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米
稻作文化博大精深。圆米、珍珠米、东北米都属于粳米,粘性高,适合煮粥。
我们平时做饭用的米比较细长,叫做“长米”。
粳米和籼米都可以煮饭,差别不大,但是粳米粥比较粘稠,籼米香浓难耐饥,糯米包粽子。
粳米具有补气血、生津填髓、强五脏骨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培土和中焦。
粳米入胃,由脾阳变精,能滋养脾阳和胃阴,故称耕土。气之精气升于阳之上,其精气降于阴之下,阴阳居中,故称和;称之为“万能补药”毫不夸张。
《得配本草》这样描述粳稻:获得世界的平衡,为生育做出同样的贡献。
王孟英的《随时居饮食谱》写道:粥饭是世界上第一个帮助人的东西。
现代人在抵制主食和米饭,却把各种保健品当珍宝,真的是抛开了必需品。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糯米的粘性可能有助于湿米,因为煮粥需要太长时间。
郭——甘草
“做好和谐的准备,以醇厚的才情进入金木两大家族的边界,在火、水、气之间回归,耕耘中州,养育周边,与灵交欢,调理气血。”
因此,单纯将甘草归结为调和药性、解除百草枯毒性是不对的。
甘草守中土,脾升胃降,然后四象围。只有这种药才能让整个圈子动起来,把药输送到各处,所以有调和各种药的作用。
甘草有五德,以血药为辅,再左入肝木,以气药右入肺金。肝血温度升高,改变空气,肺金下降,改变精血。脾胃,气血之灵是帝王之本,凡调气血,交媾之灵,非脾胃所能不可,非甘草所不能。
甘草之所以能解决各种毒性,在于培土中和的功效,使整个圈动起来,使草药的毒性不会停滞,随着气机的循环而逐渐排泄。
如此强大无所不能的甘草有什么禁忌吗?
当然有。《本草备要》说“中饱的症状要避免,而且是甜的,饱的”。
临床上甘草分为生甘草和炙甘草。炙甘草性温,气慢,有补中之势。
甘草性凉刚健,偏于作用,故善解毒泻火。
涪陵
现代人的体质容易湿痰。“十个人当中,潮湿的不止一个”。
中土最易生病湿,所以燥土祛湿之药必不可少,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对茯苓情有独钟。
茯苓生长在被砍伐的松树的根部。茯苓作为寄生在松树上的菌类,能够吸收松树中充足的阳气,所以茯苓可以用阳气去湿,这是薏米根本无法达到的,所以红豆薏米粥的效果并不好,甚至吃的越多,得到的水分也越多。
>
茯苓以其淡味能利窍除湿,燥土湿,利水窍,助脾阳,相比较而言,生长在枫树根的猪苓下渗之性虽强,但阳气较弱,故平时不用,若湿气过盛,可用猪苓、茯苓,再加泽泻以其燥湿,此法来源于张仲景的五苓散。
茯苓功效甚多,利窍除湿、生津止渴、宁心益气,可治疗泄泻、呕逆、水肿、中风癫狂、腹痛、惊悸、骨蒸毛热、遗精,所以干脆认为,凡内伤疾病,皆可用茯苓。
半夏
人之中气,左右回旋,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味茯苓独取燥湿和生脾阳二功,另一味半夏则可用于降胃。
半夏一般被用于除湿化痰、行郁散痞,其降胃之功少有提及,但张仲景在治疗因胃气上逆而导致的呕吐、肺气胀、咽痛等症状时皆用了半夏,其中著名的方有大、小半夏汤。
“下冲逆而除咳嗽,降浊阴而止呕吐”,半夏是有毒的,但我认为大多数中药的毒性是由于其药性较为猛烈,而这正是治病的关键,若要说毒性,现代医学的各种化学药品毒性更大。
半夏下冲逆,降浊阴能力强,可排除水饮,清涤涎沫,其降逆之功行于肺、胃二经。当胃气不降的时候,首先就会导致肺气郁滞而不敛,而一味半夏能同时降胃敛肺。
半夏降浊阴之性太强,禀平和之气的中土不适合如此猛烈之品,所以就常用一些炮制方法来缓其药性,如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清半夏化痰,姜半夏有温中,法半夏能调和脾胃。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