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马化腾的成功之道(马化腾的创腾讯经历给你的启示)

从默默无名到参天大树,回顾腾讯的成长历程,马化腾说,“我觉得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非常不同的地方就是,互联网企业能在一秒内发生一个颠覆性的变化。千亿级(人民币)公司没落是很常见的事情,包袱越重没落越快。人要清醒,外面掌声越热烈,就越危险。”

从默默无闻到参天大树,回顾腾讯的成长历程,马表示,“我认为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在于,互联网企业可以在一秒钟内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千亿(人民币)公司衰落是很常见的。负担越重,下降越快。人要清醒,外面的掌声越热烈,就越危险。”

马化腾:掌声越热烈,处境就越危险

从创业之初到现在,马一直带领腾讯一步步发展。马花藤在分享中表示,千亿公司的衰落是非常普遍的。清醒一点,别人打不过你。外面的掌声越热烈,就越危险。

真正的危机永远不会来自外部。只有忽略了用户体验,才会遇到真正的危机。

创业之初,20岁的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程序员。我不喜欢管人,不喜欢被采访,不喜欢和人打交道。独自坐在电脑前是我最舒服的时光。

我身边的人,我的父母,包括我自己,都不认为我会去经营和经营一家企业,因为我无论如何都不像这样的人。

我唯一的资本就是写了几万行C语言代码,也接了几个项目。我很想创造一个产品,然后很多人用,但是原来的公司提供不了这样的环境。似乎只有自己创业才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被迫选择创业。

010年到1010年,几乎所有创业的合伙人都是我的大学和中学同学。在创业的过程中,因为意见不合和不可避免的争吵,相互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当时我交了主要的启动资金,有些人想增加资金,占更多的股份。我说没有,根据我对你能力的判断,你不适合多拿股份。因为一个人未来的潜力应该和他应得的份额相匹配,否则就会出现问题。

为了不形成垄断和独裁,他们的总和比我的多一点。当然,没有主心骨,股份平分,那么肯定会有问题,也会死。

创业后发现和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在此之前,我在美国硅谷看过很多关于创业的书,非常励志,令人向往。但实际上,我们一开始经常想的是如何解决下个月的工资和房租,以及一年内收入从何而来。

在这个阶段,我们做了很多外包工作,帮助别人开发软件,然后赚一点钱。我的名片上写的是工程师职称,不是老板,不然合伙人看到自己亲自工作会很难看。

后来QQ诞生了,因为我曾经在通信行业,所以QQ也和通信有关。起初,图像是一个网络寻呼机。当时我想做3万用户,就去学校的论坛一个个拉用户,每天只能拉几十个用户。到时候,按这个速度聚集3万人可能要2年,然后公司可能会死,项目又会在我手里。

于是我自己去了网上推广,最后用户上来了,因为我们的软件写得很好,没有停机。没人聊天的时候,我会当陪护,有时候还要换头像装成女生,这样社区就很热闹了。

在这个过程中,IDG资本和盈科数码对我们进行了投资,他们给了我们220万美元,分别占公司20%的股份。拿到投资后,我们都很努力,因为不想让投资者亏钱。众所周知,风险投资绝对是一个亏损很大的项目,但出于强烈的荣誉感,腾讯觉得我控制不了投资者在其他项目上的亏损,但一定不能头上亏钱,不想成为反面案例。

之后进展顺利,融资再上市,但腾讯的初始市值并不高。后来看到很多创业者说:估值低,你根本就气不起来。我觉得这很不理智。我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上市,而不仅仅是一年半。

对上市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只看一年半年

在腾讯的发展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一个是MSN,一个是360,一个是微信。

第一个大节点,我们玩了MSN,以前是QQ最大的对手,最后却死了。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第一,它不是被我们杀死的,它没有赶上社会化,它是被脸书杀死的;

第二,MSN在中国的本地化做得不好。中文字体一修改,就显示的一塌糊涂,经常发生黑客攻击,安全性和本地操作都不够。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本土企业家都在产品里,而国际公司没有。

第二大节点是QQ和360打。自腾讯成立以来,我们从未遭遇过如此巨大的安全危机。在这段时间里,我和同事们度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感觉疲惫、委屈、无助、深度疲劳。

当时有人认为腾讯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危险的挑战。那端

时间来,一种同仇敌忾的情绪在公司内部发酵,很多人都把360公司认定为敌人。但如果没有360的发难,腾讯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反思,也不会有后来那么大的感悟。

中国公司和美国公司很大的不同就是,中国公司要在很恶劣的环境中竞争出来,这需要有超人的意志,还要有非常多的智慧才行。

经过这次事件,我发现,过去我总在思考什么是对的,但是未来我要更多地想一想什么是能被认同的。过去,我在追求用户价值的同时,也享受着奔向成功的速度和激情。但是未来要在文化中更多地植入对公众、对行业、对未来的敬畏。

第三大节点,是我们自己的微信。

世界是很残忍的,多大的巨头都会随时倒下,倒下后你还能摸到它的体温。甚至强大如Facebook,股票一度跌到700亿,是因为大家担心它向移动端转变有问题。

做微信的时候我们也很紧张,腾讯内部有三个团队同时在做,都叫微信,谁赢了就上谁。最后广州做E-mail出身的团队赢了,成都的团队很失望,他们就差一个月。

其实当时还有一个对手也在做类似的应用,而且他们赌我们不会这么快。在这段最危险的时间里,所有高管都在试用,有什么问题立刻在群里反馈,立刻去改。大家天天工作到凌晨3点、凌晨5点。微信出来了,腾讯获得了一张移动互联网的船票,而且是头等舱。

这个市场不是拼钱、拼流量,更多是拼团队,拼使命感和危机感

腾讯能走到今天,这应归功于集体的战略智慧、执行力以及自发的危机感。一个人无法预知和操控时代,要懂得分工协作,依靠集体智慧,设定各自的分工和管理权限,群策群力,果断执行。

因为,一家公司的成功永远不只是钱或资源够不够的问题,关键的还是团队精神。尤其是将帅相当重要,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传统行业会有资金密集型扭转的机会,但移动互联网基本不太可能,这个市场不是拼钱、拼流量,更多是拼团队,拼使命感和危机感。一切取决于你能不能做出精品,是不是Be the Best。

我们开拓新业务的领军人基本都用自己人。而一旦决定做了,大到框架怎么搭、小到具体如何实施都放手给选定的人。我们也曾从外面挖运营的人才来做,但忠诚度不高,最后全部走光了。而且任何一个新业务的开展,以为请个高人来就可以搞定,这不现实,你自己一定要有了解。

对于自己人也要相当注重人才梯队的交接班,不仅是高层,中层其实也是一样,我们非常关注这一点,不会说一个人完全决定某个业务的生死。

我们很多人做研发出身,业务和推广不在行,逼迫他提高也不现实。因此在内部挑选,很可能选出来的人在业界比较算不上最好的,所以要在团队上做些补偿,尤其是进入到需要强力市场推广的阶段。要让他去找很强的副手,内部找不到,就去外面挖。

每个中层干部都一定要培养副手,这是硬性的“备份机制”。你一定要培养,否则我认为你有问题,忍你半年可以,但半年后你还这样,那我就帮你配了,你不答应也得答应。

而对于找职业经理人,我们很重视人品,我们很坚持腾讯价值观的第一条——正直。不拉帮结派,不搞政治化,就是很坦诚,很简单,实事求是,一直坚持这样的做法的话,事情就会简单很多。

别人不是打不赢你,掌声越热烈越危险

我觉得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非常不同的地方就是,互联网企业能在一秒内发生一个颠覆性的变化。可能我突然间接了一个电话,我们在线的设备发生重大事故毁掉了。

这在传统行业是不可能的,毁掉它要花很长时间,但是在互联网企业里只需要一秒钟。包括你用户资料突然就流传到外界了,这对互联网公司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因此,千亿级(人民币)公司没落是很常见的事情;甚至到了千亿,没落的概率可能还会更高,包袱越重没落越快。人要清醒,外面掌声越热烈就越危险。

真正的危机也从来不会从外部袭来,只有当我们漠视用户体验时,才会遇到真正的危机。只有当某一天腾讯丢掉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用户服务的文化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灾难。

回顾腾讯的创业之路,我觉得机遇很重要,至少占了五成。我不觉得自己特别聪明,做的东西也都是很简单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时代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机遇是外界赋予的。这方面我自己觉得很幸运,但也意味着要时刻保持危机感,因为别人不是打不赢你。

*文章来源:东家自习社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ESB创新创业”。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685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