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反转,风暴下光伏的巨大变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预期反转,风暴之下的光伏大变局

Image @ vision china

光伏硅片“双龙头”纷纷宣布产品降价,打破了市场对光伏产业链上游企业持续走强的预期。

11月30日,隆基股份率先宣布硅片价格下调0.41-0.67元/片,降幅约7.2%-9.8%。隆基降价后的第三天,中环也宣布硅片价格下调0.52-0.72元/片,降幅6.04%-12.48%。

隆基和中环分别是M10联盟和M12联盟的核心企业。两家龙头企业的降价,足以说明硅片持续涨价的预期已经被打破。

从G1和M10规格来看,降价跟随者中环股份的价格略低于隆基股份。看来一场硅片价格战正式打响了。

龙头硅片的降价就像一个信号火炬,很可能带动其他硅片企业也跟着降价。按照之前的计算,硅料价格持续上涨时,硅片企业的利润只有个位数。现在大幅度降价后,部分硅片企业很可能会进入“负利润”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会明显加剧。

在李新华11月1日发表的《极致内卷下的光伏江湖:一场风暴已经开始积聚?》文章中,我们对光伏产业链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指出光伏产业内卷化是中游硅片企业扩产造成的,当计划产能明显超过实际需求时,可能会掀起硅片企业的“风暴”。

现在事情似乎正朝着我们的期望发展。硅片“降价风暴”下光伏产业链会发生哪些变化?谁将成为光伏产业链的下一个投资热点?

01 “降价风暴”来袭

硅片降价带来的最大变化是硅片企业失去了向下游传导硅料涨价压力的能力。

如前文所分析,光伏内卷化的诱因在于硅料价格的持续上涨,而硅料上涨的驱动力实际上是中游硅片企业疯狂的产能扩张。

特别是在很多新光伏企业希望通过M12硅角超车的情况下,他们已经将上游硅料锁定在了长订单,加剧了硅料的供需失衡。

在光伏产业链中,硅片是链条的中游核心,因此具有向下传导硅料涨价压力的能力,导致硅片价格也随着硅料不断上涨。由于组件公司的直接客户是终端电站客户,一般都是竞价的结果,几乎失去了议价能力,导致光伏产业链下游的电池和组件工厂的利润率被中上游压缩。

预期反转,风暴之下的光伏大变局

资料来源:苏州证券研究所Solarzoom硅业协会

这也是硅料企业和硅片企业股价持续上涨,而下游电池和元器件企业股价变化不大的原因。

任何事情都是有限度的,就像无论公司多么强大,总有一天股价会下跌。当光伏行业下游产品价格没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甚至当组件公司集体呼吁避免“价格暴涨”时,此前的供需平衡已经开始慢慢倾斜。

企业硅片产能持续扩大,是基于订单的持续增加。但当下游失去利润率,没有人愿意再接单时,新增产能就无法消化,只会导致硅片产能过剩。

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硅片企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仅为70%左右,总产能约为235.2GW,但最终产量仅为167.7GW,在此情况下,2021年预计产能将比2020年大50%以上。

预期反转,风暴之下的光伏大变局

具有新容量的设备需要大量投资

在此之前,“硅为王”是光伏产业链的核心逻辑,即谁拥有硅产能,谁就会被市场认可。

然而,当硅片企业因下游压力开始降价时,这一核心逻辑已经被打破。“硅料”将不再是决定产业链价值的唯一因素,下游厂商也有议价能力,这意味着“硅王”已经从宝座上跌落。

一直以来,虽然硅片价格持续上涨,但其整体利润率仍然很低。据Solarzoom测算,截至硅片降价前夕,硅片企业毛利率仅为5%。

在产业链的其他环节,电池芯片厂商处于持续亏损状态,元器件厂商几乎赚不到钱,但最上游的硅料企业毛利率高达69%。这意味着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利润几乎都是硅企赚来的。

预期反转,风暴之下的光伏大变局

因为硅材料的价格上涨是由于

中游硅片扩产的抢购而起,当硅片开始全面降价后,如果不向上游硅料企业传导压力,那么自身就将陷入亏损之中,因此硅片企业很可能选择向产业上游反向传导这一压力,迫使硅料开始降价,从而保证自身不亏损。

这就产生了光伏产业链的第一重预期反转:硅料价格将受到硅片企业的制约。

与此同时,硅片降价将会增加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之前被长时间压缩利润空间的电池片、组件厂商有望迎来业绩转折点。尤其在越来越多的硅片企业开始降价,上游硅料企业的议价能力持续降低后。

预期反转,风暴之下的光伏大变局

假设我们按照目前硅片8%的平均降幅计算,在终端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电池片厂商和组件厂商有望迎来合计8%的利润上涨。这仅仅是硅片中游价格战的开始,后续或有更大的降价空间。

实际上,对于价格战而言,硅片龙头企业自身的压力并不大,因为他们的产线已经颇为成熟,能够依靠规模效应有效的降低成本;同时对于上游硅料企业而言,议价的谈判空间也更大,可以把降价压力向硅料企业传导。

而对于竞争力较差的硅片企业而言,他们好不容易才抢到硅料订单,并不具备充足的议价能力,当龙头企业已经开启降价,他们将会处于夹层之中。特别是很多急于通过M12硅片弯道超车的新晋硅片厂,这种压力将会被放大到极致。

股价层面看,电池片企业和组件企业的股价近期持续上涨,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的预期已经开始扭转。下游企业的预期由衰转盛,这是硅片降价带来的第二重预期反转。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就曾给如今的光伏产业下了定义,那就是极致内卷。极致始终都是不持久的,极致的背后,往往就是反转的开始。

03 极致内卷打破之后

极致内卷打破之后,整个产业链将会如何变化呢?

从产业上游看,硅料价格的上涨潮或将结束,取而代之的则是硅片降价带来的利润被反噬。显而易见,硅料企业之前的高利润并非常态,随着产业链各层级的利益逐渐达成一致,硅料企业的利润也将回归它应有的水平,硅料价格也将回归常态。

对于硅片企业来说,产业链内卷打破之后则是另一次行业内卷。持续扩产带来的产能增加需要释放,但同时他们又失去了对于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这就开始考验他们对于上游硅料企业的议价能力,如同时布局硅料与硅片的企业,就会减少硅片降价带来的影响。

内卷之下,议价能力更强的公司能够保持利润,打的起价格战,而议价能力较弱的中小硅片企业则可能被价格战所累,甚至陷于亏损境地。这场价格战,可能会持续一段不短的时间,考验的是硅片企业的资本实力与产业布局。

当然除向上游寻求成本空间外,具备垂直一体化能力的硅片企业有望从中获益。如本次降价的硅片龙头隆基股份,他们除在2020年以58.15GW成为全球最大的硅片企业外,同时也以24.53GW的出货量成为全球组件第一的企业。

隆基股份的垂直一体化,让其能够避免由产业链价格涨跌所带来的业绩波动。如硅片价格下降,但同时这也会提升组件业务的利润空间,隆基股份也极有可能成为受“降价风暴”影响最小的硅片企业。

对于下游的电池片企业和组件企业而言,他们终于摆脱束缚,有望迎来利润释放的时刻。如股价一直低迷的电池片龙头爱旭股份,股价就在最近开始强势反弹,市场预期早已反转。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迎来爆发期,但就是这样行业全面向好的情况下,下游企业却因硅料涨价的压力而陷于亏损,没有获得应有的业绩增长。

硅片降价,打破了光伏行业持续一年多的内卷,让上游企业走出盲目扩产的错误预期,重新聚焦整个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让下游厂商看到了重新崛起的机会。

总的来看,光伏是未来若干年中的重要产业,今年的极致内卷是行业局部企业对于向好预期的过渡释放,这势必是一种短期行为。随着行业重新回归理性,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大方向依然会持续向好,过热的企业会降温,过分被低估的企业也会迎来价值回归。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5861.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