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何
2021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科技创新领域一再传来好消息。浙江科技创新力量不断彰显“大国”担当,为自力更生贡献力量。浙江科学家的精神和风范,在全社会掀起了参与创新的热潮。
近日,浙江日报、省科协联合我省部分科学院院士、专家、学者发起评选“2021年浙江十大科技事件”,充分展示了今年浙江在科技强省、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今天,记者盘点了我省部分年度科技成果,带大家领略了浙江过去一年的科技质量。
基础研究突破迷雾
纵观2021年全年浙江的基础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的两篇封面文章足以激励人们——。
你有没有想象过,在水深11000米的“地球第四极”马里亚纳海沟里,有这样一个近1100个大气压的白色“狮子鱼”机器人,展翅翱翔于深渊?
你有没有想象过神奇的显微镜可以突破光学衍射极限,清晰地看到单个分子在几纳米到几百纳米尺度的化学反应?
有人说,当科学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从1到100的前路就不再是看不见的迷雾。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进入新发展阶段,我省面临诸多“卡脖子”技术难题。深层次原因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研究有待加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迫切需要高水平基础研究的供给和支撑。
在创新人才建设、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重大平台、培养创新主体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左右,重要指标实现“六倍六提高”.今年年初我省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表述,让科技界人士兴奋不已,对基础研究的前景寄予厚望。
今年浙江省实验室阵容增加了——甬江实验室和瓯江实验室两个成员。此外,芷江、良渚、西湖、湖滨四个省级实验室已经投入运行。6个省级实验室已初具规模和格局。
富有浙江人文地理特色的省实验室名称背后,寄托着浙江创新发展的期待:“江河湖海”奔涌,创新浪潮高涨。“甬江”是全国首个聚焦新材料领域的省级实验室,“瓯江”为生命健康领域增添了高能级平台。截至目前,6个省级实验室已形成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基础研究队伍中的年轻人越来越显著。
3月,青年科学家、之江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李国瑞在《自然》成为封面文章《仿生深海软机器人》的第一作者。他曾告诉记者,2020年,他和团队前往南海进行实验,在海上漂流了多日,期间还遭遇了台风。
李国瑞回忆说:“船一直在随着波浪摇晃,人都晕了。台风过后,夜间海况好转,我们立即开始实验。凌晨3点,我们盯着主控室里的机器鱼,看着它成功地在海底的张仪里游来游去。那一刻,我们太激动了。虽然做科研有很多‘痛苦’,但是‘痛苦’之后的快乐是巨大的!”
“有必要打造一支规模庞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作为政策重点
钱学森、竺可桢、苏、屠呦呦、谭、这是一位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科学高峰的浙江名人,这也是一个刻在中国科技史上的名字。
5月,我省公布首批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钱学森故居、竺可桢故居暨竺可桢纪念馆、苏故居暨苏励志教育馆、屠呦呦故居、谭生命科学教育馆、故居、展览馆成为热门“打卡地”。
弘扬祖国爱国、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勇攀高峰、争当第一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聚智攻坚、团结协作的协作精神,甘当他人阶梯、回报他人、学习后世的教育精神.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奋斗,他们的成就,在浙江青年学生心中树立了精神坐标。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可以在科技界营造超越物质利益的高层次精神追求氛围,倡导‘正能量’,强调科技工作者要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科技创新热情。这对浙江建设科技强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浙江大学哲学教授张莉说。
11月,我省阮永斌、
徐世烺、郑津洋、高翔、喻景权等五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在他们身上,胸怀“国之大者”的科学家精神焕发出光芒,不断鼓舞着后学奔着国家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攻关。
阮勇斌加盟浙大后便参与到求是数学班培养方案的调整。他说:“课程体系的现代化,是培养未来人才的第一步。”这其中不仅有课程内容的迭代升级,他还通过在二年级阶段实行导师制,让本科生更早进入科学研究,系统谋划了一个学生四年成长的体系。
高翔作为岑可法院士领衔的浙大能源清洁利用创新团队的一员,多年来一直强调抱团发展的重要性。当选院士后,他依然重视团队协作:“我们做工科的,团队对于个人的发展特别关键,只有互相支持、互相补位,才能干得了大事、干得成大事。”
喻景权在上世纪90年代放弃在日本的30多万日元月薪(折合当时汇率人民币3万多元),毅然选择乐在浙大蹬着自行车、领着一个月400多块钱工资的日子。他克服重重困难开展科研工作,深深地扎根在祖国的广袤田野上。
……
民族百年复兴路上,中国科学家传承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践行科学救国、报国、兴国、强国的初心理想,爱国始终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标签。
10月,本报“趣玩”活动联合省科协“双千助力双减”工作,一封书信飘过千里,邀请运载火箭与航天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走进杭州市三墩中学,讲述自己成才报国的故事。
一个“80后”老人、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从牛背上走下来的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这样介绍自己。生于国家危难之时,爱国于他而言是天经地义,国家的发展也成就了他个人的理想。龙乐豪告诉同学们:“在科学研究中,遇到困难是很常见的,而责任与信心始终支撑着我们,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后就是成功。”
听完讲座,中学生汪晨启激动地说:“祖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是科学家们不为人知的辛勤付出,他们在研究中不屈不挠的科学家精神,将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激励我勇往直前。”
自此,“趣玩”活动打响了“院士进校园”的名片,在学生心中栽下科学的种子,静待小苗长成大树,成为支撑祖国创新事业的栋梁之材。
2021年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
科技盛会打通壁障
今年,科技盛会海纳百川的人才动员效应,在浙江体现得淋漓尽致。
6月15日,从嵌入式CPU到人工智能诊疗,从原子级存储器到超级稻品种……共有299项科技成果(项目)亮相浙江省科技奖励大会,三大科创高地成果丰硕,“黑科技”涵盖各个领域,成绩格外抢眼。
遍观获奖榜单,创新、攻克、引领、首次等词语被屡次提及,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代表的创新力量,正从全球范围内集聚创新资源和人才合力,从实验室向生产线汇聚,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一批创新策源地正在全省域范围内形成。城西、甬江、环大罗山、浙中等科创大走廊带勾勒出浙江科创的基本轮廓,8个国家高新区覆盖地方高精尖技术力量,创新共同体在微观层面连结产学研合作。
助力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浙江科技发展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在时隔五年再次召开的全省农业科技大会上,我省定下“农业科技创新强省”的新目标,解答了未来五年农业科技“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一个以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产业技术研发人才、科技创业人才、乡村振兴科技人才、青年科学家等的“六大引培行动”等为基础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形成。
科技型农业企业家和职业农民被纳入科技人才培养通道。报告提出,要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的培训提升,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科技型农业企业家;推动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等在基层创新创业,培养一批有梦想、有技艺、有创意、有韧性、有吃苦精神的科技型职业农民。可以说是“三农”人才库,类型全面处处有。
11月召开的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汇聚了13位诺奖级世界顶尖科学家、118名国内外院士、千余名青年科学家。在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讲了个小故事:“小狮子们问妈妈:前途在哪里?妈妈说:前途就在尾巴上。于是,一头狮子就地打圈,不停地追赶自己的尾巴,得到原点,失去的是前方;另一头狮子认为希望在别人的尾巴上,一直在后面跟着跑,有前途却只能在别人后头;第三头狮子则四处奔跑,勇往直前,将自己的前途和希望带给别人。”
“培养青年人才就是要打破常规、与众不同。”借樊代明的话说,创新难,做原始创新更难。新的一年,浙江科技想做出大成绩,做出大贡献,还是得包容科学家的“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让一切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7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