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提速降费”,正式来算,应该从2015年开始,三大运营商每年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让利”,今年已经是第七个年头。现在争议度最高的5G套餐降费情况,工信部也早有了新指示,要求在2年内,运营商需要做到5G套餐资费下降46%。
也就是说,1GB的5G流量只需要4.4元,虽然这个价位可能并不符合多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此基础上,未来5G套餐资费还会继续下降。
用户方对此事持有什么态度?小编的标题应该很能说明问题,就网络舆论环境而言,当运营商这方用“提速降费”的数据报告结果作为对用户们降低通信资费的需求的回应时,沉默大概是最正面的态度,反之,嘲讽、质疑、“懂的都懂”等类似观点则来的铺天盖地。
那么,连续七年下降的通信资费,为何会招致用户骂声一片?
用户的感受是,运营商降了个寂寞,还老爱“虚假宣传”,不喷对不起键盘。
打个比方,过去每月100块钱能买10个G的流量,现在每月100块钱能买100个G流量,是不是便宜了?这样来算是不是名副其实的降费了90%?从流量单价的角度来说,是便宜了,但是从月度通信费用的角度来说,这不是在搞笑吗?
我三年前一个月套餐费用100,三年后月费50,这才是实打实的降费。至于网速提升、娱乐方式变革、手机支付普及、随时随地的打游戏刷抖音等用网习惯变化与我何关?
这或许是大多数用户的看法,网速提升,技术进步,套餐扩容不应该被运营商视为变相降价,说句不好听的,国内有三家运营商,广电作为第四家运营商马上也要开始放号,你们之间既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就应该把业务升级方面的内容作为必然趋势,而不是奉献。
如果诸位看官真的赞同了以上逻辑,那么小编就想反问一句,凭什么说运营商为“提速降费”所作的一切努力不是奉献呢?
一些企业大力提升服务质量,花钱投资技术升级,为了争夺用户市场大力压降资费甚至免费,这些行为的确是基于市场竞争,为了生存下来采取的自保举措,也让用户享受到了不少实惠,这是事实,可这些更是资本家打压对手,争夺市场的手段,不可能是目的,更不是结果。
这个阶段中,资本家们比的是谁在压降资费上更下的了狠手,谁的服务更能碾压对方独得市场,一旦将对手打压出市场,很快就会“原形毕露”,该涨价的涨价,该让你开会员的你就不得不开,比如前段时间被工信部制裁的某些企业网盘,再比如印度通信市场价格战后很快大幅提升通信资费。
也就是说,曾经“让利于民”所损失的收益,当企业在该领域形成垄断后,必然会逐步甚至加倍从用户身上收回。这跟运营商的”提速降费“有本质上的区别,一方的目的是赢得市场竞争形成垄断,而另一方早已形成垄断,降价只为了让用户受益,既然不谈回报,为何不能说是奉献?
顺带一提,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企业明显将pua理念运用的得心应手,以某盘为例,从零门槛,到限速vip,再到svip,或许一时让用户难以接受,但使用习惯已经根深蒂固的情况下,当商家出了年费svip的优惠活动时,用户们立马就忘了不能”白嫖“的愤怒。在价格上先扬后抑或者小幅上涨,即便从中长期看明显让用户花费提升,可鲜少会激起用户的逆反心理,因为麻木了。
更有意思的是,运营商们在掌控人心方面实力演绎什么叫反面教材,反其道而行之。提速降费,能一刀切的绝不切第二刀,比如4G时代,一口气将以元为单位的流量压降至几毛几分钱,月租三四十嫌贵?好的,5元月卡8元月卡到位,一撸到底,绝不拖沓。后果是严重影响营收以及5G建设速度。等到5G时代,降幅一变缓,用户就不乐意了,因为运营商给他们造成了太大的心理落差,即便结果完全利于用户,仍然难让用户满意。
除此之外,同为民生类服务,水电油气价格节节攀升,通信套餐资费层层下跌,两者口径大相庭径。运营商:我真的尽力了……
关于压降5G套餐资费,力度虽未至人心,但运营商一直在尽力
每一次降费,对运营商来说意味着折损相当大一部分收入,关于这部分的数据网上有很多报道可以参考,小编主要是想解释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运营商相当赚钱,其实并不,举一个实例,18年移动营收7368亿,净利润1178亿,总用户数16.33亿,单用户ARPU为53.1元,简而言之,平均每个用户一个月话费53块钱,移动只能在其中挣6块钱。
之所以移动显得很能挣钱,说白了是用户多,利薄量大,导致的问题是风险抵抗非常差,成本稍微一波动就会亏损,加上营商环境长期处在矛盾之中(上层领导一方要求提速降费,另一方要求提升网络质量,第三方又要求净利润收入增加),考核矛盾导致部分省市运营商市场行为矛盾,这也是招用户仇恨的一个原因。
几方平衡之下,运营商还是做了不少实事的,一,流量单价费用下降近90%,这个没得说;二、以三年的区间看宽带资费同样下降近90%,有的地方做活动直接白给;三、取消长途漫游资费(经历过的用户应该知道这项费用曾经多贵);四、4G时代各种神卡套餐层出不穷,5G时代依然有保留,给了用户选择余地。
至于为什么始终不得用户理解,小编总结,不好的地方就是因营商环境导致市场行为垄断且畸形,过多成本被投入内耗之中,人才挖掘和技术创新力度不够,最后还把消费者得罪了,事情做了没落到好,很亏。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5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