。即使特斯拉计划斥资至少10.6亿美元建设“Gigafactory”,也将用于生产该公司即将推出的电动皮卡Cybertruck,以及Model 3和Model Y,消化这笔订单也需要大量时间。
对于刚需买房的消费者,我们常用“房奴”一词来形容。但是在汽车市场,我们很少用“车奴”来形容一个消费者。这是因为目前汽车的价值参差不齐,供需关系仍然以买方市场为主,所以消费者有足够的信心。此外,与房子相比,汽车的刚需程度并没有那么严重。
但是,正如开头提到的,当卖方市场占主导地位时,垄断和供求的不平衡只会导致资本对市场的控制,然后让消费者去钓鱼。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买车加价。这种现象不是个案,更不是消费者想看到的,而是屡禁不止。原因是供需失衡和垄断。
以我们最熟悉的丰田埃尔法为例。因为在中国市场缺乏竞争对手,而且供应量极小,所以国内需求极其旺盛。
情况下,加价几乎赶上了车辆的指导价。但即便是这样,消费者依旧需要排队提车,而即便是又花钱又花时间,买车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从短期来看,汽车行业无疑有向房地产经营模式转变的可能。但从长远来看,参照上一个阶段的中国车市或者当下的楼市,汽车行业大概率不会出现真正的卖方市场。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需求关系的改变,其二是二手车市场的混乱。
从短期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崛起,不管是置换也好,新入手也好,汽车市场都会迎来一波高潮。在这波高潮下,需求会不断增加,随着而来的是更高的生产压力,迫使车企拓展生产线,推出新产品,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进入更强烈的优胜劣汰中。
细心的你或许发现了,这不就是几年前SUV热潮下的中国车市吗?彼时中国新品牌林立,真可谓百家争鸣。如今新势力的不断涌现和淘汰,其实就是彼时的缩影。那么,当初的市场竞争发展到今天有什么后果呢?
一方面,我们看到诸如众泰、铃木、力帆等品牌的退市。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市场萎缩下,大量品牌的生产线搁置,以及产品线大量换新。其中,生产线搁置就是我们常说的产能过剩,那是在SUV热潮下不断扩张而来的产能,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产品线的大量换新,则是因为时代改变,当SUV热潮褪去,新能源热潮涌来,旧时代的产物便跟不上新时代的进步。为了更好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只能花大价钱研发新产品乃至改造生产线(比如平台的搭建)。
更为关键的是,这其中是有风险的。因为谁都没办法保证自己在更新产品线之后就能拿下市场,一旦失利就很可能面临万丈深渊。参考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就可知,当房价不断上涨,地价也会不停上涨,当自由竞争时代过去,政命强于市场时,企业不但成本上涨,融资难度也随之上涨,处境自然维艰。
同理可得,落到最后,汽车市场也会是买家市场,再不济也应该是供需均衡,起码在大环境下是如此。但是在短期内,如同特斯拉Cybertruck或丰田埃尔法等现象级产品依旧会不断涌现,当然,这批“车奴”们也是会乐在其中,更甚至笑我们不懂生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3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