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寒、饮食不入,《黄帝内经》说:五虚之人,阳气就会严重亏虚

在《景岳全书》里有记载: “天之大宝,只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就是在强调阳气对我们人体的重要性。阳气,可以说是我们生命得以延续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鼓舞我们身体不停运转的源动力。

在《景岳全书》里有记载: “天之大宝,只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就是在强调阳气对我们人体的重要性。阳气,可以说是我们生命得以延续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鼓舞我们身体不停运转的源动力。

体寒、饮食不入,《黄帝内经》说:五虚之人,阳气就会严重亏虚

当我们体内阳气亏虚时,在《黄帝内经》中,则提到了五虚的概念;也就是“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

体寒、饮食不入,《黄帝内经》说:五虚之人,阳气就会严重亏虚

五虚之一:脉细

脉细则是中医诊断学里的一种异常的脉象,要察探这种脉象,就需要认真、仔细地去感受,基本上需要手指稍稍重压才能感觉得到。

这种脉象的出现,基本就意味着是阳气的亏虚。最基本原因就是,阳气亏虚而不能鼓动血液。五脏精气失常而不能产生血液所导致的。这个时候的我们往往多虚证,且体弱多病。

体寒、饮食不入,《黄帝内经》说:五虚之人,阳气就会严重亏虚

五虚之二:皮寒

简单理解就是体表不温,与常人相比,就较为怕冷。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体表是有着“卫气”的温煦的。因此,才使得我们的体温正常且恒定。而我们的卫气,就需要靠肺的宣发,还要靠脾胃的运化,而它的根源却在下焦。

所以,当我们体内阳气亏虚时,肺就不足以宣发体表的卫气,脾就不足以化生气血。那么,我们就会失去体表卫气的拱护,导致体表不温,从而形成“皮寒”的一种状态。所以我才说,体表有了温度,我们才更有活力。

体寒、饮食不入,《黄帝内经》说:五虚之人,阳气就会严重亏虚

五虚之三:气少

一般,气少的表现有多种多样。就比如说气短、胸闷、懒言、声音低微、浑身乏力、无神等。这些都是“气少”的表现。而我们人体内的“气”,要想正常地升发和运转,就需要多个脏腑的共同协作。

所以说,当我们每天起床时,能神清气爽;说话时,能口若悬河;日常的吐纳呼吸时,能舒畅无比;走路时,能虎虎生风。那么,就请好好的珍惜当下吧。因为这些,都是阳气充足的表现。

体寒、饮食不入,《黄帝内经》说:五虚之人,阳气就会严重亏虚

五虚之四:泄利前后

这里的前后,指的就是身体的前后二阴,比如说大小便失禁。在中医理论中,气在我们体内有固摄的作用。

这里的固摄,有三层意思。

一是指:固摄血液在脉道内运行如常;

二是指:固摄脏器的位置,使之不会下垂;

三是指:固摄水液和大小便的排泄。

因此,这里所提到的“泄利前后”,就是一个人阳气亏虚的典型表现之一。

体寒、饮食不入,《黄帝内经》说:五虚之人,阳气就会严重亏虚

五虚之五:饮食不入

饮食不入,可以说就比较严重了。因为,其本意是指脾胃之气衰绝,已经吃不下东西了。对于常人而言,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一方面要运化、化生水谷精微;另一方面就得不断受纳食物,用于运化水谷精微,源源不断地生成气血,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食欲。若脾胃阳气衰绝,脾不能运化,胃也无法受纳,我们自然也就没了食欲。

所以说,随着年龄的增大,食欲肯定是会慢慢减弱的,这是生命历程的必经之路。这也是阳气不足的典型表现之一。

体寒、饮食不入,《黄帝内经》说:五虚之人,阳气就会严重亏虚

所以说阳气不足的主要表现就是:脉线细、皮肤不温、少气少食、大小便不利。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520.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