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崇信(老张淑英还活着吗)
2021年4月5日,钟崇信,又是一年清明节。每年的这一天,老人张淑英总是亲自去重庆南山左夫人文纪念园。
今年,100岁的张淑英摔倒后不能出行。她不得不要求家人代替她向亡夫钟崇信致敬。
舒虽然老了,但她从未忘记对钟崇信的记忆。她多年来一遍又一遍地复习。
她已经提前安排好了身后的事情,然后她会把自己的灵魂和钟崇信在一起,活着,但不会和钟崇信在一起;死后,你也应该是同伴。
张淑英的床头柜上总有一张钟崇信的照片。那时,他正值壮年。每次看到照片,张淑英都充满了思念。
时间回到86年前。那一年,张淑英只有14岁。她的父母经商,她的家庭很富有。在她上了几年私立学校后,她的父母决定安排相亲。
听说对方是个30岁的军人。张淑英起初顶住了。在她的印象中,军人总是不苟言笑,难以相处。
然而,父母忍不住倾听。
经过一番精心打扮,在家人的陪同下,她如约抵达福州西湖公园。那一天,春暖花开,舒无心赏景,太紧张了。
然而,她的紧张只持续了一会儿。相见后,惊喜取代了担心。多年后,张淑英这样形容钟崇信:
“他眉毛粗,轮廓很好,五官端正,身高1.75米左右但很温柔。”
高大帅气的钟崇信让舒张颖感到兴奋。哪个女孩没有恋爱?
钟崇信,重庆人,第六期毕业于黄埔军校。他既有军人的威严,又有文人的温柔。
两个人的谈话非常愉快。张淑英长得漂亮,有一定的文化。钟崇信非常满意。
淑回家,母亲问她喜不喜欢钟崇信,淑红着脸点点头。
1935年5月19日,钟崇信和张淑英在福州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他们在福州举办了40场宴会。张淑英穿着婚纱,手里拿着一个帅气的新郎。她的喜悦溢于言表。
婚后,钟崇信对小妻子宠爱有加,一有空就会陪她逛街。没什么好奉承妻子的“梅,你素颜真美”
为了提高张淑英的文化水平,钟崇信经常陪同张淑英一起学习。
钟崇信,一个军人,最敬佩的是保家卫国的英雄。他经常给张树英讲这些英雄的故事,他的话令人钦佩。
钟崇信经常告诉张淑英:“当兵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为国捐躯的准备”。
当时的张淑英还太年轻,无法仔细掂量这句话背后的分量。她深爱着丈夫,只想和他白头到老。然而,在战争期间,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喜怒哀乐总是无情的。
钟崇信调到南京下关后,张树英住在江苏江阴的农村。钟崇信平时工作忙,只能周末回家。
每个星期六,舒都很兴奋。她总是听门外的声音。一旦她听到沉重的马靴踩在地上的声音,她就迅速打开门。
她知道钟崇信回来了。
“他穿着带粗链子的马靴。走路非常沉重,精力充沛。当我听到那个声音时,我知道他回来了。
见面很短,分开是常态。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淞沪会战打响,战争逐渐波及全国。
农历七月初七,钟崇信突然回家了。他告诉蜀,他要随军去上海。我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见面,这样舒就不会担心了。
钟崇信急着要离开,甚至没有时间和舒告别。舒坚持要带他去车站。一路上,有成千上万的话要说,但舒不知道从何说起。
她很担心,但她必须坚强,不能拖丈夫的后腿。
在车站告别之际,张淑英终于忍不住哭了。毕竟她才16岁,还是个小女孩,喜怒哀乐都藏不住。
张淑英转过身来
然而,钟崇信终于食言了。
张淑英经历了生与死的分离。
钟崇信走后,张淑英每天都心神不宁。
偶尔,她会收到丈夫的来信。看完信,她更害怕了。
“表哥牺牲了。”
“老乡们牺牲了。”
“如果我战死沙场,而你还年轻,请你改嫁。”
钟崇信面对死亡非常坦率
然,张淑英却夜夜辗转反侧,只祈求丈夫能够平安归来。
1937年冬,钟崇鑫所在的87师转移到武汉,两人曾通过电话,商量好在武汉见面,然而待到张淑英到了武汉,钟崇鑫已经离开了。部队调遣频繁,他只能失约。
张淑英等不到丈夫,只能跟着婆婆回到了丈夫的老家,重庆荣昌县。
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打响,钟崇鑫所在的部队参与了这场惨烈的战斗。
丈夫生死未卜,张淑英度日如年。多年后,张淑英谈到当时的心境,说道:
等一个人的感受是很难受的,天黑盼天亮,天亮盼天黑,一天盼一天,越盼越久。
等待的时间越长,丈夫生还的几率越低。每每想到此,张淑英都难忍悲痛,她常常背着婆婆一个人流眼泪。
她的婆婆又何尝不是日日以泪洗面,她想念儿子,钟崇鑫是三代单传,老人家早就劝过他守着家里几亩地也能过,但钟崇鑫就是不听,在他看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他不愿当懦夫。
7年时光就这样在等待中度过,张淑英只能安慰自己,没有消息,至少代表丈夫还有可能活着。
然而,该面对的始终要面对。
1944年的一天,张淑英在荣昌街上碰到了钟崇鑫的战友方维鑫。方维鑫告诉张淑英,钟崇鑫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张淑英只觉天旋地转,她其实早就想过丈夫可能已经去世,当事实摆在她面前,她仍然不愿意接受。
说好的一生一世,到头来,却不过几年光阴就走散了。
在方维鑫的帮助下,钟崇鑫所在部队给了张淑英明确的回复:
兄阵亡,无法函告,军座经常想起钟兄英明才干,至今耿耿于怀。
钟崇鑫的死,张淑英一辈子都不能释怀。没有遗体,找不到灵位,张淑英只能在心里怀念亡夫。
她曾为钟崇鑫买过一块蓝色布料,想要为丈夫做衣服,如今,她用这块布料给自己做了一件蓝色旗袍,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
每每穿上这件衣服,她就会想到钟崇鑫,他们之间有太多约定,却已经没有机会实现。
一场良缘,因为无情的战争,成了一场悲剧。
1945年,钟崇鑫的母亲病逝,张淑英更孤独了。她和钟崇鑫的唯一联系也断了,张淑英不知道自己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度过。
都说人生短暂,没有了钟崇鑫的人生,却又是那样漫长。
张淑英的父母后来想要带着她去台湾,张淑英拒绝了。她要留在丈夫的老家,她一定要找到钟崇鑫的尸骨在哪里,灵位在哪里,不然她永远也不安心。
张淑英容貌姣好,几年来,不断有人给她说媒,都被她拒绝了。
钟崇鑫一直在她的脑海里挥散不去,他依然活在她的心里。
然而世事残酷,婆婆已经去世,父母和弟弟也去了台湾,张淑英无依无靠。
作为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弱女子,最终还是只能依附别人而活。
1949年,张淑英嫁给了第二任丈夫李自清,从此以后闭口不提钟崇鑫,不是忘了他,只是出于对第二任丈夫的尊重,张淑英把对亡夫的怀念放在了心里。
时光没有抹去钟崇鑫留给她的回忆,反而越发深刻。
1983年,李自清去世,五年后,张淑英才对自己的三个孩子提起了她和钟崇鑫的往事,她怕孩子不能接受,反复强调她只想找到钟崇鑫的灵位,亲自去祭奠。
她的儿女们听完母亲和钟崇鑫的故事后,深深震撼在钟崇鑫的家国情怀中,出生于和平年代的他们,可以想象出乱世之中,两人的无奈。
张淑英的儿女们为了实现母亲的心愿,不断查询资料,想要找到钟崇鑫的具体阵亡地点,以及灵位的下落。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时任87师少校师部参谋仇广汉写的《淞沪抗战暨南京失守纪实》一书中查询到了相关信息
:“城外部队苦战三日,打到十二月十二日上午,第七十一军第八十七师的三个旅已伤亡殆尽,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参谋主任钟崇鑫和旅部直属部队官兵全部阵亡于雨花台阵地……”
和钟崇鑫当过同事的仇广汉知道了张淑英老人的事迹后,专门给老人写了封信,说明了钟崇鑫的牺牲过程。
看到信后,老人泪流满面。
张淑英年纪大了,只想找到钟崇鑫的灵位,为他上柱香,和他说说话。
然而时过境迁,茫茫人海,找个活人都不容易,更何况找个去世多年的老兵。
2014年,张淑英的儿子李长贵看到了央视播出的《关爱老兵》系列节目,他联系到关爱老兵的志愿者,请求志愿者帮他寻找钟崇鑫的灵位。
全国各地的志愿者都在行动。
不久后,有志愿者找到了钟崇鑫的一寸照片,送给老人作纪念。他们还专门PS了一张张淑英和钟崇鑫的合影,带给了老人许多安慰。
台湾的志愿者也传来好消息,他们在忠烈祠找到了钟崇鑫的灵位。
听到这个消息,老人再也坐不住了。
她一定要亲自去台湾祭奠亡夫。
2014年11月22日,她在儿子和志愿者的陪同下,从重庆坐飞机到了台湾,在忠烈祠见到了钟崇鑫的灵位,她泪如雨下,喃喃着说:“我终于见到你了”
上一次见面,他们都还年轻;再一次见面,他已经不在人世,她也已经白发苍苍。
岁月何其残酷。
离开台湾前一天,张淑英又去看了钟崇鑫,时光仿佛静止了,偌大的忠烈祠,张淑英听不见任何声音,看不见任何人,她的眼里只有钟崇鑫。
“77年前我俩永别了,77年后又来和你永别,我93岁了,不可能再来看你,来世我们再见!”
2015年8月30日,钟崇鑫灵位正式供奉在重庆南山福座人文纪念园。
愿来生还能相遇。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