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飞机排成环形空战,志愿军飞行员将其击落后,才意识到这种战术是出了名的。

美机排成圆圈空战,志愿军飞行员将其击落后,才知该战术大名鼎鼎立即打开美机排成圆圈空战,志愿军飞行员将其击落后,才知该战术大名鼎鼎昨天小院之观在二战空战战场上,德国、英国、日本空军不约而同使用过一种战术,将参加空战的飞机编

立即打开

美机排成圆圈空战,志愿军飞行员将其击落后,才知该战术大名鼎鼎

昨天的小院景。二战空战战场上,德、英、日三国空军采用了一种战术,将空战中的飞机组成一个大圆,编队中的飞机在同一水平面上飞行,他们还可以盘旋爬升到高处,获得很高的优势。这种战术是一种严密的防御战术,在受到攻击时具有反击能力,受到各国空军的青睐,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种战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不是第一次。1916年9月17日首次应用于实际战场。那一天,德国飞行员波尔克上尉带领他的编队形成这样一个圆圈,飞越盟军防线,与前来拦截的盟军战斗机进行了一场空战,取得了6: 0的惊人成绩。

这种“大圆编队”从此在德国空军中普及开来,一度让英法两国头疼不已。由于难以破解,盟军空军干脆引入了这一战术,法国人拉费尔伯里改进了这一战术,使参与编队的飞机不仅保持在水平面上飞行,还能绕圈盘旋爬升,使防御编队可以利用盘旋获得较高优势,等待攻击机会。

圆圈形成360度球形火力网,可以相互覆盖。这样,无论敌机从哪个角度进攻,战术编队中的敌机都会从其他角度对其进行威胁,圈内的编队飞机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

这样一来,这种战术就更难破解了,“大圈阵型”也被命名为拉弗伯里战术或拉弗伯里圈。

如果这个描述不够直观,可以想想小时候玩过的飞行棋。飞行棋的圆形路线设计来源于空战中的“拉弗伯里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拉弗伯里战术被参战国采用,效果良好。

时间很快来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场。志愿军在朝鲜战争初期,美军战机蹂躏天空,狂轰滥炸,给志愿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在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同时,志愿军空军也在紧急组建。1950年12月4日,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正式下达空军作战命令,空军第四师进驻安东进行实战训练。1951年1月21日,它取得了第一个成果:击落了一架美国F-84战斗机。

不要觉得这个速度慢。要知道在抗美援朝战争之前,中国空军只有一个空军混编到第四旅。无论飞机的数量还是质量,甚至是敌人的零头。麦克阿瑟曾经对记者说:中国没有空军!

从1950年10月第四航空旅改组为第四航空师,短短几个月,第二航空师、第五航空师、第八航空师、第十航空师相继诞生。回顾世界各国空军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能以中国的速度建立空军。

在朝鲜战场上,平均飞行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的志愿军空军飞行员,面对参加过二战的经验丰富的敌方飞行员,毫不畏惧,在战争中学会了战争,打破了美国空军的无敌神话,破解了许多令敌人引以为傲的空中战术。

比如拉弗伯里战术。

1953年2月7日凌晨,天空一片鱼肚白,五架F4U美国飞机飞向大通河河口。这种情况很快被志愿空军第17师的值日官发现。作战参谋刘立即向空军联合师指挥所报告。指挥所命令第17师紧急出动4架飞机与敌人作战。司令员决定派49团第二飞行大队中队长于起飞迎敌。

余,1929年出生于山东胶东的一个小山村,1943年参加革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十余项功勋,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绩勋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勋章。

人民解放军决定建立空军后,余梁楷被选为飞行员并接受训练。1952年,余奉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接到命令后,余立即带着战友陈太渠、耿同庆和李编成4架米格-15,组成战斗队形飞往平壤。

当我们到达平壤西海岸时,耳机里传来前线指挥官的声音:“余大队长,现在在平壤以南,发现一批敌F一4U海军战斗轰炸机,正对地面轰炸破坏,你们马上起飞,秘密出航,直插大同江口,坚决消灭敌机!”.

余梁楷听了,怒不可遏:“敌机还在作孽,今天我要教训你!”他号召战友扔掉辅助油箱,爬到2000米的高度进行搜寻。不久,3号飞机的耿同庆打来电话:“185,敌人在镇南浦一带上空,现正在对地面进行轰炸。”.

往里看,余发现五架号在海面上低空飞行,它们被画得像五只阳光下的绿苍蝇。于对僚机下令:拉动操纵杆急转弯,转向远离太阳的方向,占据攻击位置。

然而,当余梁楷进入攻击范围时,他发现敌机已经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大圆圈,五架敌机围绕着圆圈盘旋,飞得越来越高。原来敌军飞行员也看到了余梁楷的战斗机,迅速提出了拉弗伯里战术,形成了一个防御圈。

余梁楷第一次看到这个奇怪的圆圈。他胸中的愤怒让他三思。他盯着一架敌机的右后方,准备进入。

入到400米的最佳攻击距离就开火射击。

拉弗伯雷战术是管用的,还没等余开良进入400米的最佳攻击距离,在他左侧就出现了一道火网——圆圈的互相保护作用体现了出来,幸好余开良并没被击中,他立即向右拉升转弯脱离圆圈的攻击范围。

与此同时,余开良已意识到了这个圆圈的厉害之处,他头脑中开始不断思索破解之法。电光火石间,有过陆军战斗经验的余开良脑海中划过一个念头,当我军作战遇到敌人坚固碉堡时,会从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火力,再出其不意从侧面将碉堡攻下。

把这个战术复制到天空,不是也一样管用吗?想到这里,余开良果断下令:“3号机攻击圆圈左边,我攻击圆圈右边。”

3号机飞行员耿同清心领神会,立即调整位置瞄准左侧一架敌机开火。就像主攻和佯攻一样,耿同清的任务并不是要直接击落敌机,而是进行佯攻压制敌机火力,为主攻的余开良创造机会。眼见左侧射来炮弹,敌机果然慌张,圆圈出现了松动,抓住这电光火石的机会,余开良驾机抵近,“砰、砰、砰”连发三炮,顿时一架敌机被击中起火,拖着浓烟一头载进了大海。

拉弗伯雷战术被打破,出现了漏洞,3号机耿同清抓住机会,机炮连发又击落一架敌机。

敌机眼见防御圈被打破,立即降低高度贴近海面低飞,原来F4U是种低空性能较为优越的飞机,敌机飞行员很狡猾,企图利用自己飞机的优势贴海逃遁。

余开良从未进行过海上飞行训练,可他毫无惧色,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敌机跑掉!”

恰在此时,耳机中又传来指挥员的声音:“在沙里院附近发现敌F一86飞机8架,你们马上返航!””

余开良杀敌心切,但也不能不顾全大局,虽然战机还没进入最佳攻击距离,但他已管不了那么多了,他按动炮纽连发数炮,只见数条火舌喷向敌机。此时,余开良的米格-15已经几乎贴着海面在飞行,高度表即将指向“0”的位置。隐约中余开良看到敌机似乎已被击中,耳机中又传来指挥员的呼叫:“185号,马上脱离返航。”来不及确认战果,余开良急速将飞机拉起后,驶向另一个战场。

事后,经照片判读和无线电收听,这架敌机被击伤,后在返航途中飞行员弃机跳伞。

当余开良和战友们驾机胜利返回机场时,欢呼声已响成一片。这时余开良才知道,自己在不经意间已经打破了敌人吹嘘的拉弗伯雷战术,我军战机在无一伤亡的情况下,破敌防御,击落敌机3架,这无疑是个耀眼的战绩。

由于成功击破了拉弗伯雷战术神话,中朝联合司令部授予该飞行中队为“余开良中队”称号,余开良被授予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勋章。

在陆军将士英勇奋战时,余开良这些英勇的飞行员也在天空与敌人进行着激烈的较量,在历时两年零七个月的抗美援朝空中战场上,志愿军空军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空战中先后击落、击伤侵朝美国空军、海军和其他国家的飞机425架。

一个最古老国家的最年轻空军,给一个最年轻国家的最老牌空军,造成了巨大的震撼。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

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威兰中将后来回忆说:“中国空军一直是个谜,他们好像用一个晚上便学会了一切,飞行员只要很少的时间就能够空战,他们在冥冥之中似有神助……很多事情简直不可思议。”

骄人的战绩,不仅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建立了卓越功勋,更是在人民空军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余开良此后继续驾驶战鹰翱翔在战场上空,为志愿军保驾护航,多次击落击伤敌机。余开良不久成为该团长,他所带的这个团屡建战功,荣获“海空雄鹰团”,余开良也成为我国空军战斗英雄,他的故事在航校中流传,激励着一代代新的飞行员。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7249.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