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10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妈妈社区有个专家说:“你3、4岁之前怎么玩都无所谓,反正他长大了才想起来?”妈妈!专家怎么能这么说呢?还有很多人分享?随意打电话可以吗?我觉得你说话很随意,只知道一件事,不知道另一件事。不是大脑不记得,而是组织能力不够成熟,不能回忆或说话。但这些被体罚的经历会演变成潜在的记忆,3岁前被打被教育,5岁后打人是别人的5倍,未来可能会发展出3种性格特征:
1.无意识地模仿成人暴力
2.童年早期的经历,长大后,我对暴力有着过度而莫名的恐惧。
3.警告越来越难,有时甚至会导致自暴自弃。
很多妈妈也会问,那我们小时候经常挨打,长大了也没关系。我告诉你,现在的孩子在语言上更聪明、更成熟,但他们非常敏感、沮丧、情感贫乏。你的两个比较基准是不同的。你不能总是重复你的101套,因为教育必须跟着时代走,适应时代。
就像010-101《教养的真相》这本书里提到的,父母通常会使用惩罚,大多是希望孩子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事实上,德国弗兹堡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安德拉斯埃德尔研究发现,惩罚不但无法遏止,还可能增加犯错的动机!,
在这项研究中,受试者被要求判断屏幕上出现的数字。如果数字是1~4,他们按左按钮,如果数字是6~9,他们按右按钮。在实验之前,让受试者知道按下特定的按钮会感觉到轻微的刺痛电流,所以研究人员预计,当受试者想要按下会感觉到轻微电流的按钮时,速度应该会慢一些。出乎意料的是,受试者按得更快了。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惩罚本身不能阻止一种特定的行为,但它可能会诱发这种行为。就像很多妈妈经常抱怨的那样,“孩子很奇怪,知道自己会被打,却故意这样做!」
我们还总结了父母经常犯的五种无效惩罚,如下:
NG1:对着孩子们大声吼叫
大人骂孩子没问题,但问题是大声咆哮会让孩子害怕,有些大一点的孩子会叛逆不服气,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更多的对抗和冲突。温柔的惩罚是最好的惩罚,让孩子真正从中学习!
NG2:不听理由处罚
在孩子犯错的那一刻,父母会急于纠正孩子的行为,并立即惩罚他,但没有时间让孩子说出犯错的原因。这样做只会让孩子不知所措,让他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NG3:擅自剥夺权益
孩子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如果玩具不被接受,父母会说:“那明天就不要出去玩了!”因为你不接受玩具,所以你今天不好!“这叫任意剥夺权益,因为你剥夺的与他反叛的无关,而什么玩具不接受惩罚应该与玩具有关,并根据事实予以惩罚。任意剥夺权益会让孩子钻牛角尖,孩子一开始会多顶嘴,可能会说:“不去就不去!”“结果,父母最后还是更生气了!
NG4:无目的处罚
漫无目的的惩罚意味着你一直在关心和责骂你的孩子,但你没有时间控制。你不会告诉你的孩子你要做什么才是正确的或者不被惩罚。如果你没有目的,没有目标,你的孩子会过得更好!因为孩子已经走失了,他不知道你现在在和他交流什么。
NG5:公共场所处罚
在公共场所或公共场所惩罚,或用言语咒骂,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尤其是五岁以上的孩子。当孩子犯错时,成年人渴望教导他们。没有父母想惩罚孩子,但我们会不自觉地做错惩罚。
00-1010:打孩子只是皮肉之痛。为了逃避惩罚,我立马告诉你,下次不敢了,可是我经常连自己犯了什么错都不知道!这不是正确的教养。你应该使用其他惩罚方法:
打孩子只是血肉之痛。为了逃避惩罚,我立马告诉你,下次不敢了,可是我经常连自己犯了什么错都不知道!这不是正确的教养。你应该使用其他惩罚方法:
1.自我检讨惩罚法(冷静而明确地指出对行为的惩罚)
带孩子去罚站数秒。结尾让他说对不起,彻底说“下次再也不打我哥了!””以及其他错误的行为。
k="30">2、时间暂停处罚法(限制,安静区的处罚)
把孩子抓到面前来,时间暂停,限制他接下来的活动,请他好好看着你,跟他说你现在非常生气,因为他做了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不准嘻皮笑脸,请他自己观察他做了什么,「例如他动手,让人家痛到哭,他喜欢这样吗?」
3、剥夺权益处罚法(与犯错有关的剥夺处罚)
「乱丢玩具没收拾好,玩具就会跟你说拜拜一个礼拜」,大人要处罚的是跟玩具有关,而不是处罚不相关的事情,例如:「不收玩具!等等就没有果汁喝!」 这种没有相关性的处罚,把教育的重点都模糊掉了! 更有可能会激起孩子反抗的心理!
4、承担后果处罚法 (自然后果的处罚)
我们可以提醒孩子犯错后的自然后果,例如:「鞋子乱丢,就不要出门,户外的活动是你自己耽误的,你越慢,玩的时间及项目就越少」、「警告好多次还打人,我们得将弟妹跟你隔离一下,因为你动手,他会怕你,你必须尝到没有人玩伴的滋味」。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8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