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Dr. Phoebe
亚洲文化下的教育培养了许多在批评中成长的孩子。批评通常被包装成父母的善意,期望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如果你做得好,你应该但不需要太多的赞美。做得不好,当然会受到批评和评判。孩子们也接受训练,尽他们所能去满足父母的期望和允许。这种态度也用在其他关系中。我们害怕别人生气,努力学会让别人开心。然而,亚洲孩子面对批评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担心或在意别人的认可,认定自己不够优秀,试图反思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然后试图改变成别人喜欢的样子。
美国儿童似乎处于另一个极端。他们在无数的赞美中成长,从小到大,你是最棒的!太棒了。你做到了!太不寻常了!夸张的赞美是他们经常听到的口头禅。客观来说,这些赞美中有一些bug。好好想想。如果每个孩子都是多余的,谁又是平凡的?然而,美国的孩子不得不一直沉迷于汤,这让大多数美国人天生自信。也许你认为自信的美国人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感才能冷静地面对批评或负面评论?
那你就错了。
根据《哈佛商业评论》的一项调查,当美国人被给予负面评价时,他们往往不会自我检讨,更不用说虚心接受了。相反,他们会尽力远离那些发表评论的人,然后转向其他人“购物确认”。因为他们从小就习惯了接受满满的赞美,当他们遇到批评的时候,他们立刻会认为是别人的错,自然会选择远离给负面评价的老板或者同事。评价越负面,他们越会找到新的渠道来证明自己没那么差。严重的情况下,即使刚开始,人们也会对自己的工作态度感到消极,从而产生焦虑、疲劳、抑郁等现象。
人类不善于接受批评和建议,其实是一种跨文化现象。无论是试图改变自己去迎合别人,还是直接认定是别人的错,这两个极端其实都不是很积极。如果负面评价运用得当,可以帮助我们在不怀疑自身价值的情况下,找到进步的方法,慢慢修正和提升自己。如何以健康的心态接受和给予批评,是处理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话题。
看重自己的价值
在《哈佛商业评论》的实验中,发现肯定自我价值可以帮助人们接受批评。当被给予负面评价时,参与者也有10分钟的时间写出自己的价值观和他们认为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发现前面提到的“像购物一样寻找自我认同”的现象消失了。换句话说,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拒绝批评。在你想让一个人听批评之前,你必须提醒他,他是有价值和价值的。还有一种研究人员觉得相当有用的方法,就是在给出负面评价之前和之后加上表扬或正面评价,也叫Feedback三明治(中文翻译:三明治反馈),让被批评对象更愿意听负面评价。
给予更多已完成的评论
美国心理协会APA发表的文章发现,人们容易记住的批评大多来自于Evaluative Feedback,意在别人对你已经完成的项目的评论。然而,指示性反馈,即如何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进展,很容易被忽视。那么如果要给出指导性的回应,比如讨论未来如何进步?如何在下一个计划中爬上一段楼梯?同时,你可以放入更多的评价性回答,讨论已完成的工作,这将有助于各方更好地倾听。
秉持敞开的态度
纽约大学的杰伊范巴维尔博士曾谈到知识谦逊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面对学生时,他公开分享自己的学术稿,请同学们一起批评,一起出谋划策。他说:“让我的学生看到我能接受批评是非常重要的。不仅长辈可以对年轻人提出批评和建议,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发表和接受不同的意见。”第一,放下自尊和骄傲,虚心表现出接受批评的意愿,帮助别人倾听你的意见。
同理心和批评之间的拿捏
堪萨斯大学商学院学者罗森(Rosen)指出,“大多数人都认为,建设性的批评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过于同理心的领导者更容易给自己的表现泼冷水,避开需要发表负面评论的时刻。”经过调查,罗森发现,情商高、有同理心的人,在给出负面评价后,往往会觉得自己的精力严重枯竭,甚至在此之后,在工作和沟通上都存在重大困难。相反,同理心低的领导给出的是负面评价。
以后更能专注工作上的表现。或许因为我本身属于同理心比较旺盛的族群,因此非常能理解给予批评消耗精力的感受。一昧的同理却不见得会帮助人进步,身为领导者,应该要学习在爱中说诚实话,学习拿捏在同理和说真话(给予批评)之间的平衡点。
给予建设性而不是毁灭性的批评
建设性的评价Constructive Criticism的用意在于帮助对方进步和成长。而传达批评的态度应该尽量冷静沉稳,如果自己还有怒气未消,则建议先等情绪缓和下来再给予批评。尽量就事论事,避免做任何人身攻击,对于批评的项目和改进的目标也应该要明确。越是在鼓励和支持的氛围下所分享的评价越能被吸收,好确保双方都理解这是在想要彼此都更好地前提下所说的言语,而不是为了发泄情绪下所使用的煽动性或侮辱性言语。
学习接受批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的价值并不建筑在迎合别人的期许上面(如亚洲孩子的认定),也不建筑在寻找别人给予的赞美上面(如美国孩子的认定)。如果给予批评的对象,资历和经历都值得你聆听、给予的方式又是出于善意而并非贬低,那麽或许按耐下自己的心性和骄傲,在不为了讨好的前提下学习聆听,更有可能成为我们改变的契机。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