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蓝庆伟|跨界语境下的艺术展览本体建设反思


编者按:在跨界语境下,越来越多的艺术类、非艺术类展览不断涌出,展览形式纷繁变化,展览水平却良莠不齐。对于艺术展览而言,面临着形式炫目而本体性消解的危机。本期[锐评]从原作、美育、研究三方面出发,反思了跨界语境下的艺术展览本体建设,指出要通过延伸艺术展示宽度、拓展艺术专业深度、提升艺术展览高度等形式,坚守艺术展览的本体性,完成对艺术展览水准的提升和更新

——吴彧弓



近年来,在艺术展览中,有两种影响艺术展览的态势值得关注。一是以跨界为噱头的艺术展览形式的变化,其特征是展览效果的科技呈现、展览现场的沉浸体验、展览内容的跨界结合、展览场域的多元与虚拟。二是商业品牌展览在传统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空间的展出不断增多,此类展览常常以“跨界合作”“馆牌合作”的形式进入公共空间,并借“艺术”之名,以商业品牌历史发展、产品迭代为展陈内容,以“声光电”等流行的科技手段作为展陈形式。这两种形式提示出两个问题:一是展览形式成为商业行为的新手法,展览空间的无门槛、展览内容的虚拟化以及商业品牌宣传推广的展览化,无不混淆着大众的认知,这些活动以“展览”为名,实为商业活动;二是美术展览本体的危机,商业性的展览有着明显的“博览会”诞生初期的特质,也是博览会展览惯用的方式,但这种形式显然更加灵活炫目,更容易吸引普通大众的目光,对以“Art”为主要展陈对象的美术展览及其展览空间的本体性提出了挑战。在以上两种现象中,无不体现着在互联网图像时代,大众对艺术展览的新期待,同时也体现着艺术展览从以“作品为中心”向以“观众为中心”转向过程的实验与阵痛。
跨界语境下的艺术展览本体建设,是以博物馆、美术馆等为主体的公共空间在当下不得不面对与思考的问题。美术展览形态上的变化,表面上是美术展览在新媒介、新技术、新表现形式下产生的变化,实际上是艺术作品、艺术展览本体在新背景下的应变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艺术展览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但不同的展览形式都是艺术作品、艺术展览的“过客”,在艺术展览本体建设方面,可以从原作型展览、美育型展览、研究型展览三个方面着手。
以原作为本,延伸艺术展示宽度
无疑,观看方式的变化是艺术展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在艺术展览的展示方式中,以原作为主的展览方式从未受到像今天这样高强度和高密度的挑战,互联网技术与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观众获得资料与图像更加便捷——艺术作品也不例外,艺术展览现场从观众观看艺术的唯一场所变成观众“观看”行为的发生场所,展览从主体转为客体,而观众成为展览的主体。在艺术展览、艺术作品的观看上,呈现出“信息观看”与“原作观看”两种形式。这两种观看形式的背后体现了一种观众分类方法,即在艺术展览的参观人群中,一类是以观看作品为主的“专业观众或爱好者”,他们以“使用”艺术作品为目的,提高艺术认知,进而运用于研究和创作;另一类则是以观展为乐的观众,他们以欣赏艺术作品、艺术展览为目的,寻求参观过程中的内心愉悦与自我满足。而这种欣赏行为,在今天更容易通过电子屏幕来完成——得益于此,今天有更多观众能随口说出梵高、蒙克、蒙德里安的标志性图像,但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上看波洛克艺术,同面对与人等高的原作,看到平滑底色上颜料的凸起和交错的流淌痕迹时受到的震撼无法比拟。
图像获取渠道的拓宽以及展览形式的多元使得观众对艺术展览有了新的要求。本雅明所强调的艺术作品“物”的“光晕”随着机械复制的不断普及,正在变为对图像样式的简单获取,再加之艺术展览中展览形式的相对固定,使得观众对于参观传统形式艺术展览逐渐失去兴趣。在这一背景下,一种以沉浸式、体验式为主的展览方式正在风靡。这类展览最大的特点是注重观者的视觉效果以及体验者在其中的感受。因此,以艺术作品为主,以展示和诠释作品为核心,辅以当下受欢迎的展览形式是坚守艺术展览本体的有效路径之一。以当代艺术作品为例,只展示艺术作品常常让观众不得要领,若在作品的展出现场增加艺术家创作过程的多媒体展示、艺术家创作思想的影音阐述、作品材料的现场体验等,显然有助于观众加强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只要能把握好辅助形式的“度”,不要喧宾夺主,这些新手段、新方法自然是利大于弊。
在以原作为核心的展览类型中,组织者当然要考虑观众的观看体验和接受度,但对艺术理念的筛选和对学术方向的把握是展览展示的立足之本。原作不一定是“优美”“优雅”“漂亮”的,但一定是有历史、文化或者社会价值的。因而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展示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观众接受度在于形式的时代感,而非艺术作品存在感的消解,更不是艺术作品,尤其是原作的缺失,对“物”的“光晕”的依赖并非是取消“物”的存在,更不是让艺术展览徒有新的展览形式及视觉效果的本末倒置,而是要不断延伸“光晕”的展示方式,使多媒介的展示方式成为原作的有机补充。比如最常见的方式是在绘画展览中播放对艺术家访谈的视频片段,通过对创作背景和观念的补充性解读,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原作,加深对艺术作品的印象。
以美育为主,拓展艺术专业深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提升。同时,伴随着科技信息(如自媒体、有声书、公开课)的普及,人们对知识的获取越来越方便,一些过往的专业知识逐渐向普遍知识转换。“智识”是近几年美术馆界讨论较为频繁的词汇,其核心是大众知识水平的体现。人们智识水平越高,对艺术展览提出的要求也越高。在这一类的艺术展览中,策展重点是通过对已有艺术观念或艺术体系的解读、阐释和辅助说明,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更高级别的审美教育,以便“看懂”更多更好的艺术,为艺术行业的未来打下更深厚的社会基础。
艺术作品、艺术展览、美术馆都承担着美育的责任,在美育的过程中,让大众接受知识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路径,如何利用艺术作品展开艺术知识的普及已经成为艺术展览的新思考。在艺术展览的美育实践中,有三种与艺术展览本体相关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基于艺术作品的普遍知识,加强艺术作品的基础知识和延伸知识,并对其进行展示乃至多媒介的展示。随着观众智识的不断提升,基于艺术作品、艺术史为主的艺术专业知识的展示是第二种方法,即在普遍知识的美育基础上,增加艺术专业知识的获取渠道与展示,将艺术展览的美育作用向艺术专业的深度拓展。观众在参观艺术展览时产生审美疲劳,其原因之一是并未获得新的知识,因此,当艺术专业知识呈现出来时,需要既能满足观众智识的发展,又能通过专业深度的延伸增加艺术作品的“光晕”。三是增加艺术展览中的专业性工作坊,满足观众中的艺术专业从业者、艺术爱好者的需要,使艺术展览成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的重要社会美育场所。比如展览中会有艺术家的定期导览,或在公教项目中招募观众来体验作品中的特殊创作手法(如版画、雕塑、拓印),使其理解视觉效果的形成原理,体会艺术创作的技术门槛。
建构不同知识交织的社会美育尝试,是培养观众良好观看习惯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把观众从炫丽的展览打卡拍照中拉回,让艺术展览成为观众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代替的知识获取地。当观众的艺术专业知识不断增长,观众对原作的重视程度势必会增加,原作在此类观众心中的位置无可取代,参观也自然会从简单的打卡拍照向知识获取与分享转变。
以研究为核心,提升艺术展览高度
21世纪以来,“人人都是策展人”的说法甚嚣尘上,“策展人”职业的门槛几乎消失,导致展览水平良莠不齐,观众作为行业产品的接收者,并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去判断展览的学术水准,甚至无法区分哪些是艺术展览,哪些不是艺术展览。随着“网红”展览的增多,这样的情况变得更加糟糕,这已经不是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而是因更多没有艺术判断和学术方向的展览占据着公众的视线,让观众认为“艺术”不过如此。在此背景下,艺术展览更应该注重本体的强化,因为在众多展览中,艺术展览应该首先实现对艺术理念和视觉形式的充分展示,以此对视觉艺术的发展方向进行提示和引领。艺术作品是展览的核心,在注重艺术作品本体、艺术展览本体建设的同时,更应该加强艺术展览的高度和质量提升。

艺术展览的高度是由艺术展览及其展览中的作品所决定的,比起同时代普遍存在的艺术品,以代表同时代最高艺术水准的经典作品为展览主体显然更能实现艺术展览本体建设的目的。以美术馆为例,在艺术展览策划中有三个方面可以作为提高展览质量的尝试。一是加强美术史中经典作品的研究性展示,针对馆藏作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进行展示,如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的“人生若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展”;二是将研究与鉴定等幕后工作展览化,整理与挖掘本馆藏品,并将重要作品的研究与鉴定过程系统呈现,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以李叔同《半裸女像》为主展品的“芳草长亭:李叔同油画珍品研究展”;三是加强美术馆馆际合作、美术馆与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以弥补美术馆自身藏品不足或质量不高的情况,通过借展或联合办展的方式进行,如广东美术馆举办的“游艺东西:关良的风格史研究”展。目前来看,研究型展览可以呈现高水平的专业研究,也可以让观众更充分地体会到“艺术展”与其他类型展览的不同。研究型展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观众充分了解何为经典、为何经典,用当代语言来讲述主体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锐评】蓝庆伟|跨界语境下的艺术展览本体建设反思

2021年广东美术馆“游艺东西:关良的风格史研究”展览现场


经典作品构成的展览需要在提升展览质量的同时,加强此类高水平展览在观众中的引领性。公共教育活动是艺术展览中的重要手段,通过专业性的研讨会、论坛,普及性的讲座、导览,参与性的工作坊与互动活动,来加强经典作品、艺术展览的美学引领作用,培育观众良好的参观习惯。
在讨论艺术展览的可为的同时,其不可为也是不容忽视的。作为艺术展览主要开展场所的博物馆、美术馆有着其自身诚实性、真实性、责任性、独立性的道德约束,专业化运营是艺术展览的必要前提。在纷杂的展览时代,艺术展览不是复制品、仿制品的庇佑所,不是徒有艺术之名而无作品之实的替代性空间,更不应沦为商业的附庸。相反,林林总总的纷杂变化是要求艺术展览不断提升的提示。坚守艺术展览本体,通过延伸艺术展示宽度、拓展艺术专业深度、提升艺术展览高度等形式,来完成对艺术展览的提升和更新,既是手段也是目标,同时还是艺术展览不被替代的最好方式。

蓝庆伟  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艺术学博士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1年第12期)

本文内容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美术观察》微信公众号



请扫二维码
进入“北京美术观察杂志社”微店
订阅购买杂志



《美术观察》杂志

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管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A+)





如需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Q号:526891471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美术观察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7051.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