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
谷歌的“专家答案”是什么
出色的回答:
谷歌可能是世界上最令人惊叹的公司。虽然脸书也是在星空下做事,但其实远没有谷歌疯狂。谷歌聚集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单纯说这些人疯了肯定是不合适的,所以一定有一个内在的主线支持谷歌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
谷歌在做什么?
世界上最激进的科技公司谷歌最近进行了重组。总公司的名称现在改为字母。字母表里有各种各样的公司,如果不努力思考,他们根本不明白这家公司在做什么。只有回到人工智能可能对未来产生的巨大影响,才能更好地理解Alphabet Company的初衷。
现在字母表中的公司和产品如下:
答:安卓/AdSense /分析/Ara/AdMob /警报
博主/波士顿动力/书籍
c印花布/纸板/资本/隐形眼镜
驱动/深度思维/设计/双击
电子地球/快递
f光纤/光纤/航班/燃烧器/燃烧室/金融
g谷歌(duh)/Gmail/Glass/group
h-闲逛
I图像/入口/收件箱/邀请媒体
跳
k保留
本地/本地
m地图/我的业务/马卡尼
nNexus/News/Now/Nest
o优惠
pPlus/Play/Photos/Picasa/pix ate/Patents
问[ Nexus]问
r细化/重新调整
s搜索/自动驾驶汽车/购物/SageTV/stack driver/sky box/Skia/学者
翻译/探戈
统一资源定位符
v语音/风险/病毒总数/视频
w穿戴/钱包/网络工具包/翅膀
X谷歌X实验室
yYouTube
z-零号项目/扎加特
除了一般容易理解的各种软件产品,比如安卓、Gmail、Youtube、Blogger、Search等。还有特别令人惊喜的如Calico(医疗)、Nest(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和Boston Dynamics(机器人)。基本上,收购这些公司的投资是巨大的,动辄上亿美元,但正常情况下,我们看不到它们的关联,机器人和医疗真的什么都做不了。很多像波士顿动力这样的公司短期内看不到商业化的可能。像谷歌这样的公司聚集了地球上几乎最聪明的人。有些公司可能会冲动,但整体上做事情没有章法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那么它到底想做什么呢?
这需要切换到人工智能的角度。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真的构建一个超级大脑,这个超级大脑的应用会有差异,这可能体现在AlphaGo和人类玩Go,或者自动驾驶汽车等。但它实际上依赖于在算法、数据和基础设施方面非常相似的东西,而这个超级大脑的智能表现出明显的数据驱动特征——数据越多,它就越智能。这个时候,我们假设这家公司的领导是一群野心勃勃的人,他们在过去从这个野心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群人会怎么做?
首先,他们会利用自己的数据和基础设施优势,让智能达到别人达不到的水平。然后,他们会让这种智能体现在尽可能多的用户产品中。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他们可以不断获得第一手数据,这反过来又会提高智力水平。这是一个积极的反馈。如果最后只有一家公司,很可能就是这家公司。只要以上正反馈持续,这些公司的业务几乎可以覆盖所有领域。因为这家公司的业务是由超级智能驱动的,往往可以获得极高的边际利润,所以可以用投资和收购做很多事情。
从这个角度理解谷歌,会让它的很多行为更符合逻辑。字母表中的大多数公司和产品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比如它把一个热气球放在天上,就是让更多的人上网,让他们可以接入更多的终端设备;4亿美元收购DeepMind,因为你想买一个有天赋的团队,强化大脑;32亿美元收购Nest,是因为家族需要一个中心来系统地了解各种数据;无人驾驶是因为人类只有几个典型的高频终端,手机外还有车。制药公司可以看作是把超级大脑变成了医疗保健。
利润丰厚行业进行降落的一种尝试。
2016年3月爆出Google母公司Alphabet要出售波士顿动力的消息,网传这有多重原因比如:波士顿动力的成员不愿意接受公司的安排并入其它团队,公关团队觉得人形机器人有点吓人等。比较理性的分析则认为主要原因是Alphabet认为人形机器人这事有点早,至少还得10年才可能商用化。很多人根据后一点认为刚凭借AlphaGo赢了李世石而大出风头的DeepMind没准也危险了,因为这公司也看不到什么产出。但如果理解上面的思路,那就会发现,更可能的是Alphabet会根据端的成熟期来调整端上的业务布局,比如Nest、机器人、医疗项目、甚至无人驾驶汽车,但不太可能对做大脑那部分动什么手脚。因为大脑那部分是树根,根基不固整个大厦都可能会动摇。
少数人的游戏
理解了Alphabet的故事后,我们会很悲哀的发现智能驱动的产品是少数人玩的游戏,这和互联网乃至曾经的软件开发完全不同。
到现在为止中国IT行业历经三次变革:一次是因为电脑的普及,软件的兴起;一次是因为PC互联网的兴起;最后一次则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每次的主角不一样,登场的方式也不一样。
第一代软件英雄们大多是单打独斗,现在那一代人大多已经让出了舞台的中央位置。求伯君先生可以说是比较能代表那个时代的程序员,他几乎是一个人完成了DOS下的WPS。
求伯君先生的编程水平应该是极度高超的,这从小米CEO雷军先生的回忆上看出来:
1990年初,我在一个朋友那用了WPS汉卡,当时就被震住了。界面易用美观,更强的是打印结果可以先模拟显示出来。署名是香港金山公司求伯君,觉得这个“香港”软件写得真好。
那时候开发出一款获得广泛认同的产品就可以开创一番事业,在那个时代里,太多的人重复了这个故事,求伯君的WPS,王江民的KV300,鲍岳桥的UCDOS等等。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来了后故事略有不同,这工作开始于门户,但终结于BAT,当然这个行业带来的机会中有着一个巨大的长尾,所以很多创业型的小项目一样可以获得不错的成功,比如天气、万年历、小说、送餐、点评、打车、美甲、地图、家政、送水果等等。
在过去这两波浪潮里,开发出一款产品时也有技术门槛,但这门槛并不太高,尤其在各种平台和工具成熟之后,所以才有那么多团队能陆续开发出那么多比较成功的App。所以基本上可以认为软件时代、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是创意、运营、模式这些东西驱动的,而非技术驱动的。做这种产品也会考验技术能力,比如怎么处理多用户并发的问题,但门槛并不会高到让人望而生畏,至少在用户数由少变多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成长的机会。也正因此,它需要的资本量也没那么大,不用太多的钱就可以启动一个App的开发,只要把用户数做上去那就可以获得后续不断的融资。可以讲这基本上这是属于大众的浪潮。
但智能型的软件就麻烦很多,真想自己弄上来就要算法、数据、GPU。即使是Google等把这开源了,但想驾驭那些框架也需要理解机器学习的人,否则你没法针对垂直领域优化,而数据和GPU则会很耗钱。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很多传统的程序员搞不定这个行当,这无疑就树立了一个很高的门槛,但更讨厌的事情是智能本身往往不能直接创造太大价值,还要想办法落地。纯粹的把人工智能在软件上进行落地,即使是Google Photos也还不能算是非常成功,这也就意味着智能的落地往往需要整合软硬件。这并不难理解,单纯的做个聊天的程序如小冰就是没有整合到系统中的Siri或者Google Now用户价值大,虽然前者获取用户上会有一定优势。
一旦需要把智能整合到硬件里事情就变复杂了,需要有人搞操作系统,有人搞工业设计,可能还需要人搞声学,最后还需要搞定供应链。即使所有这些都搞定了,还不一定能卖出去。
如果真想做那种四处乱跑的机器人,那就还要更麻烦,因为你要比较清晰的感知环境,并进行分析处理,还要处理机械部分,让关节能够很好的减速并能用很多次。
智能产品的门槛就这样一步步垒高,每抬高一步,就过滤掉一部分人。我们不能否认极少的天才人物一个人就可以搞定很多事情,但是这不改变智能的时代只给少数人机会这一现实。国内过去这些年成长性比较好的公司,主要靠的并非技术而是对时机的把握、运营的强悍、产品细节的追求、网络效应等,但这些公司估计适应不了这种新游戏规则。这就好比清朝的状元本来擅长的是诗词歌赋,突然你让他经商,让他学会用互联网思维思考,那他估计是搞不定的。
所以说虽然智能的浪潮一样轰轰烈烈,但这注定是场少数人的游戏。有几个人创业可以开发一款App产品,又有几个人创业可以开发一款智能汽车!
在人工智能高度成熟,重构了生产方式后,个人生产一辆汽车其实是可能的,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小结
事情在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因为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摧毁可见的各种岗位,一方面这是一场少数人的游戏。与此同时如果科技的发展反倒让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贫穷,那就更加的滑稽。我们的社会究竟会走向哪里?
订阅号:zuomoshi(琢磨事)
<!--
图说天下
-->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5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