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0日,独角兽企业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被逼辞去公司CEO职务,把接力棒交到达拉·科斯罗萨西手里,随后没多久,他便开始抛售手中股份,套现25亿美元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019年最后一天,卡兰尼克彻底“消失”在Uber董事会名单上,这也标志着他被彻底踢出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
付出十年心血的企业,从此成为过往。不过,一向目空一切的卡兰尼克大概怎么也没料到,自己最后竟会是因为一篇小职员的博客而败走,但这也是浑身负面标签的他必须面对的败局。
被董事局清理出自己一手打造的Uber,难舍和不甘在所难免,但好战又自傲的他很快又开辟出了新的战场。
卡兰尼克倒是潇洒离场了,可饱受非议的Uber还要负重前行,继任者们需要收拾他留下的残局,投资者们也要为曾经的误判买单。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1976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从小就沉迷于电脑,六年级时就学会了编程。
高中毕业后,他成功考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不过可惜的是他并没有中规中矩地完成学业,而是在1998年选择了中途退学创业,那一年他22岁。
辍学后,他领头带着6个好伙伴注册了一个网站Scour.com,经过一番折腾,在他们手上竟然诞生了世界上首个P2P文件下载资源搜索引擎。
网站推出后,立刻拥有了大批用户,最多时曾有25万用户在线分享电影和音乐,但好景不长,由于侵犯版权等问题,2000年他们被好莱坞29家公司告上了法庭,并索赔2.5亿美元。
几个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哪拿得出这笔巨款,最后双方达成庭外和解,以Scour.com赔偿100万和公司破产结束了这次创业。
第一次创业就以失败告终,的确让卡兰尼克很是受伤,但他并没有打算就此认输,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
2001年,他又召集了原班人马准备重新大干一场,不过这次公司成立后,照样是麻烦不断,投资人撤资、开发团体跳槽、合伙人出走,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苦苦支撑。
由于长期没有收入,那些年他穷得连去外地参展都没钱住宿只能睡在车里,洗澡只能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里解决。
但他熬过了吃泡面的日子,也熬过了每天要被几百个人拒绝的尴尬境地,6年后公司终于迎来了转机。
2007年,公司以1900万美元的价格被阿卡迈技术公司收购,卡兰尼克收获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更让他觉得扬眉吐气的是,当年把他告上法庭的那29个公司其中有23个都在使用他开发出的产品。
有钱后,卡兰尼克开始了一段吃喝玩乐周游世界的惬意人生,直到2009年在巴黎的一次不愉快的打车经历再次点燃了他创业的灵感和激情。
那一年的冬天,他前往巴黎参加一场互联网峰会,意外发现朋友加雷特·坎普也出现在了峰会上,会议结束各自回到住处后,两人又兴致勃勃地相邀晚上再出来聊聊。
但是,让他们没料到的是巴黎街头叫出租车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尤其是在寒冷的冬日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不过,两人在抱怨中倒是碰撞出一个颠覆性的构想,如果能设计出一款软件安装在手机上,需要用车时只要通过APP发出信号,很快就会有辆车子出现在面前把你送到目的地,那将极大地方便大家的出行。
两人为这个无意间迸发出的奇思妙想兴奋不已,随后一起创立了Ubercab,接着第一款手机打车软件也被设计出来了,旧金山成了首个运营的城市。
运营之初,Ubercab走的是高端豪车服务路线,所以公司购置的车不多,不过全是林肯、凯迪拉克之类的高档车型,车费也是普通出租车的1.5倍。
由于车辆数量有限,因此能提供的服务人数并不多,但是快捷方便的叫车方式却让这款APP的名声很快传开了。
可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交通管理部门的罚单和禁令也随之而来,公司被禁止使用cab,也就是出租车这个词。
不过,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问题并没有难住卡兰尼克,反倒让他有了更加大胆的设想,不能出现“cab”字样,那就去掉这个词。
公司就专门为有用车需求的乘客和愿意接单的司机搭建一个共享服务平台,这样不但合法合规,潜在的业务量在四通八达的网络中也无法估量。
就这样,公司最终以“Uber”的名称出现在了市场上,并推出了全新的叫车软件UberX,凡是符合要求的私家车主都可以通过APP接单,乘客们也可以随时发出用车需求。
自此,改变全世界人们出行方式的网约车模式就这样诞生了。
一切正如卡兰尼克预料的那样,Uber推出后,解决了大家叫车难的同时,还降低了出行成本,自然是大受欢迎。
仅仅用了一年时间,Uber就从旧金山向全美几十个城市铺开,所到之处无一例外地盛行成风。
不过,随着Uber的日渐火爆,卡兰尼克的野心也逐渐膨胀,他不再只满足于本土市场,他梦想改变世界,于是加快了向全球进攻的步伐。
2011年,Uber来到灵感发源地巴黎,随后又进军伦敦、多伦多,2013年2月又一路挺进了亚洲登陆新加坡,同年7月又登陆拉丁美洲,8月又进驻非洲。
2014年10月,Uber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在北京落地推行,2015年6月又拿下约旦首都安曼,正式在全球布局300城。
靠着这样全球快速布局,仅用了5年,Uber就出现在了全球70多个国家的超400个城市。
在这样高速进攻下,Uber的市场价值也不断水涨船高,2013年被《今日美国》评为“年度最佳科技公司”。
有了市场价值,风投资本也纷纷把目光对准了它,评价它是美国最具发展前景的公司,光是2014年11月的那一轮融资,就拿到了至少10亿美元的资金。
有了融资,Uber市场估值也一翻再翻,从2013年的35亿美元一路飙升到了最高峰时的1200亿美元。
不过,伴随着Uber高速成长的,还有来自全球出租业的强烈抗议和各地政府的限制,以及媒体对卡兰尼克毁誉参半的评价,甚至在美国有人直接称呼他“混蛋”。
虽然卡兰尼克天才般的商业头脑一直被拿来和乔布斯相比较,但他身上也被贴满了诸如“自私冷酷、傲慢自大、无视规则、利益狂热追逐者”这样的负面标签。
尽管也有人曾为他辩解“想颠覆规则就难免成为混蛋”,不过最终他还是没能幸免要为这一切买单,甚至被踢出自己亲手创立的公司。
在卡兰尼克执掌Uber的近十年时间里,其一切以经济利益为先的经营理念以及在市场竞争中采取的一些不光彩手段,最终让他和Uber的公众形象饱受诟病。
其实,在Uber刚发展起来没多久,美国就出现了另外一家本地网约车公司Lyft,竞争自然是避免不了。
不过,在这场竞争中为了打压对手,Uber用到的招数实在有些上不了台面,公司专门聘请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假扮乘客,坐上Lyft旗下的网约车,然后借机劝说司机转投到Uber名下。
另外,为了消耗对手的资源,他们还会让人不断预订对方的打车服务,然后再取消。
这些阴损的招数被揭穿后,卡兰尼克的个人形象又被扣上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帽子,但对政府罚单、法院传票都不屑一顾的卡兰尼克早已习惯了外界的质疑和非议。
所以,不管有多少负面形象,他一点都不在意,也没打算收敛,因为在他的概念里,公司的利益比什么都重要,在利益面前,其他都要让路。
在这样的经营理念下,Uber的内部管理自然也是问题重重,当这一切因为一位叫苏珊·福勒的女员工的出现而被公诸于众后,不但撬动了公众的愤怒,更是成为了Uber高层大洗牌的导火索。当然,作为掌门人的卡兰尼克自然也成了众矢之的。
2015年底,软件工程师苏珊进入Uber工作,没想到的是上班不久她就遭到了上司的性骚扰,不堪其扰的她把这一情况反映到了人事部门,谁知得到的答复竟是劝她息事宁人,原因只有一个,对方业务能力强,能为公司挣钱。
第一次忍了,就意味着后面有无数次,果不其然之后骚扰依然屡屡发生,人事部门还是听之任之,求助无门的苏珊只能辞职走人。
不过,离职后的苏珊把在Uber的遭遇写进了自己的博客,同时还指出在Uber不光存在性骚扰,性别歧视问题也相当严重。
博文发出后,立即在网上引发了巨大风波,Uber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大企业,内部竟会发生如此丑闻,而且管理层还习以为常,公众的强烈谴责声甚至惊动了政府部门。
随后,网友在网上发起了抵制Uber、注销会员的行动,大量网友纷纷响应,短短一周时间,就有几十万的Uber会员参与了此次行动。
不仅如此,美国前司法部长还受命针对博文中的问题对Uber展开内部调查,最终曝光的问题被一一证实,随后Uber遭遇了一次大清洗,20多名高管被直接撤职开除。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后网约车司机也出来抗议,指责卡兰尼克没有给他们提供任何福利制度保障,并控诉Uber是靠压榨司机劳动力才积累下了巨大财富,现在他们的收入越来越低,每月辛苦工作挣到的钱都不够养家糊口。
一系列事件曝光后,卡兰尼克本就不佳的社会形象变得更加糟糕了,也由此引发了各界的质疑声:Uber怎么能交给这样一个利益至上的人经营管理呢?
Uber遭受到了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公司董事会在重重压力下,做出了让卡兰尼克辞职的决议。
面对这样的结局,卡兰尼克既震惊又意外,但在一片反对声中,他也只能无奈地接受。
在离职声明中,他表达了对自己一手创立起来的Uber的深厚感情,但在这个特殊艰难的时刻,为了让一切尽快回归正规,他尊重投资者的选择。
2017年6月20日,卡兰尼克辞去了公司CEO职务,达拉·科斯罗萨西成为他的继任者。
在内部欢送会上,被外界评价为“冷酷无情”的卡兰尼克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热泪,声称自己还会再回来的。
不过,事实表明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2019年5月10日,Uber在纽交所敲钟上市,当天,仍是董事会成员的卡兰尼克却没有出现在敲钟仪式上,这就意味着他被抛弃了。
这样的冷落和抛弃,让他既尴尬又不满,同时也让他做出了新的决定,他要拿钱走人了。
当时,他在Uber占有6%的股份,继续留下来没有实权,也找不到用武之地,于是在限售股解禁后,他就开始大手笔抛售手中的股票。
随后不到两个月时间,他减持超过90%,最终套现25亿美元,同时他也表示或将在年底前清空手中所有股票。
终于,在清空了手中股份后于2019年最后一天退出了董事会,自此也标志着他被彻底踢出局,Uber的卡兰尼克时代彻底结束,一切属于Uber的荣辱定格成为了历史。
卡兰尼克在Uber的时代结束了,但卡兰尼克自己的时代可没结束,虽然被踢出了自己一手创建的公司,但一向争强好胜的他怎么会敢于平淡呢?
于是,卡兰尼克又斗志昂扬地宣称,他将开始新的开疆辟土,全力投身到新战场中去。
卡兰尼克的新战场就是他非常看好的云厨房,他新成立的投资基金花巨资买下了印度一家云厨房公司Rebel的股份,跟传统餐厅相比,云厨房省去了大部分人力成本,且无地段限制,在印度已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商业模式。
他计划通过新一轮的融资将Rebel现有的200多家云厨房数量增加到400家以上,并将业务扩展到更多地区。
虽然卡兰尼克雄心勃勃,但是云厨房在印度本土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卡兰尼克能否在此领域再现Uber当年的辉煌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虽然卡兰尼克和人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Uber作了断舍离,但他毕竟已成功套现25亿美元,又找到了中意的投资方向开始了新事业的征程,可曾遭受了严重信用危机的Uber,却无法抛开一切轻装上阵。
Uber因卡兰尼克种种负面信息留下的痕迹,还需要继任者们花大力气去清洗,不过要扭转这一切并非易事,特别是卡兰尼克在解禁日后疯狂抛售股票套现的行为,更是引起了外界对Uber未来不确定性的猜测。
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大量的投资者表达了对Uber的不信任和担忧,这也直接导致了Uber的股价持续低迷,从45美元的发行价一路下跌,市值一度比最高估值时跌了一半还多。
在一片看衰声中,Uber上市半年后不但市值严重缩水,公司发布的财务报表也显示亏损在持续加剧,在巨大的压力下,大量的裁员成了减少亏损的无奈之举,不过这又进一步加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其中被称为“亚洲巴菲特”的日本首富孙正义则成了其中最大的受害者。
2018年,Uber还没有上市前,看好Uber未来发展前景的孙正义以77亿美元大举收购了Uber16.3%的股分。
本以为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然而现实却很残酷,这一次收购让在投资上几乎从未有过重大误判的孙正义栽了大跟头。
因为受到Uber财务亏损的拖累,其控盘的愿景基金出现了14年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一向以强势和目光精准独到著称的孙正义,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此次投资中出现误判,需要有所反思。
Uber从2009年创立到如今十二年时间,谁能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呢?曾经的创始人虽然被踢出局,但却凭借手中的股份套现25亿,去另外的战场“潇洒”了,却把烂摊子留给了后来者孙正义。
这到底是卡兰尼克的幸运还是孙正义的不幸呢?其实现在下定义都太早,毕竟未来的路还很长,Uber和卡兰尼克的命运都是未知数。
有人曾评价生意场上归根结底靠的就是一个“赌”字,赌运气、赌头脑、赌胆量。只是当你在这场赌局中想赢得更多时,押上的赌注也更多,当人生的底线一次次破防,最后的结局可能就是输得更多。
局中人,一念之间,天堂地狱、荣耀耻辱皆有可能。在这个名利场中,永远不会缺少像卡兰尼克这样的前赴后继者,他们天才的商业头脑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和生活,也留下了无数的话题和思考。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6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