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思维方式就是要对抗全有或全无。
我们特别容易在生活中产生全有或全无的表现。比如,我表扬了一个团队的小姑娘,她有可能很高兴,觉得自己在这个公司特别有前途。但如果我说她的某个方案写得不好,她就立即觉得自己在这个公司没前途了,老板不喜欢自己,得换工作了。
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一件事就特别高兴,也会因为一件事特别不高兴。同样的事,它未必完全是个好消息,也未必完全是坏消息。当我们看透全有或全无时,才会达到中庸,才知道生活中发生什么事就处理什么事,只要保持正面即可。
看到上面的文字,让我茅塞顿开,解开了我的心结,当然这个心结我早就没有放在心上了,但是也是压抑了我很久,很久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拿的起放得下的人,尤其是荣誉、金钱和职务。但是前一段时间发的事情让我久久不能释怀,我并不是在乎职务,而是觉得失去了朋友的信任,有种自己被骗了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一直压抑我好久,甚至让我萌生去意(不是死哈,别想多了,而是离开此地),这样一件事情其实是我太过偏执,事情就是事情,没有其他,尤其是我看到樊登说的上面的一段话。也许我陷入了:对抗全有和全无的思维,这种思维让我走不出来,就事论事,事情背后的都是莫须有的猜测,也正如他所说:“你想的事未必是事情”,我们应该在看透全有和全无时,达到中庸,或者达到事实,不管是不是凡尔赛,也不管是不是自欺欺人,起码让自己正面起来,积极起来,快乐起来,待人待事继续热情和善良起来,而不是庸人自扰。
我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其实这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更是让自己进化的书,其实育儿书都是让自己进化的书,正如书中所说: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是家长永远要指点孩子,而是家长想办法去提高自己的修养。学会做父母比知道怎样去指点孩子更重要。
我觉得说的太对了,因为你要带好孩子,一定要做好自己,只有自己做的好,站位高,境界高,才有可能把孩子带好。所以育儿的过程也是自己进化的过程。
说实话最开始我还是没有太喜欢此书,因为刚开始看起来像是介绍一本又一本的书,所以看了一个开头,由于看孩子就搁浅了,后来又看了几本书后,倒过来再看,当看到樊登和尹建莉的问答,一下子提起了我对此书的兴趣,充满爱的书,总是让人温暖满满,元气满满。
当看到下面的一段,我更有一些惭愧了:
孩子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行为习惯就是自我归因,小孩儿看到两个人打架,哪怕并不认识这两个人,都会认为跟他有关系。
在家庭中,尤其是很多爸妈在吵了架以后,拿孩子撒气。比如,妈妈对孩子说:“都怪你,要不是你这样,我跟你爸会吵架吗?”当妈妈说出这样的话语的时候,孩子的自我归因会变得更加严重。
很多家庭,只要父母一离婚,孩子就会说:“爸爸,我以后乖乖的,你不要走好吗?”因为他觉得是自己不乖,父母才分开。
孩子有特别强烈的自我归因,家长就要在孩子面前谨言慎行,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大声呵斥别人,与人发生特别多的冲突,以免孩子特别担心。
前一段时间在成都,近期开心表现很好,他想要汉堡,我就准备周末给他买汉堡,他妈也很热情,也参与其中。快中午,我们还在带着开心和微笑在外面玩,开心妈妈说:“我也看看,美团,看一下咱俩谁便宜?”
于是一看,一样的!开心妈妈就开玩笑的地:“还是你买吧。”说完又说了啥,当时我带微笑就没有在意(其实她说的是还是她买)。
过了一会开心妈妈去拿快递,我就马上下单付款,拿快递回来,开心妈妈说:“奥,我先回去了,待会拿开心的汉堡。”我一听就蒙圈了,不是我买的嘛!当时就想冒火,浪费呀(本来一份套餐就是双人份,而且量很大。中午还吃火锅,东西很多。)!但是想冒的火又咽了回去。
开心妈妈走后,我还是有点小脾气,我给开心说:“我想冒火怎么办?我想批评你,你说买重了怨谁吧?”
开心:“反正怨你们两个中的一个。”
我开玩笑地说:“我很想批评你,因为是你要吃的。”
好吧,您们看,作为爸爸是多么的不成熟,后期慢慢改吧!看了此书后,更是内疚,我还不是好爸爸,还要进步,加油吧!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开心地成长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