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知识点
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作品包括《绿》和《背影》。
2.文章紧跟《匆匆》,书写了时光流逝的痕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遗憾。
3.文中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反问句,前后呼应,突出了时间匆匆来去时强烈的遗憾和无助感。
4.写重视时间的语句。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时光飞逝,日月如梭。
5.句子理解
(1)燕子去了,还会再来;柳树枯萎了,有时又绿了;谢谢桃花。总有一天它会再次绽放。但是,智者,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用排比的句式说明自然的盛衰是时光飞逝的痕迹。“为什么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作者用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去日子的深刻记忆。
(2)就像大海里针尖上的一滴水,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溪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用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天比作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动比作大海。表现出作者很无奈的忧郁。
洗手时,日子在盆里流逝;吃饭时,日子从饭碗里过去;沉默,然后从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来表现生活中不经意的日子来了又去。
过往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如薄雾,被楚阳蒸化;我留下了什么痕迹?
作者对8000多天的流逝进行了高度概括,使时光匆匆离去的意象变得“如烟”“似雾”,具有独特的隐喻和新奇的联想。淡淡的烟和雾瞬间被“吹走”和“蒸发”,日子就这样转瞬即逝。作者用心感受时间的流逝。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匆匆课文原文笔记(匆匆必考知识点归纳)" src="//www.kpjiang.com/wp-content/uploads/2021/12/20211209074327-37.jpg" title="匆匆课文原文笔记(匆匆必考知识点归纳)">
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一、给加点字注音。
涔涔 潸潸 赤裸 徘徊 遮挽
蒸融 伶俐
二、结合语言环境,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确乎:
涔涔:
潸潸:
徘徊:
三、读句子,看看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答案写在括号中。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 )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 )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 )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5.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
四、填空。
《匆匆》是一篇 (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 。文章紧紧围绕“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 。他写过的同一体裁的作品有 、 。
第二课时
一、照样子,写词语。
例:泪(潸潸)
眼( ) 绿( ) 急( ) 乐( )
汗( ) 白( ) 笑( ) 哭( )
二、阅读《匆匆》片段,回答问题。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过,从我脚边( )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过了。
1.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2.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仿照这句话再写两个这样结构的句子。
的时候,日子从 。
的时候,日子从 。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这四个词表现了 。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5.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chén shān luō pái huái zhē wǎn zhēng róng líng lì
二、略
三、1.比喻2.拟人3.反问4.排比5.设问
四、散文 朱自清 匆匆 时间流逝的踪迹 《春》《背影》
第二课时
一、眼(巴巴) 绿(油油) 急(匆匆) 乐(呵呵)
汗(津津) 白(茫茫) 笑(吟吟) 哭(啼啼)
二、1.—— , ;, ;, 。
2.排比 略
3.跨 飞 溜 闪 时间在无声无息中快速流逝
4. 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5. 日子来去匆匆,稍纵即逝。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9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