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微信在做拍一拍的时候,好像忘了点什么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说:每天有5亿人吐槽我,还有1亿想教我做产品。康石石自然没有资格对张小龙先生指手画脚。
本文仅是从交互设计专业的视角对微信的最新功能“拍一拍”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文章主要围绕3个方面:
1.拍一拍的用户肖像
2.拍一拍的使用场景
3.拍一拍的开发思路
当然,在开始正文前,我们需要一起回顾下 “ 拍一拍”随着微信7.0.14版上线后一石激起的千 层浪。
康石石有一位朋友,拍一拍在他身上发生的故事是这样的:
我朋友手机
那天差不多是下午 的4点半,上海邮局还有半小时关门,他妈妈让他去交电费,由于时间仓促,便在短短3分钟之内连拍了他20多下。但大家也知道拍一拍它不响的,而且家里总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干仗,我朋友的妈妈就这样暴走了,什么“家庭责任呀,你已经为人父啦。。。”等人生哲学的大词从电话另一头毫无保留地全部钻进了他的耳朵。一位年近4 0,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工作日理万机的中年男子,就这样焦急的伫立黄浦江畔,头顶上海烈日骄阳,乖乖挨了半小时训,啥也没干。
据他非常体贴的回忆说:我其实还好啦,毕竟是妈,血浓于水,想想那些热恋的年轻男女,如果没在第一时间感应到,那才真是“连环夺命拍”。 在年轻人眼中这个被 张小龙称为“产品经理式的浪漫”的新功能 可能真是一点都不浪漫。
这便揭示了一个现实:用户不一定会跟着设计师的设计初衷来使用产品。就算设计师利用同理心技能GET到了用户的需求,并且围绕他们做了很多脑暴,产生了很多设计方案。但如果我们没有在此之后继续做测试、用户回访来验证方案,对于一个完整的设计来说,它仍算半成品。
所以,实话讲,现在谈拍一拍功能low不low,还略显为时尚早。 但我们可以从一个更有意思的视角,猜想下“拍一拍”功能在开发过程中可能“ 漏”了的设计操作,并以此尝试启发大家,你们在创作作品集的过程中是不是也同样的遗漏了这些操作。
图源微博
01
微信团队可能漏了绘制用户画像
微信是一个熟人+亲人的沟通平台,拍一拍这个功能可能并不适合于平台上的所有人际关系。比如说,我们可以将拍一拍功能被细分为情侣间,夫妻间,密友间,老友间、同学间等等。因为,熟人也分很多种,它就是介于陌生人和亲人之间的一种超自然人脉关系。
而在微信这个平台上,就是集合了这样一群熟人和亲人,显然拍一拍并不适合所有人。你要是拍一拍负责你毕设的老师试试,还想毕业不,至少咱们晚辈拍一拍长辈,是不是会显得不太礼貌?
02
微信团队可能 漏 了为拍一拍设定社交(使用)场景
人无法想象自己不知道,没见过的东西长什么样子的。 换言之,对于用户来说,一款产品最好可以建立在用户对世界现有规则的认知基础之上,帮助用户通过他们熟悉的规则去使用一款陌生的产品,这样做用户初次的使用体验是舒适的。
千言万语转化成一个方法,就是设计师需要问自己:这款产品到底是谁和谁,在什么情况下,会用拍一拍来开始一段社交?目前为止,拍一拍被大家诟病的就是在不该被使用的时候被使用了,还带来了负面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
比如,我们谁也不敢拍一拍老板;比如,我朋友的妈妈在需要儿子的时候找不到他。这些都是用户没有理解拍一拍的使用场景(该在什么时候使用),而产生的滥用情况。
03
微信团队可能使用了错误的开发思路
在交互产品、IT业中,“敏捷开发”是目前接受度很高的快速迭代式产品开发理念,抓住时机把“最小可行产品”快速做出来,先把市场占住再说,便是这种操作的主旋律。在这时候企业关注的重点通常是“ 有没有”,而不是“ 好不好”,更不是“稳不稳”。
但由于“拍一拍”这个功能,是建立在一个非常成熟的国民级社交应用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功能。所以这里便不得不提一个重要的思维逻辑--“上游思维”。它常常被用在改进类的设计项目中,你可能对现有产品加了新功能,解决了现有问题。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新功能是否和成熟的现有功能,以及用户对产品的已有认知存在冲突?
可能开发团队太喜欢这个功能了,非常骄傲而满意,就将其上线了。
真·张小龙朋友圈, 图源:钛媒体app
终究交互设计的创作思路跟艺术创作是两码事。我们不可能像曹雪芹先生一样,创作红楼梦的时候是在表达自己悲怆的一生,有权利不管不顾用户的使用体验。
甚至张小龙先生自己曾经也说过:如今微信的用户体量非常大,一个小小的升级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微信如今已经不单单是一款即时通讯工具, 一个不负责任的升级或许带来的是整个经济社会的一次大的改变,所以微信推出每个功能之前,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不知道拍一拍这个“小功能”在上线之前,微信团队有没有想起张教主这句名人名言,选择了适合的“开发思路”?
话说回来,有一点,我很想对同学们说:一款交互产品的成功,决定因素有很多,不单单只有设计好不好一个层面。尽管我并不喜欢拍一拍这个功能,但全局思维却不断地提醒我,微信2013年的小游戏打飞机,2014年的发红包,2018年的跳一跳。每次另类小功能的上线,都能引发一波关注,流量,更新。
试想你群里的朋友都在用新功能,而你的微信却告诉你版本过低不能用时,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去更新微信版本。这还算小,发红包的功能直接帮助微信赢得了支付入口,并且与支付宝平起平坐,这极具战略意义。
图片来源:中国支付网
回顾微信历史,这一连串利用小功能撬动大战略的操作,令我有一种期待,想看看之后拍一拍能帮微信赢得什么,否则拍一拍这个功能 可能 真会在设计层面宣告并不成功了。
最后,说了这么多各位同学也别光看了热闹,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第一,你们的作品集项目有没有描绘出精准的用户肖像?考虑清楚交互作品之中,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产品之间,用户与世界之间的交互关联?
第二,你们的作品集项目有没有将自己作品的使用场景 考虑周全?
第三,你们的作品集项目的设计思路是否使用正确,新产品和既有产品改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思路,思路错了,很可能整个项目全盘皆输。
不知道,大家的作品集有没有认真考虑过以上三点。
更多艺术作品集或艺术留学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康石石提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