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表现为左下腹部疼痛不适,排便功能出现紊乱,经常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常见腹泻或排气后腹痛多缓解,多伴有腹胀、纳呆、呃逆、心烦、失眠等消化不良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目前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常用的诊断标准为:
1.病程半年以上且近3个月来持续出现腹部不适或腹痛,并伴有下列特点中至少两项:1症状在排便后改善;2症状发生伴随排便次数改变;3症状发生伴随粪便性状改变。
2.以下症状不是诊断所必备,但属常见症状,这些症状越多越支持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1排便频率异常(每天排便>3次或每周<3次);3粪便性状异常(块状/硬便或稀水样便);3粪便排出过程异常(费力、急迫感、排便不尽感);4黏液便;5胃肠胀气或腹部膨胀感。
中医学没有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名,根据临床证候,中医常把该病归属于“泄泻、腹痛、滞下、休息痢、郁证”等病证范畴[1l。中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主要病因病机有饮食不节、外感时邪、情志失调加之素体阴虚或阳虚,致使脏腑气血失调,而出现气滞、血瘀、寒凝、湿阻、郁热等内生的一系列病理过程。肠易激综合征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多项研究显示中医对本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大多停留在疏肝健脾等传统治法上,更加缺乏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国际上同样只有少数中医药治疗本病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的总结报告。辩证分型治疗仍旧是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主流[2]。笔者经过多年临床诊疗经验,结合病患常伴有腹疼的疾病特点,将该病按以下六型辨证论治,常能获得满意疗效。
1.气机郁滞型:脘腹疼痛,胀满不舒,痛引两胁,时聚时散,攻窜不定,得嗳气、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药用柴胡、枳壳、香附、陈皮、芍药、甘草、川芎、炒延胡索、炒川楝子等。
2.瘀血阻滞型:腹痛如锥如刺,痛势较剧,腹内或有结块,痛处固定而拒按,经久不愈,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用少腹逐瘀汤和芍药甘草汤化裁。药用当归、川芎、白芍、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小茴香、肉桂、干姜、炙甘草等。
3.中脏虚寒型: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温喜按,喜热恶冷,得温则舒,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或休息后减轻,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胃纳不佳,大便溏薄,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3]。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方用小建中汤加减。药用桂枝、饴糖、生姜、大枣、芍药、甘草、炙黄芪、茯苓、人参、白术、吴茱萸、干姜、川椒、乌药等。
4.寒邪内阻型:腹痛急起,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尤甚,恶寒身楼,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自可,苔薄白,脉沉紧。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方用良附丸合理中汤化裁。药用高良姜、乌药、香附、陈皮、党参、干姜、炒白术、炙甘草等。
5.湿热下注型:腹部胀痛,得热痛增,遇冷则减,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治法:通利二便,清热除湿。方用葛根芩连汤和导赤散增损。药用葛根、黄芩、黄连、甘草、竹叶、木通、生地、白芍等。
6.寒热错杂型:腹中作痛或肠鸣腹泻,便下黏腻不畅,或夹泡沫,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烦闷不欲食,脘腹喜暖,口干[4],舌质红或淡红,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治法:平调寒热,益气和中。方用乌梅丸加减。药用乌梅、黄连、细辛、黄柏、炮姜、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吴茱萸、木香、陈皮、山楂、甘草等。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