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每天怎样养生的,孙思邈养生方法

古代名医中,最长寿者非孙思邈莫属,活到百岁以上。孙思邈的养生理论虽然博大精深,但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关

古代名医中,寿命最长的是孙思邈,活到了100多岁。孙思邈的养生理论虽然博大精深,但操作起来很容易,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钟奎

孙思邈不是天生身体好。

古代名医中,活得最久的是孙思邈。

关于孙思邈的生卒年,古今学者主要有以下观点:

我生于隋文帝元年辛丑(公元581年),卒于唐高宗永春元年仁武(公元682年),享年102岁。

2.南朝梁大统七年(公元541年)生于心有,永春元年卒于唐高宗,享年142岁。

3.南朝梁十四年(公元515年),卒于永春元年,享年168岁。

虽然这三种说法相差很大,但即使取最小数,孙思邈也能活到100岁以上。在“人生七十载难得”的古代,能活到这个年纪的人简直就是“活神仙”。

人的寿命与先天体质和后天健康密切相关。可能有人会认为孙思邈天生身体好,后来成了一个懂得养生的大医生,所以活到了壮年。

其实孙思邈先天体质弱,小时候就是个病孩。在《备急千金要方》的序言中,他说:“我年幼的孩子受尽风寒之苦,屡建医门、汤药,家财耗尽。”因为先天体质弱,孙思邈决定学医。

萧劳保健——不拘一格,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

中医不仅要治“已病”,还要防“未病”。《黄帝内经》曾提出“未病先治”的思想。孙思邈进一步将疾病分为三个层次,即未治愈前的疾病、未治愈前的疾病、未被中医治愈前的疾病、被中医治愈后的疾病。他把保健和疾病预防放在首位。

孙思邈的养生理论虽然博大精深,但操作起来很容易,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他说:“道家的养生之道,养生往往需要一点功夫,但累强就太多了。而且流水不烂,住户也不尴尬,所以也是因为它的运动。”

“少劳”是一项强度较小的运动。《黄帝内经》就是这么说的,“努力工作,永不疲倦”。“总想做点小工作”是指你经常做点小运动,喜欢小运动,并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这种养生方法可以称为“小劳养生法”。这种养生方法兼收并蓄,形式多样,包括引导、呼吸、按摩、冥想、散步等。这可以随时随地完成。

除此之外,孙思邈还创造了一套“十常功养生法”。

首先,头发经常梳理。古代的方法是将手掌搓在一起,直到手掌变热,然后手指向后,“梳”从额头向后,通过头顶和后脑勺到脖子,早晚做几次。此法具有醒脑开窍、安神明目、祛风的作用,可预防头痛、耳鸣、脱发等。梳子也有这种效果。

第二,眼睛总是在动。闭上眼睛一会儿,然后用力睁开眼睛,翻白眼,上下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看。重复几次。此法可改善眼周血液循环,对视疲劳、近视、弱视、老花眼等有一定疗效。

第三,牙齿经常磕。微微闭上嘴巴,上下两排牙齿互相磕。不要用太大的力,但是当牙齿相互敲击时,它们必须发出声音,敲击的次数不受限制。这种方法可以促进消化酶的分泌,防止蛀牙和骨骼退化。

第四,头经常仰着。站起来,闭上眼睛,低下头。然后慢慢抬头,先抬头,再左右扭头。放慢速度,不要太快,以免头晕。这种方法可以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缓解颈部和肩部肌肉的疼痛。

5.天津经常燕子。孙思邈《养生百字铭》云:“玉瑾早晨好。”“玉瑾”的意思是体液和唾液。拿到后

七、腹部经常被揉。将手掌搓在一起,直到手掌发烫,然后将手掌压过腹部,在肚脐周围搓动,先顺时针再逆时针。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肠道蠕动,改善胃肠功能。

8.经常洗面。这里的“洗”是指用手掌揉脸。暖手后,将手掌盖在脸上,内外上下揉搓,直到脸变热。这种方法可以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使你的脸红润有光泽,减少面部皱纹。

九、腰总是在摆动。站立,慢慢左转,右手拍小腹,左手拍命门穴下背部。然后右转,左手轻敲小腹,右手轻敲命门穴。此法有强肾、强精、改善腰部疲劳的作用。

十、脚经常搓。先用右手搓左脚,再用右手拇指按摩左腿涌泉穴。然后用左手搓右脚,搓热后用左手拇指按摩右脚涌泉穴。用力按摩穴位,感觉穴位酸痛更好。此法具有补肾温阳、调节失眠的作用。

上面说的“十勤养生”,就是孙思邈总结出来的经验。往往“萧劳”让他的生活充满活力,到了90多岁,他依然“耳聪目明,精神抖擞”。

来源:广州日报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391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