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毕业女生种地(清华博士后回国种地)

2016年3月16日,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入选名单,名单中有121位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全球各界青年人士,这些人几乎囊括了各行各业,也被誉为是各个领域最有成就的人。

2016年3月16日,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16年度“全球青年领袖”入选名单。名单中有121名40岁以下的各行各业的年轻人。这些人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也被称为各领域最有成就的人。

这份榜单中有很多“中国脸”,大部分都是在一些高科技领域,有一种普通人远远落后的感觉。

有眼尖的人发现,其中一位名叫阎石的女性,被介绍为“分享收获”的农场主人,是中国第一个实现农民和消费者直接联系的农场。

如今的阎石年收入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她传奇的一生背后,其实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经历。

作为清华毕业的女博士,她绝对是高端人才,但这样的学霸却选择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最终因其成就,让父母都已经“认不出”自己女儿来了。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阎石

00-1010阎石在保定出生和长大。她从小天资聪颖,得到了学校老师的一致认可。

在风雨中度过高中生涯后,现在是申请大学的关键时刻。

按照她的分数,她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但她最终选择了“河北农业大学”,最终被“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录取。

关于大学,她还是有自己的考虑,因为她申请的专业还有4个博士项目,未来可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虽然阎石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但她在学校并不自卑。她成功竞选学校学生会女学生部部长一职,接触到实际工作。大三那年,她成功组织了一场2000多人的文艺晚会,培养了自己的能力,这让她为未来的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石嫣从小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很有规划,做什么事情都很高效,这也让她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奖学金。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此外,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做家教,内容是“英语”。为了给雇主的孩子好好上一课,她还花了很多时间在英语上,最终以91.5的高分通过了CET4。

不难看出,石嫣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目的性的,英语分数的提升,也为她未来的出国之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当她即将毕业时,阎石希望她的学术水平更上一层楼。也许在那个时候,她的思想还停留在实验室里从事科学研究。在恩哥顾问的鼓励下,阎石终于不知疲倦地工作,最终申请了全国人大硕士学位。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2006年9月,她踏上了新的人生旅程。

人大的学习和生活对她的生活影响很大。她的专业知识和视野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她的导师是全国人大著名教授温铁军,

而在人大之后,她又去清华大学读了博士后,完成了她的学业。理论上来说,这种学习经历至少可以找到一份很满意的工作,但她的人生并没有这样选择。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这件事,还是从大师时期开始的。

俗话说,好事多磨。其实很多人离成功只有一次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阎石无疑是极其幸运的。

2008年4月,硕士即将毕业,与全国人大有合作关系的美国农业政策与贸易研究所想研究一个生态农场。当时全国人大的老师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开始推荐人才,阎石的名字就出现在其中。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阎石学习农业知识已经很多年了,但是

当她真正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后,却发现那里的一切和自己想象中的还是有着很多的不同。

明尼苏达州的“地升农场”和美国传统化的机械农场有着很大的不同,那里是由一对夫妻外加几个实习生共同经营的,当时的美国已经非常注重环保概念了,很多影响庄稼成长的化学药物都被禁止使用,这就代表着,劳动强度将会格外巨大。

可是,为了不辜负导师们的期望,石嫣还是坚持下来了,每天要从早上七点忙碌到晚上五点,巨大的压力经常让她喘不上气。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这种农业模式和中国传统农业模式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核心便是“消费者和农户共同承担风险”,消费者会预付给农场一年的种植收益,相当于当上了股东,双方共同来承担种植的风险。

这样下来就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不仅能保证农作物的新鲜,还能保证农场主的收益,这套模式,简称为CSA。

经过了小半年的实地探究,石嫣也渐渐搞清楚了其中的奥秘,于是,她决定把这件事带回国内试试。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听闻这些想法,家里肯定是反对的,这也是创业者初期遇到的共性。

好在,就算思想保守的家里人不支持,学校还是非常认可她这些想法的,还给她租了130多亩的产学研基地,就这样,石嫣终于搞起了自己的农场,并起名为“小毛驴”。

在蔬菜的选择上,她也抵制了一切对农作物有危害的产品,种植起了“有机蔬菜”。

由于有学校的加持,所以创业初期的石嫣还算是顺风顺水,除了每天会耗费课余时间乘坐公交地铁前往大棚外,其余的都算顺利。

在农场成立没多久的时间,很快就吸引了54位对于有机蔬菜感兴趣的会员,石嫣深知,这些会员要么就是看到了蔬菜的品质,要不就是给学校面子,想把CSA理念贯彻出去,这样是不行的。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大家最初都会选择线上转账,石嫣却果断拒绝了,她觉得要想和大家建立起信任,面对面的交流应该是最基本的方式,不过从农场到客户家至少需要三四个小时的车程,第一笔收款,她耗费了整整1个月的时间。

这些客户中,有17户签订的是“劳动份额”,意思就是石嫣给他们免费提供种子和肥料,让他们自己前来耕种,大城市的人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到土地了,这种方式也成功让这些人有了兴趣,并且主动和农场建立起了联系。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两年之后,石嫣前期的跑腿宣传起到了作用,老客户口口相传,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CSA。

在离开了学校的庇护后,石嫣初心不改,依旧决定踏上这条路。

从2012年5月开始,石嫣运作了北京通州和顺义两处基地,会员已经发展到了600户。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这两处基地对于石嫣来说不仅是梦重新开始的地方,更是她另一处家。

这个时候,就已经有记者闻讯而来了,镜头中的石嫣身着非常朴素,身子也瘦瘦小小,每天都会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自己的蔬菜园中,大家还能感受到她的脸颊上挂满了笑容。

这套商业模式能够获得成功,除了产品本身外,还有一些“用户心理”方面的因素。

石嫣也曾经表达过内心的意思,她觉得当时社会上很多人都病了,不仅包括身体还包括心灵,造成这些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已经远离了土地。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现实也确实如此,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在思考如何尽快从农村中走出来,并且在城市中将自己的钱包快速鼓起来,年轻人也变得越来越浮躁,从来不想着付出什么,就想要获得一切。

在农场中,石嫣还跟朋友们谈论过这些事,她说:“一些人一个包的价值就超过了2万元,大家也经常开玩笑,有的时候赚一年的钱,还比不过别人的一个包。”

回归到土地上,无论对于客户还是石嫣自己来说,都是一个极为不错的选择,或许是因为看到了前方的路,才让石嫣走得如此坚定。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2012年,石嫣还写下了一本《我在美国当农民》的书,是导师温铁军写下的,他提出:越是规模化的大型现代种植业和畜牧业,所造成的的污染就越发严重。

在全球第六届CSA会议于北京举行的时候,石嫣便已经非常投入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她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到CSA。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破茧成蝶的人生,确实惊艳

如今,石嫣早已把CSA模式不断扩大。

随着石嫣的亲身示范,国内一批以“耕农田、耕心田”为信念的CSA农场相继诞生,目前在国内已经超过了500家。

而石嫣的“分享收获”也包括三个内容,分别是直销、友好和本地。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石嫣也将CSA的理念定义为“食在当季,食在当地”,她通过多年来的专业知识也给出了理由:因为农作物在采摘和加工的时候会出现很大的营养损耗,甚至还会出现食品安全的风险。

有的时候,石嫣也会进城去录制节目,正好也有空闲时间能够逛一逛大型超市,有一次,超市中的“熟食区”正好把刚刚过期的食物丢掉,这一幕也碰巧被石嫣看到。

这件事也给了石嫣很大的启发,当年在美国的时候,那对农场主夫妻会提前跟面包店打好招呼,将两天后会丢掉的面包以低价买进。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从90后开始算起,大家都生活在衣食无缺的环境中,对于粮食也渐渐丧失了感恩之心,从这件小事上,其实也能看到整个农业产业遇到的问题,石嫣对记者说过:

“我们遇到的困难,其实就是整个农业的困难,就算是团队中的人在农场工作,未来成家后考虑到孩子的教育,很多人也会选择离开。”

石嫣也始终都相信,在城市化越来越快的今天,无农药无化肥并且能够和消费者直接对接的是有机农业,是对当下食品安全问题的最好关怀。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提及梦想,其实在石嫣心里还没有完全实现,她曾说:“向大城市移植有机生态农业,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它能够让我获得有机的、有尊严的生活。”

2020年,BTV新闻专程来到了石嫣的农场,也同样遇到了很多年轻人。

一位名叫张笑的员工对记者说:“我学的是建筑,在大二的时候便在微博上了解到石嫣的农场,我觉得她是我们90后、95后的一个榜样。”

大家都习惯叫她“掌柜”,她本人面对镜头也说:“创业的初衷,并不是把它变成自己的产业,更多的是想借助这个农场,就算规模不一定大,但是它能起到一个像学校这样的作用,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记者也跟随“石掌柜”来到了一处大棚之中,记者也很快发现,同样是种植草莓,石嫣所采取的方式就很不一样。

她找来了一百多只蜜蜂放养在大棚之中,这样蜜蜂就可以给整个大棚授粉。

此外,她还在草莓和草莓之间种上了大蒜,大蒜的气味能够起到驱虫的作用,草莓拉秧以后,大蒜同样还能被收获一波,这样在一个大棚之内,便能形成一个动植物闭环生态体系,还能形成两种收获。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和土地接触久了,石嫣也更加热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光是那一个农场,就为超过1500户家庭配送起了无公害的生态果蔬。

更重要的是,石嫣在2020年末之前已经在全国16个省市组建了自己的生态联盟,自己的农场也成为了培训基地。

粗略地算下来,这些农场给石嫣团队带来的收益每年至少突破百万,当初反对石嫣的父母,在看到这种景象后,都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他们一辈子没有见过大钱,都有点“不认识”自己的女儿了。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当被问及产业规模,石嫣却说:“田间地头,很难被资本量化,合作社的模式则更适合我们的产业。”

她也同时觉得,在农村,不仅要有更多的“新农人”,还同样要有高知的职业经理人,同样在国际上也要多语种宣传农耕文化,未来,农民将一定会成为一个令人骄傲的职业。

可石嫣也恍然发现,在农场里干活的主力仍然是60岁以上的叔叔阿姨们。

随着广泛宣传,农场里来了不少90后和95后,甚至迎来了第一批00后。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他们有的是从农大出来的,也有些是暂时和城市“脱轨”的人,他们也是一样,来土地中寻找生活的可能。

在石嫣的设想中,未来返乡的年轻人或许不会孤独地去做农业,也会拥有更好的社区和社群,还有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让他们有尊严的活着,才能保护好这一片片土地。

平日里,石嫣和丈夫总是会一同出现在蔬菜棚中,和大家唠唠家常,也会拿起作物观察。

长期的户外劳作,也让这对高学历夫妻褪去了书生气,满手都留下了厚厚的茧子,肤色也变得越来越健康,不过这也是他们常年待在田间地头的见证,偶尔冒出的农学专用词汇,才让身边的人恍然发现:原来,他们不是土生土长的农民。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其实,石嫣和丈夫在田地里也充满了浪漫。

当年的程存旺也对种地务农很感兴趣,两人在试验田当志愿者的时候相遇,“土味”爱情便开始酝酿起来,并在2011年结婚,那会没房没车没事业,二人也一直坚守到了今天。

2021年6月,两人的爱情终于有了“收获”“,高龄妈妈”石嫣诞下了夫妻俩的第一个孩子,好在母子平安,全家人都充满了欣喜和感动。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程存旺特意从自家农场中采摘回来一箱有机西红柿,分给了病房里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妈妈,那种西红柿的口味,大家一般都没有感受过。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原因,石嫣肯定会出现在国际CSA大会上和各国代表讨论粮食问题,这个联盟在全球的规模已经相当巨大了,会员量超过了300万人。

如今,石嫣已经在土地上扎根11年了,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清华女博士毕业当农民:种地11年、年收入破百万,父母已认不出

参考

石嫣:从海归博士到种地农民 央视网

石嫣:扎根农业的清华女博士后 BTV 新闻

河北农业大学知名校友巡礼 河北农业大学官网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6280.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