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在的大学高校存在什么问题?
近年来,中国大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当然也存在各种问题。从学校发展的角度,谈谈地方本科院校存在的问题。
一是多数地方本科院校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高校发展。以黑龙江为例,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来自两大部分:一是按照每个学生当地财政拨款,目前一个学生1.2万元;然后是学费收入,除了艺术类专业,基本在4000-6000左右。
然后是一些特殊的金融项目,如*工程师培训计划、中央和地方共建项目等。这些项目需要申请,资金多少不一,对于学校资金来说也是九牛一毛。
但是学校的支出很大,比如人员支出基本在50% ~ 70%左右;还有水、电、暖、物业、保安等支出,维持学校正常运转。那么学校还是需要人才引进、科研支撑、专业发展等等。入不敷出真的很难。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困难,人才流失严重。以黑龙江地方本科院校为例。近年来,人才流失严重。一般来说,具有一定学术造诣和科研能力的医生、教授及其团队都会流失。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这部分人才基本流向发达地区,吸引他们的大致是待遇、地理环境、发展空间等等。由于大量流失,高水平的师资力量薄弱,最终培养出来的团队被浪费了。
三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近年来,随着国际工程专业认证的发展,大多数理工科大学都在开展工程专业认证。从学校到老师,学生们都在转变观念,用工程认证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基本上已经从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工程认证的理念。具体有三种思路:结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
但是,由于思维惯性,仍然有很多老师不能及时转变观念,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潮流。导致学生上课不愿意听课,出勤率和出勤率普遍下降,尤其是考试课,课堂教学场景尴尬。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问题。作为大学管理者,他们在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仍然需要解决。也希望社会各界给予高校一定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努力发展大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
一家人的话仅供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
二、中国当下的教育困境有哪些?
对于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很深的理解,但还是想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拿上面的问题来说:
应试之所以比能力培养更重要,是因为这是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共识。由于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不足,各阶层都认为教育应该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存在的。而各种社会需求在衡量人才时往往以形式主义为主,比如重视学历(学历、证书、考核结果等)。)而忽略了实践能力。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它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以人为本”,而不仅仅是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
之所以重视知识的积累而不是美德的建立,是因为高考模式仍然是当前教育的指挥棒。既然高考是决定教育质量的考试,只在高考中走在前列的学校和家庭自然会把精力放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而忽略了品行教育。看看现在的孩子。从小学阶段开始,他们就开始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比如英语、语文阅读、写作、奥数等等。父母期望孩子成为天才,从小就逼迫孩子努力学习,“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导致人为的无序教育竞争。*之后,孩子会受到伤害,我们国家的未来也会失去。其实人才的定义要从德行方面来衡量:爱国、诚信、努力,能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才是人才。目前,我们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才培养方式陈旧,缺乏正确的教育评价体系。这也是国内教育的主要困境之一。
事实上,除了以上几点,我国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长期忽视职业教育、各省市地区学校发展不平衡等。走出目前的教育困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任重而道远。
三、如何看待民办高校发展困局?
谢谢你邀请我!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史悠久,相对成熟。与此同时,经过几轮优胜劣汰的洗牌,很多大学已经被淘汰。
多民办高校,留下了一部分较为优质的民办高校。然而,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系的不断规范以及人们对高校认知等思想观念的固化,社会普遍对民办高校是持反感、排斥和拒绝的态度,这些使得民办高校生源少、资金难、师资弱等困局再次袭来,如果不采取相应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突围,对民办高校的冲击确实是毁灭性的。
下面,我将从民办高校的内涵外延、现状困局以及原因措施等方面来具体详细地阐述:
一、民办高校的内涵外延:民办是核心、盈利是目的。
民办高校的核心是民办。无论从学校的资金筹集,学校的基础设施,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教学管理,学校师资力量等等,都是由民办力量自行解决,因为民办力量总是有限,又无法跟公办高校的运行机制相比拟,所以使得民办高校具有天然的弱势。
民办高校的目的绝大多数是盈利性。现今,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目的主要有盈利性和公益性两种,但大部分民办高校都是以盈利性为目的,打着学校的名义,但实质却是公司和企业,其*终目的就是赚钱,办学运行只是其手段而已。
民办高校*常见的表现形式是独立院校。现在,我国的民办高校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三本独立院校,当然也有的做的比较大的本科民办大学,民办专科的主要是一些技术学院,无论是哪种表现形式的民办高校,其目的都是不变的,甚*有许多民办高校打着校企合作、和外国合作的名义大肆吸血。
二、民办高校的*大的困局:生源少,师资弱,资金难。
生源少。我们知道,生源是学校的生命线,没有生源,学校就陷入到*大的困境,甚*面临死亡和倒闭的风险。现在许多家长和学生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实际行动都在排斥、拒绝进入民办高校,除非迫不得已,分数不够,又不想再复读,所以勉为其难,无奈读个民办高校,这就使得民办高校的生源少,生源质量低。
费用高。家长和毕业生会有拒绝进入民办高校这种思想,是有原因的,*大的原因就是民办高校的费用太高,当然,还有民办高校运行质量堪忧的原因。民办高校首先需要自身独立运行,费用都是来自民办力量自行筹集解决,在这个运行发展的基础上还需要实现盈利,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费用*后肯定都落在了学生和家长头上,民办高校费用奇高,这就再自然不过了,*关键的是,在上学的过程中,有的民办院校还会进行中途乱收费,这是家长们*为担忧和害怕的。
师资弱。家长和学生都不愿意进入民办高校就读,许多教师自然也不愿意进入民办高校从教,虽然民办高校会开出高额的工资待遇,但依然没有什么很大诱惑力。这和进入公办院校从教拿上铁饭碗的思想观念有关,除此之外,还有就是民办高校的自身的福利保障和培训机制等确实有诸多不规范的地方。
三、造成民办高校困局的原因。
财政。我们知道,民办高校的资金运转都是需要民办力量自己解决,政府财政投入非常少,甚*没有,那么当生源遭遇困难时,这就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的正常运转,如果还筹集不到资金,直接就会让民办高校陷入到困境之局。
政策。不可否认的是,国家对民办高校确有政策,但更肯定的事实是,公办高校以绝对的优势碾压民办高校,*大的体现就是政策的倾斜,无论是财政支出、学术支持、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师资力量等等,都很大程度强过民办高校。
自身。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校园文化等不够规范,*原因,在于自身的不足,令学生和家长心生担忧和不相信的*原因也是由于自身盈利性太过强烈的同时却没有做好应当本分教学管理的工作,这些,使得民办院校的运行难,陷入困局。
四、民办高校的困局:既是风险又是契机。
民办高校的这些困局,必然会带来所有民办高校的重新洗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对于质量较低的民办高校而言,存在着被淘汰和死亡的风险,然而对于那些一心一意做好办学的民办高校,却是做大做强的绝佳契机。
同时,我们还需要认清一点的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特别是在这种激烈竞争的困局之中,如果以困局当做民办高校的原动力,倒逼自身不断完善创新,不断走出一条适合社会、有利家长和学生、又实现自身盈利的全新办学路子,那就是*大的契机,以此,不仅会使自身走出困境,而且还能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标杆。
五、民办高校应主动提升内涵,走出困局。
那么,在这样一种困局之中,民办高校的出路在何方,又该如何走出困局呢。
我认为:致力于学校内涵建设是走出困局的根本举措和*出路。
民办高校的目的。是盈利性为主,这个没错,但我们知道,哪怕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盈利,他们会把对客户的服务和质量做到*,这样才是生存发展的根本举措。
民办高校亦然如此。只有把自身的内涵建设做得*,才能更好的发展,应该致力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师资引进和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上,只有自身的质量不断提升了,才能引来凤凰栖息,也才能让学生和家长满意及肯定,如此,生源就不请自来了,有了生源,又有了内涵质量,何愁学校不兴呢!
总结:民办高校经历了几轮冲击,确实淘汰死亡了许多,但生存下来的,都是师资力量、校园文化、教学管理等都很优质的民办高校。
不过值得提出的是,许多民办高校在做大做强之后,都会选择把高校“变公”,就是把民办高校贡献给政府,由政府主管,变“民办”为公办,这既保护了学校,又有利于学校的长远生存和发展,同时,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也将持续加大。这也未尝不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方法举措。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8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