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工龄?工龄有哪些种类?
工龄,即指从事脑力或体力劳动,以工资收入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就形成一年工龄。
工龄分为两种,一种是“连续工龄”,即累计工作的时间年限;另一种是“本企业工龄”。
以上是我从百度百科查询到的资料,因为现在确实接触这个概念太少了。在以前工龄长短,是衡量一个职工为社会所作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最终确定职工享受劳保福利待遇的主要依据。包括现在许多休假制度和津贴的处理上还是会和工龄密切相关。
只有在一些单位,尤其是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等,工龄是跟工资和津贴等待遇直接相关的,工资里面还有工龄工资这一项,一些待遇也是工龄越长,标准越高。
2、工龄跟养老金有什么关系?
说实话,工龄长短与养老金的待遇高低并无直接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先看一下现在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退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因此,主要影响到职工退休养老金领取的条件是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社平工资等因素,和连续的工龄已经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说得上关系的,应该就是有一块“过渡性养老金”。这是一个很关键的词,和“视同缴费年限”有关系。
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
根据1997年颁布的劳办发〔1997〕116号文件的附件2第17条:视同缴费年限,指参保职工建立个人帐户之前的按国家有关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年限。
1998年以前的国企职工、军人等,这部分人相对比较特殊,他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两个部分。他们在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前,有工作单位,但是个人没有缴费,这部分的工龄可以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这段时间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叫做“过渡性养老金”。这部分人的退休养老金比一般人多一部分,计算公式如下:
过渡养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资*(1+养老金指数)÷2×(96年以前工龄)×1.3%
有的职工虽然工龄很长,但却有十多年的工龄是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是这期间是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的,相应该职工的账户养老金也就没有积累,退休后的养老金也会相对减少。简单来说,如果你的工龄中视同缴费年限越多,那么累计缴纳年限虽然是会比较多,但是因为个人账户结余资金较少。就会从整体上影响养老金的领取金额。
对于这个视同缴费年限,很多人在工作期间并未重视,等到办理退休时却要为这个东西发愁。因为职工究竟是从哪年到哪年在哪个单位工作,这并不是由自己说了算的,这个年限的认定就主要依靠职工档案中记载的工作经历来证明。这也就是为什么退休年龄的认定在身份证和档案不一致时候要以人事档案为准的另一层原因。
3、工龄和那些待遇有关
一、工资福利
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取消了工龄工资。但在现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中,部分津贴、补贴会受工龄差异的影响。此外,也有一些民营企业为增强员工归属感,鼓励增加企业服务年限,在单位内设立了工龄工资,但是也一般也只与“本企业工龄”有关。
二、病假制度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时,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是企业不得因员工生病或其他法定原因而不再雇用的保护期间。
病假的期限就主要与劳动者的实际工龄以及在本企业的工龄有关。依据工龄的长短,劳动者可以享受到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病假保护。
三、带薪年假
工龄越长,带薪年假越长。这个应该是每年最喜欢的假期了,相对时间比较长,请假时间也很自由。
《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不同企业略有不同。
四、经济补偿金
工龄越长,经济补偿金越高。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但是经济补偿的规定还要参考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
来源网络转载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7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