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整年风和日丽的温暖气候中,港股市场已经接连过了好几个寒冬。
从疫情暴发开始,港股就开始了“悲情”的下跌之路。今年以来,原本估值就已经较低的港股恒生指数下跌了13%,恒生国企指数下跌21%,恒生科技指数下跌了29.67%,恒生地产建筑业指数下跌了17.6%,领跌全球资本市场。
遥想今年年初,A股溢价指数创出新高,港股市场终于有了抬头迹象,投资圈开始疯炒抄底港股,甚至有金融机构高喊“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然而,11月底恒生指数创出13个月新低,恒生国企指数还一不小心创出了近5年来的新低,港股市场用自身“实力”给了众多投资者一个狠狠的“下马威”。
如今,港股市场已经无疑是价值洼地,南向资金还在源源不断涌入。但昨日教训在前,究竟要以何种姿势入场,才能抓住港股的“黄金底”呢?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当前,长期价值仍然是最重要的关键点。
越跌越热的港股市场
科技行业还吃香吗?
触底时刻,如何蓄力起跳?
结语
运营账号简介:
让我知道你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钱皓频道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7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