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与冢虎,究竟谁更胜一筹?
大家经常对比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军事能力,那么单纯从战场表现看,卧龙与冢虎,究竟谁更胜一筹?
克日擒孟达——司马懿兵贵神速0:1
诸葛亮策反孟达以后,司马懿只用了一个月不到时间就擒斩孟达。平定叛乱。而诸葛亮延误最佳救援时机,迟迟没有出兵响应孟达。这一局,司马懿胜。
上邽割麦——诸葛亮调虎离山1:1
诸葛亮假装攻击祁山,吸引司马懿主力救援祁山。大军却前往上邽打败郭淮,夺取陇西小麦。这一局,诸葛亮胜。
卤城之战——史书中记载的矛盾2:1
关于卤城之战的结果,史书中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晋书说司马懿大获全胜,资治通鉴和汉晋春秋说诸葛亮大获全胜。而惜墨如金的三国志对于卤城之战直接没有记载。那么究竟哪种记载是真实的呢?笔者认为应该结合整个战役来分析。卤城之战以后是诸葛亮射杀张郃的木门之战。三国志也明确记载了诸葛亮粮尽撤退以后,是在木门道射杀的张郃。那么问题来了,木门道在卤城东北方向。我们用反证法判断一下。假如卤城之战,诸葛亮一败涂地,那么诸葛亮应该向南方撤退,他是如何让张郃追击残兵到卤城东北方向的木门道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卤城之战,胜利的是诸葛亮。这一局,诸葛亮胜。
木门之战——诸葛亮射杀张郃3:1
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谥曰壮侯。——魏略
这一局的剧情比较简单。诸葛亮因为粮草问题被迫撤退。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诸葛亮。张郃认为兵法有言,包围城池要留下一条出路,撤退的军队不要贸然追击。可是司马懿依然强行要求张郃追击诸葛亮,最终在木门道中埋伏,被射杀。张郃作为魏国最后的五子良将,连诸葛亮都深为忌惮,就这样身死木门道,是魏国巨大的损失。这一局,诸葛亮胜。
北原阳遂之战——司马懿从善如流3:2
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逆击之。后数日,亮盛兵西行,诸将皆谓欲攻西围,淮独以为此见形于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遂耳。其夜果攻阳遂,有备不得上。——三国志
诸葛亮再次发动北伐,军队驻扎在五丈原。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如果勇敢,就应该东出武功。如果西上五丈原,那我军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郭淮却认为诸葛亮西上五丈原,对于魏国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诸葛亮可以从五丈原跨越渭水进入北原,连兵北山,断绝陇道,切断魏国与陇西地区的联系。当时众将包括司马懿本人在内都不认为诸葛亮会进攻北原,甚至认为就算进攻了也没多大事。只有郭淮发现了其中蹊跷。司马懿也知道从善如流的道理,采纳了郭淮的建议,派遣郭淮驻守北原。就这样让诸葛亮计失。后来诸葛亮又大军西向,其实是声东击西之计,准备吸引魏国主力西向却乘机夺取东边的阳遂。当时司马懿差点中计,准备西向对抗诸葛亮。又是郭淮识破了诸葛亮的计策,指出诸葛亮的真正目的是阳遂。就这样诸葛亮再一次计失。北原阳遂之战,虽然司马懿一度中计,但是能够从善如流,及时听从郭淮的正确建议,挫败了诸葛亮,所以这一局司马懿胜。
千里请战——影帝司马懿3:3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馀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杖节而到,贼不复出矣。”——资治通鉴
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渭滨对峙,汉军多次挑衅司马懿,可是司马懿就是固守不战。诸葛亮为了激司马懿应战,派遣使者以女子衣裳嘲讽司马懿畏战。司马懿没有生气,冷静的询问使者诸葛亮身体状况。得知诸葛亮身体状况很糟糕以后,上演了一场千里请战的好戏。而诸葛亮对司马懿无计可施,只能和司马懿继续对峙。不久以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司马懿终于拖死了诸葛亮,以最小的代价,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所以这一局司马懿胜。
诸葛亮虽然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但这是在蜀汉国力远远不如魏国的情况下,诸葛亮北伐兵力后勤都不如司马懿,依然能够保持不败,已经很了不起了。综述,诸葛亮和司马懿是棋逢对手的,大家认为呢?
参考文献:
《三国志》
《资治通鉴》
《魏略》
举报/反馈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5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