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冻”并非人人可冻,五类人群特别注意别冻着

老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不减衣,秋不加帽”“热不马上脱衣,冷不立即穿棉”。这些谚语符合秋天“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

“秋冻”并非人人可冻,五类人群特别注意别冻着

老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不减衣,秋不加帽”“热不马上脱衣,冷不立即穿棉”。这些谚语符合秋天“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

秋季气温日趋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练习“秋冻”,锻炼薄衣御寒,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添棉。加强御寒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抗寒能力,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老人常常告诫我们:“每餐只吃七成饱,衣服少穿耐点寒”“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坚持冷水洗脸或洗冷水浴也是御寒锻炼的健身方式。秋天气温、水温与人体体温较接近,冷水对人体的刺激较小。从秋天开始冷水洗脸,并按摩鼻部,有助于养肺,老话说:“冷水洗脸,美容保健”;或洗冷水浴,可以使身体对冷水的刺激产生适应力。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对冬季人体适应寒冷的能力及预防感冒等疾病大有裨益。

老话说:“常洗冷水澡,包你活到百岁老”。冷水浴比较适合18~50岁的人群,但有关节炎、风湿病及心脏病的人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5类人要注意别冻着

心血管病患者

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受寒可引发血压波动和心血管事件发生;

慢性肺病患者

受寒可诱发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或加重;

糖尿病患者

受寒容易感冒,会发生血管痉挛,导致微循环障碍,容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

关节病患者

受寒会出现关节疼痛或疼痛加重的症状;

胃肠病患者

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等,受寒容易感冒,一般自秋季至次年早春,都是溃疡易发季节。

身体上的6个部位不能“冻”

1. 头部 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者、偏头痛人群要注意保护好头部,出门最好戴个帽子;

2. 颈部 颈部血管多,血管受冷,不利于脑部供血,出门围个围脖;

3. 后背 后背保暖养护阳气,可穿个马夹背心;

4. 腹部 特别肚脐(神阙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要保暖;

5. 腿部 腿部会因风寒的袭击而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要加一个护膝;

6. 双脚 老话说:“寒从脚生”,入秋不再穿凉鞋,或穿上袜子再穿凉鞋,晚上热水泡脚可舒筋活血、缓解疲劳。

另外,劳宫穴是手上的取暖开关,搓手或按摩劳宫穴可取暖。

健康提示

要科学领悟“秋冻”的真髓,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遇冷不穿衣”。凡事皆有个度,如果深秋时节,遇天气骤变,气温明显下降,阴雨霏霏,仍是薄衣单裤,极易受凉惹病。晚秋可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但要以自己能接受为限度,增衣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感寒为宜。适时地增减衣服,做到“秋冻”有节,与气候变化相和谐,方为明智之举。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471.html

(0)

相关推荐

  • 一百万是一万的多少倍,千倍万倍的意思

    银行里有一部提款机,邻近小区的居民常来取款,有一位抱着小宝宝的少妇吸引了银行工作人员的注意。

    生活 2021年10月31日
  • 老年人每天也要喝八杯水吗?

    口渴是很多人喝水的原动力,但口渴不是判断是否缺水的敏感指标, 因为身体缺水到一定程度时,口渴的感觉才会出现,轻度的缺水并不会让人觉得口渴,而此时已经需要补充水分了。何况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口渴感,年龄大的人、体力活动少的人对口渴不敏感。因此,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要主动、定时喝水。

    生活 2021年9月16日
  • 润建股份最新公告:入围“中国移动DICT一级库智慧电力子库合作伙伴”

    润建股份公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政企客户分公司近日发布了《中国移动DICT一级库智慧电力子库合作伙伴招募(第一期)公示》,公司为该项目智能配电房场景唯一入围候选供应商。在通过定期考核的前提下,有效期为2年。

    科技 2021年11月26日
  •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很多人都把学琴的顺序弄错了

    有很多琴童家庭,都会遇到以下几个状况: 孩子学琴前明明很有兴趣,可刚学了几个月就想放弃了; 平日练琴都是靠强制手段,内驱力不足; 各种技巧都掌握得很好,但是弹出来的乐曲缺少乐感; ...

    生活 2021年9月26日
  • 万圣节动画视频,万圣节儿童动画视频

    又是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的在西方“鬼节”这天上演大型cosplay秀,南瓜灯、蜘蛛、巫师帽纷纷出现……用镜头拍摄萌娃们搞怪视频和照片,制作成趣味短视频,记录孩子们成长点滴,成为许多家长们的乐趣所在。

    生活 2021年11月1日
  • 生小孩对身体有什么坏处,在美国生孩子的好处和坏处

    现在社会,宣称自己不婚不育的人多了起来,具体表现为结婚人数逐年下降,离婚人数节节攀升,出生人口越来越少。

    生活 2021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