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
如何分析企业人均产值的“推荐集”
出色的回答:
项目的运营思路对于有兴趣投资产业数字化的投资者和拥有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希望找到B端需求的技术团队来说非常重要。
我个人的经验是先选择行业再投资团队,因为对于2B的生意来说,资源必须放在技术——之前——没有资源,再好的技术,也会很累。创业者千万不要有“我技术好,甲方肯定选我”的天真想法。
这里的资源包括人脉、经验和对行业的深刻理解。
更具体一点,我去年跟你聊过,文章已经调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张纸条。
至于如何选择行业,我一直用的是资源导向的“土办法”,就是选择自己知道的、有好资源的领域,然后挖掘需求,做出产品,找到领先的试点,然后复制下来。
完成一个行业后,寻找下一个逻辑相通的行业。
这里的“逻辑”,我一直用的是“机器替代、降本增效”的表述,但今天看到婺源资本副总裁周晓分享的方法论,觉得更简洁、更有启发性。我想与感兴趣的学生分享:
周晓表示,行业开始进入标准化、数字化只是阶段性的结果。
做前期投资,如何在行业进入这个阶段之前捕捉信号,锁定那些有变化潜力的行业进行重点观察,提前计算,提前布局,需要另一种方法论:人均产值和工资模型。
国家统计局将中国所有行业分为20个类别和220个子类别。周晓团队以人均产值为纵轴,人均工资为横轴,将这20个类别放入这个坐标系,得到了图1。然而,那些人均产值和人均工资较低的行业往往有一定的信息化或技术优化空间,以从结构上改变其成本利润模式。
如果我们打开左下角,用所有分散的点画一条回归线(图2),我们会发现,回归线以下的那些行业,属于人均产值低但人均工资高的行业,而这些行业是成本和利润矛盾相对尖锐的行业,需要我们重点观察,提前布局。
用这个思路来指导资源的选择和应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来源:婺源资本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51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