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很少的血统宝宝头像,见人就说“闲聊”。妈妈的举动太神奇了。

上周团团小朋友的家长会顺利举办,我们一起见证了团团的飞速成长,他从只会简单的短句表达,到现在会逻辑性的表达,会用学到的口令叫妈妈起床,会和爷爷奶奶“碎碎念”自己看到的场景;以前团团只喜欢自己玩游戏,现在不仅会和老师一起玩假想游戏,还会主动和小朋友玩竞赛类游戏了。不仅如此,团团还在幼儿园交到了好朋友,有了自己喜欢的小团体!

上周,该团体孩子的家长会成功举行。我们一起见证了集团的快速成长。从简单的短句到逻辑表达,他会用自己学过的密码叫醒妈妈,他会“嗫嚅”自己和爷爷奶奶看到的场景。以前团团只喜欢自己玩游戏。现在他不仅会和老师一起玩想象中的游戏,还会积极地和孩子们玩竞赛游戏。不仅如此,团团还在幼儿园交到了好朋友,有了自己喜欢的小团体!

现在团团每天像个“小话痨”似的和人聊天,来线下机构上课也会冲向门口,大喊“开门”,一点都不怯场。团团大步向前时,团团的妈妈总是紧跟在身后,让团团在安全范围内自由自在。

表达互动少的谱系娃化身见人就聊“小话痨”,妈妈这招太厉害了

妈妈正在看团团的课。

我们团团妈妈是我们小小神经元的“学习之星”家长,也是我们线下课的首批家长,每天风雨无阻地送团团来上课。的BCBA老师都称赞团团妈是最谦虚、育儿观最积极的家长!但是团团的妈妈说,她是千千万宝妈中最普通的一个。第一次接触家庭干预,她很困惑,担心自己做不好。在干预过程中,你会经常遇到孩子不配合、自己情绪崩溃等问题.

但她一直坚信自己要做最坏的打算和尽最大的努力,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想象最糟糕的计划是团团只专攻一门技术养活自己,在此基础上,其他任何收获都是锦上添花。

于是,而团团妈能为团团尽最大的努力就是努力学习干预技巧,了解靠谱的线下机构,争取不浪费剩下的两年黄金时间。在团团4岁被确诊为自闭症后,辞去了工作,开始全职家庭干预,高质量陪伴孩子。妈妈说,遇到小小神经元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经过半年的线上家庭知识学习和三个月的线下机构干预,团团的进步让她坚信了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今天,我们邀请团团的妈妈分享她的干预经验和团团的成长进步。来看看他们的反击故事吧!

表达互动少的谱系娃化身见人就聊“小话痨”,妈妈这招太厉害了

分享人 - 团团妈妈

患有轻度自闭症的4岁婴儿母亲

智能家庭干预线上课程的毕业生和线下机构的学生。

小团团的情况介绍

认知

在确诊之前,小组基本上只知道颜色和形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鉴定,比如蔬菜、水果、交通工具等等。但是团团不能说一个物体的功能、属性等高级认知。而现在团团已经可以很好地命名事物,还能从功能、特征、类别等方面对物品进行描述,也能进行简单的配对和区分。

语言

团团13个月开始说话。一开始只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直到2岁,语言大多是“啊啊”。3岁时,团团终于能说出完整的句子,但有时也会出现“乱码”。比如团团会说:“妈妈,我只是得得得……”他会用“得得得”来代替他想说的话。我能感觉到一部大戏已经在他的脑海里上演了,但是没有办法表达出来,所以我只能靠猜测来弥补他剩下的内容。而且团团会自言自语,重复绘本或者漫画的内容。

表达互动少的谱系娃化身见人就聊“小话痨”,妈妈这招太厉害了

与线下治疗师互动。

现在团团已经可以进行3个回合的对话,语言内容也丰富了很多,基本上不需要我去猜测来填充他的意思,也是。

没有了“de de de”这种表达。他现在会和我说:“妈妈,窗户是玻璃做的。”

他也能用恰当的方式把绘本和动画片里学到的句子运用在合适的场景中。上周五我们去植物园,当时团团想要去厕所,我马上抱着他跑向厕所,团团在我怀里对我说:“妈妈,你辛苦了!谢谢妈妈,妈妈你跑慢一点。”团团在语言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升。

社交

我们最早的时候带团团去上早教课,只要上课的人一多,他就会烦躁,然后一个人跑到旁边玩。老师们的反馈就是团团上课的时候仿佛在另一个平行世界,很高冷的样子。他偶尔看到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感兴趣的课题才会跑过去参加一下集体活动,但参加完了之后又跑开自顾自地玩。

他现在慢慢接受了很多人的环境,也很喜欢和小朋友、大人主动社交。他特别喜欢在电梯里和别人聊天“你去哪层?我要去一楼,我要去上课啦。”他还喜欢和滴滴司机聊天,比如会说“叔叔,红灯!”“叔叔你开慢一点。”“叔叔再见!”虽然我感觉有些话不合时宜,但这也是团团跨出的社交第一步!能够主动社交就是好的表现!


确诊孤独症

让一切都得到了解释

我的妹妹是护士,她在团团2周岁的时候就怀疑团团是孤独症,因为她们护士上课的时候,书上讲的每一条都能和团团对照上。但那个时候我们都觉得团团太小了,会想是不是团团长大了一点就会好呢?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团团确实也在慢慢地进步,就是比别的小朋友发育得慢一些。

表达互动少的谱系娃化身见人就聊“小话痨”,妈妈这招太厉害了

图片来自pexels,与文中家长无关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带团团去医院做检查的契机,是有一天他就是不肯去厕所,宁肯拉在裤子里也不去。但当时团团已经会表达自己想要大小便,或者有便意的时候让我们带他去厕所。

所以这件事让我觉得很奇怪,想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正好当时团团也不那么排斥去医院了,我们和他事先说好,不是去医院打针,并且把《肚子里有个小火车》的绘本给他看,告诉他:“我们去医院让医生听一听肚子里的火车声音。”团团慢慢地接受了去医院这件事。之后团团做了一系列的检查,确诊了孤独症,我们得到了一个星宝。团团种种怪异的行为都有了一个解释。


做最坏的打算

尽最大的努力

在确诊之后,除了团团爸爸以外,我们所有人都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受。因为从团团小宝宝时期开始,我们就觉得他比别的小朋友难带一百倍。团团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的行为都有了解释,我觉得我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帮助他了。但团团爸爸不太能接受,他觉得团团一直在进步,最多算是发育迟缓,不可能是孤独症。

后来我和爸爸好好聊了这个问题,我在这里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快地投入到干预中。我们就是要“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相信很多宝爸宝妈们都看到过这句话。

表达互动少的谱系娃化身见人就聊“小话痨”,妈妈这招太厉害了

图片来自pexels,与文中家长无关

我和团团爸爸设想了一下最坏的打算:如果通过干预,团团可以进入学校,他可能成绩不太好,但以后应该能够读一个职高,掌握一门技术能够养活自己,这样就可以了。那么在这个基础上,他有任何额外的收获都是锦上添花。

而我要努力学习干预技巧,去了解靠谱的线下机构,争取不浪费剩下的两年黄金干预时间。同时我也安慰团团爸爸,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手机上都可以完成点餐、买衣服,这个过程并不需要和别人进行社交。

等他长大了只要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行,哪怕社交能力差一点问题也不大,甚至不社交也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以后,我们心态就稳定了很多。


万事开头难

家庭干预更是如此

团团的医生和我们推荐了一些孤独症科普的内容,让我们结识了小小神经元,于是我们报名参加了体验营。上完小小神经元的体验课后,我也看了不少医生推荐的书,发现国际上流行的干预方法有很多,但是对于如何在家里进行干预这件事,我真的是完全没有头绪。

而且小团团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完全不配合纯粹的桌面教学,也就迫使我们要尽可能地把干预活动融合到自然情景中。

表达互动少的谱系娃化身见人就聊“小话痨”,妈妈这招太厉害了

图片来自pexels,与文中家长无关

刚开始上小小神经元的课程时,我第一次上完干预课给团团进行实操,全家人都笑我像一个戏精。我当时全程让爸爸录下来,回看的时候发现自己确实很生硬。我一直在和团团抢绘本,团团想要自己看,我想要按照卡片的进程操作,也没有关注到团团和我的眼神交流。

看完视频之后,我真的很沮丧。我把视频发给了悠悠老师,悠悠老师马上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可以让团团先自己看几遍绘本,然后再给他讲。” 因为团团从小就没有要求过我们给他讲绘本,有时候我试图给他讲,他还会拒绝我,说“不要妈妈”。按悠悠老师的建议做了一段时间后,第三期课程时,团团已经会拿着绘本和我说:“妈妈读绘本。”团团的进步真的非常大。

现在团团已经能够完整地说出句子了,有的时候他不能表达清楚,我就会猜他的意思,帮他表达出来,然后再让他跟着我说一遍。

当然在干预过程中,也会遇到不配合的情况,这种时候我会观察一下他是不是有别的需求。例如我和团团一起看绘本的时候,他想要去玩小汽车,那么读绘本这件事就不能进行下去了。我会选择尊重团团的意愿,和他一起玩一会小汽车,再读绘本。

还有读绘本的时候,他如果不想坐在椅子上,想要坐在地上或者沙发上,这种时候我都会记住我的重点是让团团看绘本,至于在哪里看,什么时候看都不重要,只要团团可以和我一起完成读绘本这件事就可以了。就这样慢慢地团团对绘本产生了兴趣以后,我再引导他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地点进行读绘本的活动。

表达互动少的谱系娃化身见人就聊“小话痨”,妈妈这招太厉害了

图片来自pexels,与文中家长无关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家庭干预更是如此。特别是刚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我们好像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感觉他好像对什么东西都不是特别感兴趣,有很多的刻板行为,很多无意义的行为,做什么都不配合,根本进行不下去。家庭干预简直就像网上的家长辅导功课一样,人都要爆炸了。

因此,我想分享一点我的小心得:当一个非常简单的指令,团团就是完不成的时候,我会安慰自己“他是生病了,我不能对他要求那么高”,然后我会尝试分析团团的动作有什么含义。

虽然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做阅读理解一样,但这个方法真的很有用,我慢慢变得能够理解团团的各种行为:有的时候他做这个动作应该是无聊了;有时候一些动作是一种自我刺激;这句话是绘本里面的内容。我们不仅仅要身体蹲下来和小朋友面对面,更要把心沉下来去看他的行为,去看看他眼睛看到的世界,这样我们才能更容易理解孩子。

表达互动少的谱系娃化身见人就聊“小话痨”,妈妈这招太厉害了

图片来自pexels,与文中家长无关

如果实在进行不下去,我们也不要着急,可以先按照课程教的把干预技巧都学一遍。因为有的技巧是可以组合使用的,而我们学的时候是一种一种学的,单独用一种技巧会感觉比较生硬,但当我们学完所有技巧之后,就会发现很多技巧是可以搭配使用的,并且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跟随就是我很喜欢的技巧,就像我之前说到的,团团不配合干预的时候,他可能是有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我就跟着他,看他想要做什么。然后再用平行对话的方法,即团团玩什么,我就帮他描述出来,再配合辅助提示、停顿等技巧。等你熟练掌握了干预技巧之后,就会发现这些技巧都不是生硬的、独立存在的,而是能够融入生活的。


干预的第一要素

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带团团做评估的那天,进行到后半部分时,因为团团闹脾气,有点进行不下去了,所以医生叫我进去。旁观了后半段评估的过程后,我和家人说“感觉这个评估怪怪的”:如果是一个什么都没有被教过的小朋友来做这个评估,我感觉他的分数可能也不会太好;而如果我做一个“鸡娃”妈妈,多教团团一些知识,团团的分数是不是会高一些?

后来我把这项疑问和小小神经元的创始人佟老师说了,他解释说:“这就是干预的过程,小朋友在不断积累认知的过程中,他的能力势必会得到提高,我们的干预就是从认知开始的。”那我的理解是:如果是正常的小朋友,他们能通过主动学习获得这些能力;但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就需要被动地获得这些能力。

大家可以想一想,哪怕是正常的小朋友,他们也是需要学习的,所以我们多教孩子一点认知总归是没有错的,认知的积累是可以从量变达到质变的。以前很多时候团团没有办法很好地表达自己,就是因为他的认知还没有足够的积累,等他认知足够丰富了,他的语言能力也可以发生质变,从而能够顺畅地表达自己。

表达互动少的谱系娃化身见人就聊“小话痨”,妈妈这招太厉害了

图片来自pexels,与文中家长无关

还想再和大家说一下,对于星宝们而言,不论程度的轻重、能力的高低,干预都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语言能力!

有一句古话叫“贵人语迟”,常常被用来劝星宝家长,“讲话晚一点没有关系的”。但我想说哪怕是贵人,也要是要有输入才有输出的。“小朋友长大了就会好了”这是“马后炮”的说法,因为正是看到了小朋友的进步,才会得出“长大了就会好”这样的结论。但如果没有干预,没有家长付出心血来进行教育,怎么会好呢?

干预这条路真的很难,我们作为家长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我们的孩子。如果刚开始进行干预,不要害怕试错,不论是学习小小神经元的课程,还是别的干预方法,一定要马上做起来。

哪怕对诊断结果有怀疑,我们也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奔波、推翻医生结论的路上。一般医生都会建议半年进行一次评估,我们可以先干预半年,再带孩子去做评估看诊断结果。如果医生说不是孤独症,那是最好的消息了;如果医生说孩子变好了,那也是一个好消息;或者医生说还需要努力,那我们就再努力!

干预的第一要素就是高质量的陪伴,这对小朋友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论是正常的小朋友还是星宝都需要家长高质量的陪伴。

最后希望家长们能看到自己宝贝的闪光点,积极进行干预,宝贝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6061.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