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得冠心病、心绞痛,不想长期吃药、心脏放支架:做好这三条

不想得冠心病、心绞痛,不想长期吃药、心脏放支架:做好这三条

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首要的死亡原因,而冠心病是最为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临床引起死亡的常见病因,我们常说的心绞痛、心肌梗塞都属于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给心脏自身供血的形如王冠的动脉血管产生了粥样硬化,形成了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脏急慢性缺血,而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一系列心血管事件的疾病。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以及早期评估患冠心病的风险呢?。

第一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冠心病的基础

现在普遍认为:吸烟、缺乏运动、高脂肪饮食、高盐饮食、A型性格、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冠心病的家族史,但是吸烟、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这些因素却是可变因素,通过我们自身努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虽然人的性格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但是后天的努力也是可以改变的。
1.吸烟:戒烟、同时避免被动吸烟;
2.增加体力活动:,成年人每一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每周累计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避免静坐少动行为。
3.控制脂肪的摄入:脂肪供能比不超过30%,少吃动物性脂肪,适当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量比例;增加谷类食物摄入量,提供膳食纤维的摄入,增加奶和豆制品的摄;注意维生素、钾、钙等矿物质的补充。这样会减少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病发病率。

4.控制食盐的摄入:食盐量每日超过10克以上,与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及诱发脑出血等的发生有直接关系,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每日盐的摄入量低于5克;

5、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并适当进行调整

不想得冠心病、心绞痛,不想长期吃药、心脏放支架:做好这三条

有关研究表明,A型性格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85%的心血管疾病,与A型性格有关,在心脏病患者中,A型性格达98%。 A型性格的人患冠心病是B型性格的1.7~4.5倍,而且发病率与饮食、有无高血压等无关。因此有人把A型性格称为“心脏病”性格;
A型性格(亦称A型人格,或称A型行为模式):脾气比较火爆、有闯劲、遇事容易急躁、不善克制、情绪容易波动、喜欢争强好胜、竞争意识强、爱显示自己才华,不容易信任别人等; A型性格的人容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极易发生冠心病。
改善A型性格对防治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性格一旦养成确实比较难以改变,但并不是完全不可改变的,只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还是能够改善的:对于A型性格者而言,要改变强烈的竞争心态、改变导致敌意和攻击行为的态度。在生活和工作中,要保持乐观的态度,要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放松,遇事不要急躁,从而避免对我们的心血管造成伤害。

第二条:定期健康体检,监测冠心病的6个危险因素,如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干预
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这6指标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相互影响;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如果发现有异常,需及时处理,排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

一、测量体重和腰围。

不想得冠心病、心绞痛,不想长期吃药、心脏放支架:做好这三条

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险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体重指数(BMI)增加,尤其是中心型肥胖,会使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一)体重指数计算方法: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体重指数(BMI),它等于体重(kg)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它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分型标准,在我国:
1、正常体重:18.5≤体重指数(BMI)<24;
2、体重过低:BMI<18.5;
3、超重:也称肥胖前期,24≤BMI<28;
4、一度肥胖:28≤BMI<30;
5、二度肥胖:30≤BMI<40;
6、三度肥胖:BMI≥40;
24为正常与超重的分界点,28为超重与肥胖的分界点,30为一度与二度肥胖的分界点(二)体型判断:腰围是人体站立时水平方向的最小腰部周长值。臀围是人体站立时水平方向的最大臀部周长值。腰围或腰臀比是估计中心性肥胖最简单和实用的指标。

中心型肥胖的男性是指:腰围≥90cm,腰臀比≥1.0;中心型肥胖的女性:腰围≥85cm,腰臀比≥0.85。

二、测量血压。

不想得冠心病、心绞痛,不想长期吃药、心脏放支架:做好这三条

高血压是 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预防冠心病,首先就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才能降低冠心病的风险。为减少受环境因素或者精神因素的影响,每次测量血压时,至少测量2~3次,取平均值为血压记录值。高血压的诊断是:不在同一天测量的3次血压都≥140mmHg/90mmHg即为高血压。血压的控制目标是;没有特殊情况下,尽可能的控制在130/80以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称为脉压,脉压出现增大,是动脉弹性发生严重减退的一种标志;测血压的时候,需要同时测量两侧的血压,两侧血压的差值不能过大,一股不超过10mmHg;

三.测血糖。

1、空腹血糖(FPG):空腹血糖指空腹(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时,测定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能反映胰岛β细胞的功能,一般代表胰岛素的基础分泌功能。正常值是小于6.1mmol/L;两次≥7.0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6.1~7.0mmol/L,称为空腹血糖受损,属于糖尿病前期。如果多次空腹血糖超过5.6mmol/L,就需要进行糖耐量试验。

2、餐后血糖(2hPBG):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进餐的第一口开始计算时间,餐后2小时测定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即进食后食物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正常值是小于7.8mmol/L;两次≥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7.8~11.1mmol/L,称为餐后血糖受损,也属于糖尿病前期。
3、糖化血红蛋白:因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往往受到进餐、运动、机体状态等等临时因素的影响,而糖化血红蛋白很少收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可反应患者最近3个月左右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范围是4%~6%;≥6.5%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不想得冠心病、心绞痛,不想长期吃药、心脏放支架:做好这三条

四、血脂化验:

血脂检查最常用的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4个指标,其中与心血管疾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我们常称之为“坏胆固醇”,坏胆固醇”过高会在血管内皮沉积,形成斑块,堵塞血管,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不稳定性斑块还有可能在在剧烈活动、情绪激动或吸烟等情况下发生“破裂”出血,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急性血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研究显示,如果没有“坏胆固醇”的参与,其他危险因素很难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后续的严重疾病。而“坏胆固醇”的升高之初,是“静悄悄地”“偷偷摸摸的”没有任何症状,很容易被我们忽视。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我们称之为:“好胆固醇”,这种胆固醇多些会更好。它就像血管清洁工,将“坏胆固醇”转运出动脉,运回肝脏分解,医学上称为“胆固醇的逆向转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人,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每减少0.026mmol/L,冠心病发生的风险将增加2%~3%,即使服用药物使其升高,也未明显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不想得冠心病、心绞痛,不想长期吃药、心脏放支架:做好这三条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对胆固醇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对于健康成年人不必过分控制胆固醇的摄入,只要饮食上科学搭配、保持因素平衡就可以了。而血脂代谢紊乱者,尤其是已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患者,就必须终身进行饮食结构调整、减少胆固醇摄入、增加运动,并在此基础上长期坚持充分的降脂治疗。调整胆固醇最主要的药物是他汀类药。他汀类药物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一线降脂药物。
1、总胆固醇(TC):<5.2mmol/L为正常;5.2~6.2mmol/L为边缘升高;≥6.2mmol/L为升高;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理想水平是<2.6;如果已经发生冠心病、脑卒中最好保持在1.8mmol/L以下;对普通健康人而言,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mmol/L是正常的;3.4~4.1mmol/L为边缘升高;≥4.1mmol/L为升高。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1.0mmol/L为正常;<1.0mmol/L为异常

4、甘油三酯(TG):正常<1.7mmol/L;1.7~2.3mmol/L为边缘升高;≥2.3mmol/L为升高.

五、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子,常见的是心血管疾病。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越高,动脉硬化和血栓的危险性越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就越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是。有研究表明,H型高血压,也就高血压同时合并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我国高血压的主要类型,我国有近75%的成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的国际标准建议:

不想得冠心病、心绞痛,不想长期吃药、心脏放支架:做好这三条

1)、同型半胱氨酸的健康值为:<6μmol/L,
2)、同型半胱氨酸的临界值:同型半胱氨酸处于6μmol/L~10μmol/L之间即进入风险阶段;
3)、同型半胱氨酸在10μmol/L~15μmol/L,为轻度升高
4)、同型半胱氨酸在15μmol/L~30μmol/L,为中度升高;,
5)、同型半胱氨酸≥30μmol/L以上即为重度升高。

第三条:做三项无创检查,早期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建议年龄>65岁,或者年龄>50岁,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或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肥胖、持续精神紧张、缺乏运动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检查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肱指数(ABI)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以评估自己的动脉硬化情况。

不想得冠心病、心绞痛,不想长期吃药、心脏放支架:做好这三条

1、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是对动脉的血管弹性进行检测和评价的重要技术,数值越大,说明动脉弹性越差、动脉僵硬度越高;脉搏波传导速度是评估动脉血管僵硬度的简单、可靠、经济、可重复的无创性检查,能够综合反映各种危险因素对血管的损伤,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根据脉搏波记录位点的不同,主要有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C)和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速度(ba-PWV)两种。前者<900 mm/s,后者<1400 mm/s;
2、踝臂指数(ABI)已成为所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高危人群的常规筛查项目之一
踝臂指数(也称称踝肱指数):是指踝部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的比值,也就是测量踝部的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的收缩压,然后再正常测量同侧上臂的收缩压,踝臂指数(ABI)=踝部动脉收缩压血压÷同侧上臂肱动脉收缩压;踝臂指数不仅用于对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OAD)的诊断,还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以及全因死亡率密切相关;踝臂指数可有效反映周围动脉硬化及狭窄程度,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测。

不想得冠心病、心绞痛,不想长期吃药、心脏放支架:做好这三条

即可测量踝臂指数,也可以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

1)、踝臂指数的正常范围: 一般情况下,脚踝部血压与上臂部血压相同或略高,因此踝臂血压的比值为1.0左右,一般正常范围是:0.9~1.3;
2)、踝臂指数<0.9 :可确诊下肢动脉病变(LEAD),踝臂指数越低表明患者发生静息痛、缺血性溃疡或坏疽的风险越高,此时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各种危险因素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并进行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3)、踝臂指数;0.4~0.9,提示轻中度周围动脉疾病,<0.4提示重度周围动脉疾病,均需要到心血管专科进行治疗。下肢动脉病变最常见症状是明显的脚痛和下肢痉挛,如果是在运动期间发生脚痛和下肢痉挛,那么踝臂指数常常只有 0.8或更低;
4)、踝臂指数:1.0~1.3,需要进行周围血管超声检查,了解是否存在周围动脉疾病,并对周围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5)、踝臂指数:≥1.3,首先考虑大动脉钙化,还需排除上肢动脉的狭窄、心脏瓣膜的反流,都需要做心脏彩超和外周血管彩超进行检查来明确诊断。

3、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检测:超声检测C-IMT是对心脑血管硬化早期预测的一种无创检查、简单、方便、有效,可重复性好。IMT<1.0mm表明颈动脉正常。

不想得冠心病、心绞痛,不想长期吃药、心脏放支架:做好这三条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三个是互相独立的指数,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估动脉硬化:PWV动评估脉硬度;ABI评估动脉狭窄;颈动脉IMT可早期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这样,同时使用这三个指标,综合评估动脉硬化的程度,让病人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管状况,来实现早预防、早治疗,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73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