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培养最重要的不是让他们意识到“爸爸妈妈在培养我”,而是意识到“我一直在培养自己”。
父亲的培养是有限度的。第一个限制出现在孩子入学之后。这期间,他心目中崇拜的对象往往变成了老师,而不是听从父母的意见。我是一名高中老师,我们办公室有一些老师在小学指导孩子们做练习。孩子强忍着一句话:“我们老师和你说的不一样!”
同事郁闷的大叫:“我也是老师,行吗?”
第二个极限出现在儿童青少年的叛逆期(一般从小学五、六年级到小学初二)。在这个时候,他们不想听任何人的话,他们不得不质疑每个人的话。老师和家长都不容易。他们心中有很多疑惑,有些可以和朋友分享,有些只能默默埋在自己的心里,不知不觉就和身边的人渐行渐远。
第三个极限出现在高中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忙于学习任务,压力很大,根本没有时间和父母交流。很多家长每天和孩子说话的次数没有老师多。因为有些孩子得不到太多的关注,很容易在思想上崩溃,很容易失去上进的动力,变得浑浑噩噩。
无论给孩子多少技能训练,都不如让他们有“修身养性”的意识。这是基于心理学理论。
1989年,美国心理学家迪西和瑞安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
简单来说,这个理论主要说的是,每个人都渴望掌控自己的生活,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胜任,希望自己的存在对别人有意义。从这些欲望出发,人就会有强烈的动力去面对生活。
相反,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其实对自己的生活缺乏掌控力,在学习和工作中看不到胜任的希望,长期被否定,就会失去努力上进的欲望,宁愿平躺,做一个人生的“佛教徒玩家”。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不妨问问自己:
“我已经教了我的孩子200个有启发性的英语单词。我让他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了吗?”
“我为孩子报了国学班。我有没有帮助他建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我把孩子送到了一所昂贵的私立学校。我是不是陪他形成了对世界和他人的兴趣?”
从“自我决定论”的角度来看,首先,年轻人的动力来自父母的信任而非控制,真正让他们一路坚持前行的是自我控制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成绩同样优秀的孩子在小的时候,高中阶段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尤其是高三后期。有些孩子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他小时候的优异表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外界的极大克制,能让他克制内心的松散意识。但是到了高中阶段,学习内容几乎每一个层次都在翻倍,有很多事情是孩子需要自觉去做的。这时候他们很容易掉队。
当然,生活不仅仅是成就。其实高中成绩通过高考也没多大意义。这里以结果为例,只是因为它是一个非常直观的例子。生活中我们要处理的事情远比学校的分数复杂。
其次,年轻人的学习动机更多地来自于过程中的习得,而不是辉煌的成绩。我曾经教过一个孩子,每次做完化学作业,他都会带着满足的口气说:“化学真的很深奥!”他真的很爱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虽然得到正确的答案会让他快乐,但他主要的快乐来自于过程。所以他特别关注题目本身所传达的信息,而不是指答案是什么。他高中三年的表现一直稳中有进,从来没有发挥失常。最后高考成绩优异,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学。
结果的荣耀会大大满足一个人的虚荣心,但也容易让人患得患失。当你忽略过程,一味追求结果的时候,你总会担心:我做的对吗?我又错过什么了吗?我现在真的很想看到答案.
学习和探索就这样变成了一种折磨,这是很多学生心理素质差的根本原因。
第三,年轻人在爱情中的安全感更多来自于给予别人,而不是索取。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叫《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选自心理学家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它说父亲的爱叫做“有条件的爱”,即你取得某种成就,所以你从外界获得回报;母爱叫“无条件的爱”,意思是“不管你变成什么样,我都会爱你”。婴儿时期,孩子从母亲的爱中获得最初的安全感和温暖;但是,渐渐地,如果只有母亲的爱,孩子会变得没有安全感,担心和失落。因为“无条件的爱”意味着你不知道这种爱是怎么产生的,也不知道如何增加,所以你无法控制。如果你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那么当它消失的时候,你就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所以你会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看对方对你的爱有没有消失。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如何获得爱。“给予他人”是获得爱情的一种方式。给予的重量、频率和方法完全由我们自己控制。所以,给予者其实是主动的,给予者其实是被动的。因为缴费的人可以随时拿回自己的工资,也可以选择缴费对象。但是那些被支付的人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对人的心理健康不好。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的教育一定要放弃制造焦虑和痛苦的方式,探索更科学的路径,帮助孩子真正实现自主航行、自信和爱的成长!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5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