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
贴一、二、低、三是什么意思“干货”?
出色的回答:
(本文首发于“刘润”公众账号,订阅“刘润”公众账号,获得230万读者洞察商业本质)
能力要高到天上,姿势要低到地上。
(这个分享来自进化岛社区的日常分享。)
— 1 —
自污染
前几天,进化岛社区的一个同学问了我一个问题:
润总,我总是很在意别人的意见,竞争对手的意见,外界的评论,严重的内耗。我对此感到非常不安。我该怎么办?
我说,这其实是一个自我评价体系的问题。我和大家分享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自我污染”。
2006年我写了《出租司机给我上的MBA课》,铺天盖地。
很多人说你在瞎编,说你无知,说你别有用心。
这个故事写得很好,但缺乏常识,太假了。
舆论漩涡的中心,四面八方都是误解。
我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其实是对你自我评价体系的一个考验。
如果你根据别人的反馈来判断自己,会很痛苦。你总是想解释。
两个人还能解释,几十个或者几百万人误会你骂你。你怎么解释?
这个时候,如果你用自己内心的价值观来评价自己,就会瞬间看不起误会。
他们说什么是他们的事。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是向后兼容,克制纠正他人的欲望。
“嗯,你说的没错。”
我对自己的看法只和我认同的价值观有关。
这是一个困难的练习。
但是如果是炼成的,你真的会看不起。
除了用内心认同的价值观来评价自己,还应该学会“蹭地板”。
你知道为什么我从来不在朋友圈和微博里维护我所谓的“崇高”形象吗?
为什么呢?
因为“君子自污”。
什么叫“君子自污”?
如果你一身白出门,总有人忍不住往你身上泼脏水。
充满恶意。
人们不相信“无瑕”,或者受不了别人的无瑕。
其实不是。
然后呢?
出门前,给自己泼点脏水。
这样,人们看到你会笑,但恶意会完全消失。
你可能会想,这有什么意义?
他又脏又自脏,他们不都脏吗?
“脏”不重要。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干净的东西。
重要的是你是用“别人的肮脏”来邀约恶意,还是用“自己的肮脏”来邀约善意。
学会自我污染就够了吗?还不够。
你也应该明白“思考视角”的重要性。
— 2 —
思维视角
第二个关键词是“思维视角”。
什么是“思维视角”?
你带着星巴克走在路上。
一个人走过来看见了,突然眼神里流露出不屑。
你可能知道他的意思:
唉,现在的人太虚荣了,一拿着星巴克就觉得很爽。
喝星巴克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别人知道自己喝的是星巴克。
继续,你会遇到你的商业朋友。
他看到你拿星巴克很惊讶,但他什么也没说。
你大概知道他的意思:唉,你真节俭,还在喝星巴克。
可以长期喝精品咖啡,现在还在喝这种受欢迎的咖啡。这并不特别。
所以,影响力并不能带来品味。
同样的事实,两种观点,为什么?
这就是“思维视角”的问题。
对于第一个人,他仰望星巴克,所以他认为普通人是在假装喝星巴克。
对于第二个人,他俯瞰星巴克,所以他认为有影响力的人喝星巴克并不重要。
真相呢?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真相。
或者你不想相信真相,但我喜欢喝。
而像这两个字,在第一人称的耳朵里,就等于“假装”。
在第二个人的耳朵里,意思是“不注意”。
我再举一个例子。
周日早上,在地铁上。乘客们静静地坐着。
这时来了一个带着几个孩子的男人。
孩子们一上来,就跑来跑去胡闹,那人坐下来,好像没看见似的。大家都很不满意。
最后,你忍不住了,对他说:
老师,你能控制你的孩子吗?故事讲到这里就停下来。
扪心自问:你最不能忍受的思维模式是什么?
每个熊海子的背后都有熊家长吗?
那人抬起眼睛看你,仿佛如梦方醒,低声道:
是的,我想是时候控制他们了。他们的母亲一小时前刚刚去世,我们刚出院。我不知所措,孩子们也是。
这不是一个故事。这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斯蒂芬柯维的亲身经历。
《七个习惯》卖了近3000万册,斯蒂芬也被评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25人之一。
斯蒂芬说,你能想象我当时的感受吗?我瞬间失去了愤怒,非常自责,感到同情和怜悯:
啊,你妻子刚刚去世了?我很抱歉!能为你做什么?
讲这两个故事告诉你,有时候,错的不是世界,而是你理解世界的思维模式。
遇到不如意的人和事,普通人可能会选择抱怨和不理解,特别注重外在的评价和眼光。
最优秀的人呢?
他们不会的
随意评判别人,他们不需要别人照顾情绪,更不会在意他人的看法。
他们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他到底为什么这么说?他到底为什么这么做?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我怎么认为不重要。你开心就好。你是对的。
顶级优秀的人会选择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
每个人,都在以他的理解和经历,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然后再用这个思维模式,理解这个世界。
因为思维模式的不同,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做,效果会截然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说:
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而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
顶级优秀的人,和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就在于他们的思维模式,完全不同。
换种思维视角看世界,也许你会豁然开朗。
— 3 —
姿态要低到地底
第三个关键词,是“姿态“。
我曾经给办公室的同事们分享过一个观点:
“能力要高到天上,姿态要低到地底。“
我们是怎么待人接物的?
能力上要把自己做成甲方,而态度上要让自己成为乙方。
什么意思?
我经常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甲方乙方,只有交易的双方。
拥有稀缺能力的一方,就是强势的一方。
我们做培训、咨询、商务等等,虽然我们都是乙方,但是我要求所有的小伙伴,在能力上必须把自己做成甲方。
就是你的能力必须非常强,你的交付必须远超对方的预期。
但是在态度上,千万不要真的把自己当甲方。
能力要高到天上,但是姿态要低到地底。
什么叫“姿态要低到地底”?
比如,当我们有一件事,因为战略选择的原因,因为价值观的原因,无法跟对方合作时,千万不要高高在上地说:“对不起,我们不干这事儿”。
而要说:“真的特别抱歉,目前我们的资源还不够干这件事儿,以后如果我们有能力做,我们会第一时间找您合作。”
这是姿态。姿态一定要放得足够低。
在跟客户沟通的时候,要尽一切努力让对方感受到,你在他身上花费了全部的注意力,让他能够感受到热情和真诚,以及你足够的谦卑。
不能让任何一个人觉得你很傲慢。
能力要高到天上,姿态要低到地底。
这是我们待人接物的价值观。
姿态低到地底,看上去是把自己踩在地板上磨擦。
凭什么,有必要吗?有必要。
因为“能力要高到天上,姿态要低到地底”,
这样,你才可以看淡外界的评价,
用自己内心认同的价值观来评价自己,瞬间看淡所有误解。
最后的话
一个山沟里生活的孩子,问村里的大人,山的那边是什么?
大人们告诉他:
山的那边还是山。
孩子不相信,爬过了一座山,是山, 爬过了第二座山,果然还是山, 但就在他爬过第三座山后, 孩子看到了大海。
原来,村里的人从没试图爬过第三座山。
对于一只从小生活在苹果里的虫子来说,世界是由苹果构成的,苹果之外的都是盲区。
但是,苹果就是真实世界的大小吗?
你非常清楚,并不是。
真实世界,远比一个苹果大的多,也复杂的多。
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世界本来的面目, 我们所认识的只是我们认识中的世界而已。
如果你把外界的声音当做你的真实世界,确信外界的评价对你的绝对影响,一举一动都被外界的牵制。
那么,你根本就没有办法接受对方的任何否定,永远无法完整地看到事物的整体。
顶级优秀的人,和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就在于他们的思维模式,完全不同。
能力要高到天上,姿态要低到地底。
用自污对待自己,用微笑对待别人。
<!--
图说天下
-->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8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