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
成都别名“精华”
出色的回答:
提起成都的别称,你可能对荣成、晋城、金冠城、韶城比较熟悉。历史上,成都曾被称为“龟城”、“南京”、“西京”。这些奇怪的“绰号”是怎么来的?听袁廷栋详细解释。
作者简介
袁廷栋,1940年12月生于四川绵竹,著名巴蜀文化学者。196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研究生。长期在出版社做编辑,1994年成为自由主义文化人士。已出版作品30余种,主要有三部曲《张献忠传论》、《话说四川》、《巴蜀文化》、《锦绣成都》、《巴蜀文化志》、《古代职官漫话》、《大决战》、《史记》等。
建立一个平滑的地形以避免洪水。
在中国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中,成都是唯一一个“城址未迁,城市名未改”的古都,说明成都有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是为什么呢?袁廷栋说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对周边高地有较强的辐射作用。祖先为我们选择了最好的家,两江环绕,有水有交通。同时,它位于平原的中心,土地肥沃,农产品丰富。
第二,成都主城到郫县的区域,北比金堂,南比新津高40多米。“就是这40多米的高差,让我们在夏天的大雨下很难排水,它流向北方的金堂,南方的新津,保护我们免受洪水的侵袭。”
就这样,我们的祖先再也没有搬过家,因为有水可以用,不会被淹。从金沙遗址,再往南的十二桥遗址,到指挥街遗址圈,是我们祖先生活了3000年的地方,至今仍属于成都的中心。
得名于古蜀语
有人认为成都之名源于古代舜帝“一年聚,两年成城,三年成成都”的故事,曾见于《庄子》1010101《吕氏春秋》等古籍。
对此,袁廷栋并不认同。他认为这句话是对城市崛起过程的解释,而不是对成都的命名。更重要的是,在战国之前,成都还处于古树文化占据通知地位的时期,尚未融入中原文化,人们不会说中原语言——汉语。不会说中文,不会用汉字,怎么用中文和汉字给自己取名“成都”?
汉代的成都城
“成都这个名字应该是来源于古蜀人的语言。”袁廷栋说,古蜀人是迪强的后裔。在他们的语言中,“都”是指地方和地区,而“成”和“蜀”的古音是相通的,这意味着来自山区和高原地区的人。因此,“成”和“都”都是战国后期中原文化影响后用汉字书写的古蜀语,其本义应为“蜀人居住之地”或“山人居住之地”。“但这种音译汉语是一种高级音译汉语写法,来源于古蜀的读音,照顾了汉字的意思。”
成都历史上的“别名”
别名1:桂城
在古代,成都有一个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绰号,叫做“桂城”。
汉魏初《搜神记》年,记载了一个传说:秦统一巴蜀后,张仪主持在成都建城。修建城墙时,很难一次建成、修复和倒塌。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只乌龟,于是人们顺着这只乌龟爬行的轨迹,仿佛乌龟爬的时候墙不会塌,于是我们的祖先就根据乌龟爬的这个“圈”打下了筑墙的基础。乌龟从哪里离开的?相传是今天的青石桥,所以青石桥以前的别名也叫“桂花桥”。
唐代诗人荣玉在诗《成都暮雨秋》中写道:“龟城九月黄昏,愁人闲草堂”,直到清代著名诗人王渔洋《金方伯邀游浣花溪》写道:“人过蚕城,新月去龟城”。
俯瞰成都古城,它看起来像一只乌龟。
成都的地形不好。过去,那里有很多水,土地是湿的。为了把城墙固定牢固,我们选择了一个好地方来固定地基。古老的神话反映了历史,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在建造成都的时候,并没有追求形式上的方方正正,而是选择了最好的地基来建造一堵不容易倒塌的墙,就像乌龟的形状一样。这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因地制宜。
别名2:南京
李白的诗《上皇西巡南京歌》写道:“金卓清江湾刘莉,云帆龙阁下扬州。北方虽有林园,南京却有散花楼。”这里的“锦江”、“三花楼”都在成都,“南京”指的是成都。
李白的诗书影子
唐朝有一个规矩,皇帝离开都城长安,到其他地方短暂停留,这就是所谓的“北京”。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难成都,故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称“南京”。
民间传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南逃。到达成都前,他在天惠镇(今成都市金牛区天惠镇)勒马。天惠镇之所以得名于此,是因为这里是皇帝回马的地方。袁廷栋说:“在这里我想纠正这个错误信息。“唐玄宗实际上去了成都,在那里呆了一段时间。天惠镇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有一座山叫天惠山,后来就变成了天惠山。”
别名3:西京
明朝末年,张农民军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成都建都时称之为“西京”。由于时间短,用户少,很快就被遗忘了。然而,当时在成都铸造的“大Xi鲍彤”和“Xi王上公”硬币仍在民间收藏家中流传。
(综合新城快线、书香成都悦星地铁;根据图《成都街巷志》[新版本])
来源:先锋成都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