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
为什么豆瓣的评分这么权威“解决了”
出色的回答:
说到视听书评分,可信度最强的APP是豆瓣。影视上映前几天,豆瓣评分一定要搜。
没用过这个APP的网友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豆瓣的评分可信度这么强?
2004年,清华大学物理系,美国加州大学物理系博士,在IBM做顾问科学家毕业后创办豆瓣。
阿北深信,那种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事业和生活,不是他想要的。结果阿北毅然辞职回国。此时的阿北充满了理想主义和文学气息。
这就是阿拜创作豆瓣的初衷。不是为了盈利,只是为了搭建一个文艺的、崇高的、不妥协的理想化平台,志同道合的网友的精神家园。
一开始豆瓣是互联网的奇葩,页面干净,是国内优质网民的聚集地。一开始豆瓣用户都是人才济济,卧虎藏龙,在中国社交网络中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对于图书、电影、音频爱好者来说意义重大。
曾经豆瓣是文艺青年的精神家园。曾经豆瓣电影是网络上最好的电影推荐社区。在决定看某部电影之前,很多网友会率先查看电影的豆瓣评分和观影人的评论,很多网友都推荐斗友找高质量的书籍和视频。数据显示,网上公布的电影收视率、影评、资料,80%以上都是引用豆瓣电影。
豆瓣评分相对权威。因为豆瓣的初衷是做一个纯粹的书、影、声交流分享基地。最初的用户也是一小群文学爱好者。网络上大多数最客观的长期热评最早出现在豆瓣上,后来被其他平台转载,作为创作和影评的参考。2007年豆瓣用户达到100万,从未商业化。2011年,豆瓣在投资压力下开始寻求商业变现。2012年,豆瓣在众多应用的浪潮中逐渐商业化,但始终没有盈利。直到2015年才开始接近盈利水平。
豆瓣组,非常多元。爱好导向,涵盖消费、文化、娱乐、生活等多个方面。此外,还有很多小众兴趣和各种怪癖和爱好。豆瓣的豆友越来越多,全方位出圈。
2012年豆瓣日浏览量达到1.2亿。面对日益增多的日常活动,豆瓣进行了重组。书籍、电影和音频作为商业产品独立提取和运营。
2018年,随着《偶像练习生》初稿的播出,爱豆粉丝创建了各种娱乐八卦群,饭圈开始入侵,资本开始介入。团队成员混杂,真假难辨。这些群体的加入给豆瓣带来了流量,豆瓣的用户数量激增。然而豆瓣已经完全变味了。
饭圈的各种撕扯、炒作、爆料,让原本纯粹的领地变得一团糟,每隔几天就会被花式热搜。随着饭圈的介入,很多营销公司和互联网平台都开始关注这个平台。各种水军,各行各业的人,各种媒体,不同心智的用户纷纷涌入豆瓣。甚至还有豆瓣账号买卖的案例。
除了粉丝,随着水军产业链的形成,越来越多的营销公司加入阵营,豆瓣的评分标准也没有那么统一。为了控制舆论,流量明星用豆瓣刷分、搞话题、留水军号、交易账号等行为变得越来越普遍。从“精神家园”,到口碑一落千丈,直到“被下架”。追根溯源,很多娱乐八卦团体都脱不了干系。最著名的三大八卦团体,最初都是主张吃瓜,后来却极端尖酸刻薄,多次搬到其他平台。很有影响力。甚至引起了明星团队和我自己的注意。很多明星都有小号来挖掘自己的舆论信息。方正阿北说,理想状态是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没有矛盾。然而,毕竟流量和初心是无法平衡的。
12月9日,官方宣布爱回收、豆瓣、唱吧等106款应用被工信部下架。仅12月以来,豆瓣就遭遇了罚款、暂停整改、封群、禁止回复、豆瓣评分等事件。
豆瓣现在已经成为饭圈的集中营,每一部关于流量明星的影视剧上映,粉黑大战的序幕拉开,豆瓣评分严重两极分化。官方对排名规则的优化调整提出了明确要求。整顿“饭圈”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目标之一。豆瓣商业化后,相关评分引发了一些异常交易。包括粉丝刷单、账户交易和水军收费。
从精神家园到八卦产生的地方,再到负能量的“垃圾堆”,曾经的精神家园豆瓣已经面目全非。
虽然豆瓣存在一些问题,但它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中国互联网之一。让我们不断发现,什么是来自生活,什么是高于生活价值的。搭建一座与陌生人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边肖还是希望豆瓣早日走出困境。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7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