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本课程理念,虞永平幼儿园课程理念读后感

观点 |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核心任务

幼儿园课程越来越多。表面上看,课程成长是课程内容的诞生、活动的生成,本质上是儿童发展空间和可能性的增加。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不是自动形成的。他们需要创造条件,抓住机遇,他们需要被发掘和发展。

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不仅仅是孩子有事可做,更不是老师有事可教,而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适合的问题和挑战,获得解决问题的机会,获得相应的新体验。老师能教的东西和孩子能做的事情有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都能发展。只有那些适合孩子身心状态和现实需求的机会,才是真正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才是宝贵的。这需要教师认真发现和创造。

温馨提示:全文约3200字,读完预计需要13分钟。

01 /

拓展思想的空间

思想是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力量。没有思想空间的拓展,课程建设就无法全方位进行,也无法承受压力和挑战,实现超越。

没有思想上的改变,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的变革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只能在形式上模仿和照搬幼儿园课程,很难取得真正的突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因此,只有在思想上树立科学的理念,课程改革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观点 |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核心任务

今天,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许多问题仍然需要根植于观念之中。观念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类似的问题还会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出现。

思维空间的生成不是自然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果一是制度化的对话能生发思想空间。的一所幼儿园经常有各类人员,特别是教师之间真正的专业对话和思想交流,比如课程审议和教学研究,一定会产生思想火花,拓展思想空间。相反,在“一字一句”的幼儿园里产生新想法的可能性降低了。

如果二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拓展学理空间。某幼儿园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阅读成为幼儿园各类工作人员的生活内容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支撑,那么思想空间自然会得到拓展。比如前一阶段,很多幼儿园组织老师学习《幼儿与环境》这本书。可持续发展、关系思维、环境学习理念、生态学原理等概念和理念自然进入大家的视野,自然会与幼儿园工作相衔接。因此,教师们在教育、儿童和环境方面找到了一些新的视角和想法。阅读还能启发教师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

三是对问题的敏感和解决问题的意愿能催生思考空间。,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中,如果幼儿园能够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必将引发教师思维能力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教师对问题的敏感性和解决问题的意愿也能催生思维空间和新思路。

四是对比和反思能形成新的思想空间。's对理论观点和实际情况的比较和分析将涉及差异分析和原因分析,这可以引导教师深入思考并形成一些新的观点。

如果五是思想凝聚的制度能创生思想空间。幼儿园将思想和实践的总结制度化,形成有利于凝聚教师智慧和思想的体系,将是全体教师思考、形成思想、不断进步的机会。

观点 |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核心任务

思想的扩张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逻辑。为了拓展思想,找到思想的线索和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包含逻辑和线索,可以避免思想的碎片化和无序化。

比如“课程游戏化”就是思想的拓展。课程和游戏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包容关系,但两个概念在内涵上有明显的不同。

“课程游戏化”的思想线索是“游戏化”,其中“游戏化”并不意味着“成为”,课程不可能完全是游戏,会失去课程的本质;“转化”就是渗透、转化、融合。从“文化”的角度来看

里,游戏不仅是一种实在的活动,而且是一种发散的精神,因而是可渗透的。

同样,艺术化课程的核心也在“化”,不是要把课程全部改为艺术,而是融入和渗透艺术,使课程具有艺术性。

观点 |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核心任务

玛丽·荷·艾斯的《风喜欢和我玩》是一本有浓浓童趣的绘本,也是一本具有课程意义的绘本。说它具有课程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用它来教什么,而是它可以启发教师不断拓展课程的空间,尤其是拓展教师对儿童和自然以及儿童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风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儿童能运用它得心应手地展开那么多游戏并且在游戏中获得新经验。绘本自然地呈现了儿童与风的关系,既有充满趣味的游戏,也有快乐、烦恼和恐惧的心理。绘本拓展了教育者思想的空间,也拓展了实践的空间。

至少几点是很有启发的:第一,自然游戏是儿童所爱;第二,游戏与学习不可分割;第三,课程生发应向儿童问计;第四,资源和机会随处皆是;第五保持童心,拥有敏锐;第六,拓展空间,增加可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就能引发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就像皮亚杰的理论所昭示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创造一种儿童可以成为主动学习者的环境,使其可以结合不同材料自由地去探索、实验,通过儿童自我选择、自我引导的活动,创造和解决问题”。观念变革是教育变革的关键所在。

02 /

拓展生长的空间

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和支持儿童的生长。儿童的生长空间可能性有多大?有限又无限。有限,是因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不可能超越规律;无限,是因为在遵循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挖掘一切可能性,给予儿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就如儿童能认出一堆秋收果实和儿童能使用各种工具深入研究这些果实,完全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两种不同的发展空间。教育的挑战和趣味就在于变无为有,变不可能为可能,即“无中生有”“没事找事”。其实,“生”和“找”都是有方向的,那就是让儿童有事可做,有行动的新可能,能获得新经验。

观点 |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核心任务

“无中生有”是一种幼儿园课程开发策略,也是课程生长的机制。其关键在“生”,无论谁是生发的主角,“生”的结果一定要指向儿童,最终一定能给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增加机会和可能。“无中生有”不是盲目的、随意的添加,而是有逻辑的、有线索的生发,是符合生活原则的。“生”的表面产品是物质、物品或环境,过程性的产品是活动和学习,最后儿童的“产出”就是儿童的经验和发展。因此,“生”既是资源的深挖,也是活动的生发,更是经验的生成。这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生活经验、课程意识和发展意识。

以浙江上虞鹤琴幼儿园为例,该园一直践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坚持“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进幼儿园大门,有开阔的场地,这是儿童非常喜欢的空间。上虞有著名的曹娥江穿流而过,儿童都了解和感受过曹娥江。当儿童提出能否再开挖一条“曹娥江”,不同的幼儿园课程会有不同的回答。鹤琴幼儿园的回答是:可以,但是需要儿童自己挖掘、自己解决开挖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自己完善江两岸的一切事物。儿童承诺并且行动了。从一块草地,到有“曹娥江”的草地,意味着“曹娥江”从无到有,需要“无中生有”。也因此有了儿童的承诺、儿童的设计、儿童的群体、儿童的挖掘、儿童的构建、儿童的养殖、儿童的捕捞等具体行动。这就是一个“水利工程”,就是一个项目活动。在这个项目活动中,儿童增加了生长的可能性,经历了承诺、经商、决策、倾听、表达、设计、选材、测量、工具使用、挖掘、推车、合作、美化等行为和事件,充实了经验。

同样,“没事找事”也是一种课程生发策略。当儿童无事可做,那么可能是资源严重不足,或是资源有严重局限。教师可以让儿童有事可做,这就是课程。通过增加材料、任务等方式,让儿童结束无事可做的状态,或者增加儿童活动的难度和挑战,让儿童进入更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之中。要在“没事”中看到“事”的线索和可能,这就是教师的教育意识、关系意识、生态意识和经验意识。“没事”不可怕,“无事可找”才是教师专业能力的短板。

还是以上虞鹤琴幼儿园为例。“曹娥江”没有水了,种植园地没有水了。那好办,把自来水龙头打开就可以了。这样儿童又无事可做了。怎么能让儿童有事可做,并且做得有意义呢?鹤琴幼儿园的做法是让儿童从100多米外的地方把水运来。为何要从那么远的地方运来?因为那里有一个雨水收集箱,儿童由此更加理解了水的来源、下雨和动植物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那么远的距离运水不是很麻烦吗?但是在这麻烦中有学习——儿童需要合作、推车,需要经商,这也是一种服务性的劳动。没有事了,可以找到事情,并且是有发展机遇的事情,这就是幼儿园课程的生发。

因此,“找事”就是拓展经验。有事可做本身不是目的,通过做事,获得相应的经验才是关键。“找事”就是找空间、找可能、找经验。不是做所有的事都一定能让儿童产生经验,有些事做得越多,越是浪费童年美好的时光,所以,要让儿童做适宜的事。对适宜性的判断,要考验教师的专业能力。这取决于教师心目中的经验意识有多强大。因为足够强大的经验意识会让教师不断“找事”,也会允许儿童不断“生事”。

总之,幼儿园教师进行课程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不断丰富儿童发展的空间和可能。

文章作者:虞永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图片选自亿童《创艺美工》、托班家具组合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590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