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处罚:家人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带走,你该怎么办?

一、如果某天你的家人被突然带走,你该怎么办?
碰到这种情况,通常会让人感到心慌意乱,手足无措。有的人会急于跑到公安机关了解案情,但因为这个时候正处于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往往得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有的人因为本身家庭关系差,漠不关心或听之任之或者被带走的人本身在当地没有亲友,等你们得到消息时往往他已经被羁押了一段时间。还有的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认识很多人,四处打探并寄希望于通过关系将人保出来,这是危险且不切实际的。现实中,因为病急乱投医,盲目相信所谓熟人关系,被骗取财物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个时候你最好先确定你的家人确实是被公安机关带走了,你可以通过现场询问或者打110求助的方式,核实办案民警的身份,这样就能知道你的家人会被带到哪里去。你可以到上述地点,了解家人被带走的原因,是涉嫌违法还是犯罪,还是作为证人调查?也可以在征求承办民警同意后,给家人送些食物等,如果你事先了解其所涉罪行的,也可以申请去给家人做思想工作,让他如实交代以争取从宽处理。
如果你的家人被刑事拘留的,公安机关会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你们,这时候你就能知道家人被关在什么地方?涉嫌什么罪名了?在征得承办民警同意后,你可以给家人送些衣物和生活费,让他带到看守所去,但是注意衣物不要带有铁扣、拉链或者绳子,当然你也可以在家人被羁押后,再到看守所送衣物和生活费,现在有的地方生活费可以通过网上转账的形式办理。
 
二、家人被刑事拘留后,你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他?
家人一旦被羁押,你想见他属于人之常情,但是法律规定在看守所羁押期间,你是不能和他通信和会见的,只有律师才可以。如果你确实需要转达关切之意,可以通过律师转达。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聘请了律师,你也不能够要求律师去转达涉及案情的内容,有的人会自以为是的认为既然找了律师,就可以带任何话给家人,比如要求他什么都不要说,或者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这样做不仅不是在帮助他,自己也有可能触犯法律,作为律师也是有违律师职业规定的。
如果家人被刑拘了,说明他存在被追究刑事责任甚至判刑的巨大风险,建议你及时咨询律师,并委托专业律师介入,为你们提供法律服务,以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可以通过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案情,让他在里面知道你们在关心他,缓解他焦虑的情绪;律师也可以通过与办案机关的沟通,及时提交证据和辩护意见,比如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对办案机关的违法违规行为提出申诉和控告等,在合理范围内为你们争取最大的利益。

三、家人被扣押的物品,你是否可以要求退还?
公安机关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时一般都会将嫌疑人的随身物品,包括现金、首饰、手机、电脑、车辆等一并扣押。如果查明扣押物品确实与案件无关的,要在三日内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并予以退还。所以一般情况下,如果公安机关向你们直接送达刑拘通知书时会把犯罪嫌疑人无关的随身物品交给你们。如果公安机关无故扣押且不退还的,家人可以委托律师进行申诉。
公安机关可能也会对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进行冻结,期限一般为六个月。对于冻结的存款、汇款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通知原银行、其他金融机构、邮电部门解除冻结,并通知被冻结存款、汇款的所有人。如果公安机关超过期限或者无故冻结的,本人及家人可以进行申诉。

四、家人被刑事拘留,是不是能够取保候审?
首先刑事案件的一般流程:公安侦查阶段(刑拘7天/30天后提请逮捕、逮捕后羁押一般2至7个月),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一般1个月、退补最多两次、每次2个月),法院审判阶段(一般1至3个月、重大案件再延长3个月),所以一般刑事案件要经过5至8个月才能判决,如果人员众多或案情复杂的案件,时间会更长。
申请取保候审的四个法定条件:(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本人、家人可以委托辩护律师申请取保候审,是否同意由公安机关决定。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才能取保候审,累犯和重大案件不能办理,团伙案件很难办理。
取保候审最佳时机:一旦家人被刑事拘留,不建议你马上向公安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最好在公安机关提请检察院批捕前一周左右提出,因为这个时间段,承办人员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调查取证基本结束,不论是否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公安机关都会予以书面答复。
如果公安机关不批准取保候审,那么尽快向检察院提出不予批准逮捕的申请,因为一旦批捕的,之后再申请取保难度很大,建议有条件的在刑事拘留阶段就聘请律师,代为申请取保候审。

如有不同观点和建议,可与我联系。

徐强律师13818830452(微信同号)

E-mail:xuqaluy@163.com

知乎账号:可以搜索Martin Xu(律师律师事务所)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听法评茶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8533.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