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的专属互联网医疗保险“孕妈保险”来了!涵盖怀孕期间的24种常见并发症。

女性在怀孕期间生理机能下降,健康风险要远高于普通人,然而,妊娠期女性在购买商业保险时,往往因投保要求苛刻而被拒之门外。

女性在孕期生理功能下降,健康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然而,当女性在怀孕期间购买商业保险时,通常会因为严格的保险要求而被拒绝。

12月14日,界面记者从蚂蚁集团蚂蚁保险代理平台获悉,由平安健康险、国泰财险推出的孕妇专属互联网医疗保险“孕妈妈保险”正在发售。

准妈妈专属的互联网医疗险“孕妈保”来了!覆盖24种妊娠期常见并发症

据悉,该产品由平安健康保险、国泰财险、蚂蚁保险平台联合推出。涵盖24种常见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严重贫血、羊水栓塞、子痫等。适用于20-45岁及孕24周以内的准妈妈,最低保费从90元起,最高住院医疗报销100万元。

此前,生育保险的各种保险产品大多聚焦于发生事故、死亡等概率极低的风险,而孕妇特有的妊娠并发症通常被排除在商业医疗保险范围之外。这项“孕妈保险”专门为孕期和产后并发症提供全程保障,帮助20-45岁及孕24周以内的准妈妈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具体来说,这款保险产品:“生育保险”的保障期为一年,免赔额为1万元,投保后有15天的等待期。以平安健康险升级版为例。社保参保人员在社保报销并扣除免赔额后,可支付100%的住院费用。没有社保结算的,扣除免赔额后可以支付60%。

从覆盖范围来看,该产品包括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前置胎盘、产褥感染、羊水过少等24种并发症。

此外,在健康服务方面,“孕妈妈保险”还为被保险人提供健康管理顾问和项目管家服务。健康管理顾问为准妈妈提供7*24小时一对一专属健康服务,包括在线咨询、饮食运动指导、解读产检报告、产后恢复等。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障期内患有保险责任规定的妊娠疾病,需要转诊治疗,项目管家可以在三级医院提供检查、住院、手术的绿色通道,由医疗专家设计治疗方案。

以一位30岁的孕妇为例。这种产品的保险费用是491元。假设女方在保险期间怀孕期间出现并发症,住院费用为10万元。扣除社保报销金额2万元、免赔额1万元后,“孕妈险”最终可赔付7万元。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6066.html

(0)

相关推荐

  • 华为“挖矿”颠覆采矿业,以后开矿绝对安全、体面且高效了

    近日,华为举行军团组建成立大会,宣布正式成立煤矿军团,从煤矿开始进军智能矿山行业,让煤矿乃至采矿业拥有真正绝对的安全。华为为什么要“挖矿”,依靠最先进的F5G技术,会给我们矿业带来哪些颠覆性的变革?

    科技 2021年11月9日
  • 全网热议!5名女大学生将苹果公司告上法庭,相关词条冲上热搜第一!

    最近一段时间里,一篇名为《热搜第一!两地大学生组队起诉苹果公司》的文章刷屏了许多人的朋友圈。“京沪两地法学生起诉苹果不送充电器”一事的多个相关词条先后冲上微博热搜榜,甚至还登顶第一,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在这群将行业领域“头部企业”苹果告上法庭的“律政俏佳人”之中,有着一位东华人的身影,她就是来自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的林嘉悦。

    科技 2021年11月2日
  • 县域连锁零售面临的困境和数字化探索

    据调研,2020年,我国县域网络零售额达3.6万亿元,同比增长26.5%,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数字化大潮之下,积极向线上转型升级,尽快打通多渠道、全渠道流通,成为县域传统线下零售商家的刚性需求。尤其是具有大量“夫妻小店”基础的乡镇。近一两年疫情的爆发及反复无常,加快倒逼着所有实体商业变革。数字化不再只是大品牌、大连锁的命题。无论在一二线城市还是下沉城市、县域市场,无论大品牌还是小连锁,数字化都是一把帮助破局的利器。

    科技 2021年11月13日
  • 痛风专家王伟治疗高尿酸,帮助果糖摄入过多的患者恢复。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工作越来越繁忙的同时,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前的饮食方式主要以主食和蔬菜为主,现在人们的饮食方式,肉类占的比例比较大,而且大部分人喜欢吃海鲜和肥腻的食物,这样就导致高尿酸患病群体出现增多的趋势。高尿酸除了会引发痛风,还可能会引起肾衰竭、关节疼痛、尿结石、身体水肿等疾病,给患者平时的生活带来很多痛苦。

    生活 2021年11月4日
  • 华为胡厚崑:夯实基础,共创数字化新格局

    在今天召开的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与会并发表了“夯实基础,共创数字化新格局”的主题演讲。胡厚崑认为,“5G+工业互联网,正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数据驱动是关键,要实现数据取得出、算得快、用得好,连接更多设备、降低AI门槛、发展工业软件,是现阶段的重点投入领域。”

    科技 2021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