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听我说#
这个话题很容易变冷。我已经有心理准备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分享如何阅读,如何写作,如何提高成绩,你可能会更感兴趣。但是“坚持”这个话题,是我最近思考了很多的,我个人觉得很重要。
前几天小姑文阅读群一位新注册的家长说,孩子很喜欢听小姑文的课,目前背诵和做作业也很好。但是现在的课程比较轻松,我担心以后内容会越来越长,孩子背不出来。
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很多家长,包括我在内,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都会有这种顾虑,就是怕自己坚持不下去。
遇到这样的父母,我总是以鼓励为主,比如,坚持!来啊!会被反复叮嘱,甚至有点贫嘴。
但是今天我想了想。这些父母,包括我自己,怕什么?
“恐怕我不能坚持下去”
首先,这个怕,是谁怕?
我觉得在开始学习一门技能或者一门课程的时候,孩子很少会怀疑自己坚持不了。他们大多以极大的热情开始。那么,这是父母害怕的“恐惧”吗?
那么,父母害怕什么呢?
恐怕我坚持不住了。
结束了。这是一个无休止的循环。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规律,你总是害怕会发生什么。
当你一开始害怕自己坚持不了的时候,往往真的坚持不了。
所以当有家长跟我说“我希望”我们能坚持的时候,我一定会改成“不是希望,而是必须”。
为什么呢?因为一开始的选择不够坚定,为自己留下的人往往有放弃的想法或习惯。有时候,人就是要逼自己。
在学习之初,父母有几种类型,所以每个人都要注意坐对地方。
比如今天的家长,她很担心自己的孩子。课程越来越难,她怕孩子背不出来,就慢慢放弃了。
也许,父母从一开始就有一种尝试的态度。俗话说,有日期没日期的时候,东方不亮,西方亮。谁知道孩子什么时候突然开始理解和喜欢他们?
还有,家长,因为地图便宜,有很多课,让孩子试试这个那个。反正他们没多少钱。如果他们坚持不下去,那就算了。
有些父母不关心他们的孩子。反正我给你报名了。如果你不能坚持下去,对我来说没关系。
有些父母非常“尊重”自己的孩子。注册之初,先问问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想放弃,那就放弃,因为孩子不喜欢。
……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孩子的学习课程和兴趣爱好都慢慢被抛弃了。如果成绩高,时间紧,不得不放弃,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很多初中生只保留一两个自己最喜欢最难放弃的爱好,剩下的时间就要交给作业。这是做不到的,也是选择之后的理性选择。我想说的是,另一种放弃,就是很多孩子没有坚持到最后,选择半途而废,这是最痛苦的事情。
有一个共识,所谓孩子的坚持,其实就是父母的坚持,尤其是在年轻阶段。因为在青春期,孩子有一种自我决定的意识。孩子选择坚持还是放弃是另一个话题。
当父母能够参与孩子的规划时,父母的坚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什么坚持那么难,放弃那么容易?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努力坚持?
1、方向选对了吗?
方向真的很果断。如果一开始所有方向都错了,岂不是相反?
现在,没有兴趣班的孩子很少。在兴趣班自由绽放的时代,上几条船太容易了。艺术、音乐、体育,甚至高楼上的编程都触手可及。
但是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很多家长是理性的还是盲目的?
你考虑过孩子的优点吗?是为了长期还款。
是为了补短?是为了纯培养兴趣还是想要一技之长?是为了应试还是为了素养提升?
我的爸爸是一个二胡老师,他目前还在带学生。他曾经跟我说过,有的孩子明明五音不全,可是家长寄希望于通过学乐器来改善,但是这种弦乐,不像键盘乐,纯需要耳朵来听音,需要耳朵准,对乐感的要求很高,这种孩子就会学得非常痛苦,放弃也就非常容易了。
根据孩子的长处来选兴趣班而不是纯靠兴趣,也许是个理智的选择。因为众所周知,兴趣真的像龙卷风,来得太快去的也太快了。
现在的家长高知多,懂得也多,也不缺钱,能够带给孩子非常多的体验,可是很多因素需要综合考量,而不是盲目入坑,因为毕竟,孩子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选错了方向,就势必会增加试错成本了。
2、 按部就班养成习惯
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说法,21天养成一个习惯,那也就是说,至少要先坚持21天吧。
其实有很多时候的坚持,并不是打鸡血、拼耐力、比痛苦,而真的只是养成了习惯。
习惯了每天读书;习惯了每天练琴;习惯了每天晨读;习惯了每周运动两次等等。
就像我们每天习惯了看手机、习惯了喝咖啡、习惯了说话不经大脑一样,好习惯坏习惯,很难坚持吗?
改掉坏习惯是非常难的,为什么,因为你习惯了啊。
那么反之,当养成了好习惯,让好习惯在惯性的轨道上运行,也没有那么难了。
去年暑假,小川在老师的要求下,坚持写了21篇读书笔记,可想而知,收获是非常大。那么到了下一个假期,当我提议继续进行一次21天读书计划的时候,他很容易就答应了。
我想,坚持也会变成一种习惯,不是吗?
3、拆分难度
难以坚持的另一个原因,也许是难度太大,超过了现有的能力,那么当学习变成了一种极大的挑战、一种痛苦,想起来就头疼,那么确实是反人性的,非常难以坚持了。
但是如果把学习任务拆分成阶段性的小目标,降低难度,也许就是另一番景象。
我们的小古文群里有一个小姑娘多多,她非常喜欢学小古文,每次提交背诵作业都非常流畅。她妈妈告诉我,每一节小古文课,她都是分两天来学习,第一天听课、熟读,第二天能够熟练背诵。可是真正要牢记不忘,需要过几天再次反复。
其实多多就用到了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拆分目标。很多小朋友一口吃个胖子,试图用一天的时间听课、做作业、背诵,这个确实是有难度的,而难度会让人望而生畏,从而放弃。
4、 不要怕难度提升,因为随之是能力的提升
很多家长担心随着学习任务难度的提升,孩子会坚持不下去。
比如,钢琴会越来越难、背诵的内容会越来越长、打球的技巧难度会越来越高。这种担心也不无道理,任何学习难度都是要上升的,在某一个阶段打转转不是学习之道。
但是这类家长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每一天的坚持,孩子的能力也在随之提升,他的认知力、理解力、语感、球感、手感都在提升,为什么不去相信孩子呢?这不就是学习的意义吗?
应对之后难度层次的学习的,是相应的学习能力啊。所以好的课程、好的老师,一定是循序渐进的。与其担心课程难度提升,不如着眼于眼前的每一次课、每一次训练、每一天的积累。
5、 找几个小伙伴一起学习
学习是一个很个人化的事情,有时候是需要孤独的。但是独自一人上路,不如有伙伴的陪伴和激励,甚至是刺激。
现在想要找小伙伴一起学习还是非常方便的,线下可以聚会,线上可以建群。
前一阵小川的老师要求同学们自愿在群里打卡,每天分享几分钟默写朗读视频,我发现自从有了这个活动,很多孩子写字姿势越来越端正、朗读声音也特别洪亮,家长和孩子都能够发现其他人的优点,从而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我们的小古文群中,每天都有孩子背诵,有的孩子在看到别人流利的背诵以后,被激励到,反思自己,要求再重新背,这就是一种良性的刺激,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好强心的。
蒙着眼睛上路,不如和小伙伴互相激励、竞争、互相帮助进步大,而且有了小伙伴,更加不容易放弃。
6、 反馈和指引
学习是需要反馈和指引的,其实不只是孩子,大人也是一样。只不过大人更理性,可以分析自己的得失,及时止损、及时调头等等。而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需要积极的反馈和正确的引导。
上面我们说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其实也是一种反馈。
我所谓的反馈,并不是盲目的夸奖、空洞的表扬,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等,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现在越来越聪明的孩子了。有时候小川做了某件事之后,我夸奖他的时候,我会发现他的眼睛里出现了怀疑,甚至他会问我,你真的是这样想的吗?于是,我必须拿出我的证据来支撑我的表扬。
表扬鼓励是一种反馈,还有一种更高级的反馈,就是和孩子一起思考、讨论、提升。
孩子喜欢阅读,我们适当也读一读孩子的书,听听她的想法,而不是买一堆书扔给她;孩子在练钢琴,虽然我们不会弹,可是我们可以谈谈对这首音乐的感受;孩子在运动,我们可以加入其中,体会运动的快乐等等。
学习小古文的课的时候,很多家长和孩子一起背诵,却发现没有孩子背得快,这个时候我想家长会更理解孩子吧,而当这个时候家长给出反馈,必定不会是空洞的,而是跟孩子有着相同的体验,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的。
7、 刻意练习,需要好的老师
学习需要反复练习,而这种练习,不是盲目的、在一个低的阶段反反复复,而需要螺旋式上升。《刻意练习》这本书中讲到,要达到有效的刻意练习,是需要好的老师来引导的。
我想所谓的老师,可以是一位好老师,也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网络或者书本,但是“它”一定是能够看到问题、反馈意见、鼓励坚持的。如果碰到这样的老师,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定地跟随。
小川曾经换了一个钢琴课老师。其实在学琴之初,我的想法是,这些老师不管是不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水平如何,教小川是绰绰有余的,所以我并没有太关注。直到有一天,小川告诉我,这个老师很少给他做示范,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学习是需要模仿的,我们小时候是不是都有模仿老师的语气、老师的字迹、老师的动态的情况?而弹琴更不必说了。于是我果断给小川换了一个手不懒的老师,小川说他一节课会经常在技巧、感情上做示范,也非常喜欢这位老师。
学习需要反馈和引领,这也是我们的小古文课为什么一定要有学习群的原因。目前网络上课程很多,可是很多家长给孩子买了课之后都很难坚持,为什么呢?因为好的课程,一定包括课后的作业、反馈、批作业,孩子一定需要鼓励、批评、引导,否则,再好的课程都很难有好的效果。
有一些家长要求购买我们的小古文课,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想参加学习群,不需要我布置作业,但是我都拒绝了。为什么,我开玩笑地说,这个课是我用心做的,我不允许被这么学。
其实原因就是以上所说的。
8、 看到自己的进步
如果坚持了很久,都看不到进步,这样的“坚持”真的很难坚持。
我曾经有一个学生,我刚刚教她的时候,她是初一。她非常害怕写作文,甚至我在作文课上念她的作文,她都要尖叫捂耳朵。因为她知道她没有认真写、写得也很不好,但是我坚持每次作文课都要分享,她只能很无奈地接受了。有一次她的作文在某一个点进步了,她把作文送到我的办公室的时候,我很用心地表扬了她,而且我告诉她,进步了,作文有那么难吗?这个时候我真的看到她眼睛里的光,从那以后她对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很多,到了期末演讲的时候,她自己写稿,并且全程脱稿。我想,这件事对她以后影响深远。
这件事告诉我,在学习中,应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一种“小成功”的欢喜,体会到自己的坚持有意义,他才会更坚定地坚持下去。
这种进步不是跟任何人比,而是跟自己的昨天比。之前背诵很多遍都背不下来的小古文,现在读几次就能背下来了;之前弹很久都掌握不了的技巧,现在弹几天能够掌握了;之前好几天看不了几页书,现在能坐住看半本了,这都是进步。
体会到了自己的进步,就是坚持下去的动力。
小古文群里有个橙子小朋友,他在参加口才班的时候,背了一段话,用到了作文中,他很开心地跟爸爸说,真的是没有白学的东西。
你看如果我们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意义,还会轻易放弃吗?
9、 只有坚持下来的,才是收获
美国教育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决定孩子未来的,并不是智商,而是坚持。而让孩子遇事能坚持,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长陪着他一起坚持。最好的示范,是最好的教育。
昨天我陪小川打乒乓球的时候,教练拿了一盆球快速地让他练习,我真的看到眼花缭乱,这个时候我发现,教练说的最多的,就是两个字——坚持!
在体能已经严重下降、动作变形的时候,坚持这两个字太鼓励人了。有很多想要放弃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再挺一下,那才是潜能被激发出来的时候。
可见学习这个事情上,是殊途同归的。
成就一件事情的,从来也不只是因为兴趣。
有了兴趣不一定能做好,而做好了经常能够产生兴趣。
那些我们坚持下来的东西,被称为——收获。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