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看待校园O2O市场的前景?
孙玲,七年校园市场从业者,对校园市场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我。
二、现在提倡一校一品,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评论?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老话题。
我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特别是在学校实施德育改革的这几年里,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花了很多心血和工作。现在,回顾我们所做的工作,我们仍然觉得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确实很有价值,值得发展和推广,但很多是无效的,甚至是消极的。
再次沉思学校文化这个话题,突然发现真正的学校文化不是我们曾经用大量的文学和笔墨总结出来的那种文化。有人打了个比方:“学校文化就是学校里任何一个人都是面对面的,他的手势,他的笑容,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折断树枝扔掉了,还是弯下腰了?电梯门打开的时候,他是虚心的让人知道,还是嚣张的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排在十字路口。绿灯亮的时候,他会帮助盲人吗?他是怎么从别人身边经过的?他怎么低头系松了的鞋带?他一个人的时候怎么和自己相处?”这个比喻生动易懂。有了这个比喻,我们再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所谓干瘪、空洞、有些抽象的理论来层层阐述就显得多余了。
一个学校的文化,就是这个学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状态、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学校文化往往是隐性的,但却无处不在,处处影响着师生的行为。我们说班级要有班级文化,但班级文化不仅仅是教室布局和环境卫生,更是班级的管理机制、行为意识、价值取向和精神气质。宿舍要有宿舍文化,但不仅仅是宿舍的布局、卫生、纪律,还有团结、和谐、和谐、互助、关爱。食堂要有食堂文化,但不仅要有就餐纪律和环境卫生,还要有健康、节俭和公共秩序意识。学校要有礼仪文化,但不仅仅是师生见面打招呼,还要礼让、谦虚、互信、支持、团结、友爱、互助。
我们不否认环境的陶冶作用,但它往往会放大这种作用。潜意识里,我们误以为学校文化就是环境文化,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文化的符号化。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在学校环境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我们努力工作,并为此付出了全部努力。环境真的很美。我们有所有必要的安排和设施。我们苦心推敲的充满理想和期待的话语,也在墙上和楼上。这有教育效果吗?当然有,但是真的有那么棒吗?有多大?达到我们预期的教育效果了吗?校园里的建筑、图画、雕刻、文字等是否发挥了应有的教育作用?如果没有,或者效果不大,为什么?其实我们只是物化了校园文化,没有关注人性。无论校园文化的内涵多么丰富,其核心永远是“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意识”。当我们看到学生在美丽的校园里出言不逊、行为失范时,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失败的;当我们看到学生在干净的校园里随意扔垃圾,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失败的;当我们看到学生在白墙上留下脚印,在挂图和课桌上留下刻痕时,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失败的;当我们看到老师困了,在温暖、设备齐全的办公室里上网聊天,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失败了。当我们的师生看到校徽校旗时,不能心生敬畏,没有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就会失败;当我们的师生连学校的理念和校训都不清楚的时候,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失败的。当我们开展各种活动,但没有长期的挖掘、延伸和坚持,没有形成一个体系。我们开展活动只是为了开展活动,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失败的。
要看一个学校是否有文化,不需要看校园里的各种建筑、图片、奖牌,也不需要对它们有深刻的了解,更不需要听学校领导的长短汇报。我们只有通过观察这个学校师生的行为,感受这个学校的氛围才能知道。如果你能在一所学校投入一段时间,一所受过良好教育的学校一定会让你感觉到一种奔涌的、充满活力的东西不断冲击着你自己的头脑,这会让你感到感动、兴奋、激动和振奋。
一所学校可以没有优越的设施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但不能没有精神。有了一种精神,一种性格,一种气质,学校才会有真正的文化。学校文化的基本点是人,关键点是文化。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服务人、成长人、成就人,改造、影响和教育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形成真正的校园文化。
三、大学专业、大学区域和大学学校,如何权衡三者?
在高考中,学校、专业、城市的选择确实是困扰很多考生的问题。我在看。
来,究竟哪个因素*重要,对于不同背景、不同目标的人来说,也不尽相同。
然而,大部分高中生其实对自己想要从事什么行业并没有十分清楚的认识。有些人完全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或者对此感到无所谓,而另有些人,似乎有专业倾向,但并不真正了解专业:比如,有些人想要填数学专业,仅仅是因为自己在高中的时候数学成绩比较好。这种情况就需要警惕了,因为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千差万别,而他们并不真正清楚学习数学意味着什么。
对于这两类人,我建议他们在填志愿的时候优先考虑学校排名,而且尽可能去选择综合类院校。因为通常来说,越优秀的学校,其各专业的实力会相对越平衡,转专业会越方便,所以,即使你上大学后发现所在专业不太适合你,也可以有余地去转到其他专业去。
综上所述,关于学校、专业和城市之间的抉择,我的建议是:
1. 对于自身职业规划十分清晰的人,填志愿时优先考虑专业;
2. 对于自身职业规划很模糊,不知道自己未来该做什么的人,填志愿时优先考虑学校;
3. 只要你有一定的职业倾向,都应该考虑一个城市是否有该职业的氛围。
#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