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李靓蕾在12月20日的长文中提到了“自恋型人格”,不确定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所以做了特别的探究。
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和许多心理学家的著作中有一个一致的解释,那就是自恋型人格往往是后天养育造成的。.
这种情况下,作为家长,要注意避免把孩子培养成自恋型人格,让他拥有健全的人格。
自恋型人格的特征
自恋型人格的人往往会进行错误归因,将责任转移到他人身上,通过伤害无辜的人而不是自我反省来引起社会的关注。
2010年,阿正某某在一所小学门口犯罪,不是因为孩子们和他一起放假,而是因为他的生活不尽人意,故意危害社会。
郑某某的工作并不顺利。他没有从自己的能力中寻找原因,而是责怪前任领导。感觉不好,不要从自己的路上去找原因,要怪一个曾经追求过的女生。
他们互相怀恨在心之后,就有针对性地制造事端,增加了社会压力,让人指责这两个人。
自恋型人格的人在发展亲密关系时,喜欢追求别人,却不知道如何拥有真正的关系。
追求别人的时候,通过赞美和迁就来取悦别人。但得到之后,我开始把自己的需求放在对方之上,试图改变对方,让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关系加深后,他开始贬低对方,用言语暴力、介绍第三者、离婚等方式伤害对方。
其实在亲密关系中,自恋型人格是受益者,但他并不欣赏对方,反而认为理所当然。他不记得别人的好,只记得别人犯的错。所以,很难有和谐长久的亲密关系。
可见,自恋型人格的人本身并不快乐,往往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00-1010自恋型人格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影响,产生错误的认知,很少培养。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已经成年,很难改变,所以特别有必要去理解。
过分溺爱:的父母视孩子为珍宝,想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支持,不能对孩子有任何委屈。当孩子有需求时,总能得到无限的满足。孩子习惯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之后,就会踏入社会,也希望别人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待他,给他想要的一切。
过度表扬:'s的父母把他们的孩子视为天才,并总是以他们为荣。即使孩子有一点点好的表现,他也会抓住机会夸奖“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漂亮”,这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喜欢听漂亮的话。
在关注度不够:也有一些孩子不是被宠坏了,而是被忽视了,比如父母关系不好或者离婚。当他们最需要关心的时候,他们得不到关注。孩子们意识到他们不能指望别人满足自己。他们只能靠自己。逐渐形成了“我爱我自己”的思想,遇到问题很容易独立。
ta-track="15">父母是自恋人格:有些父母本身就非常自恋,只关心自己,即使最亲密的孩子也排在自己之下。孩子的需求常常被忽视、羞辱或者攻击,孩子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模仿父母的行为,逐渐形成习惯。
如何避免养育一个自恋型人格的孩子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5岁之前的人生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
所以,我们最好在5岁之前做好一系列工作,防止孩子成为自恋型人格的人。
首先,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要自查自己是不是自恋,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他人,如果自己是自恋型人格,就要做出改变。俗话说,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自己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
把自己的一些问题列出来,写在一张纸上,回忆一下童年经历,是不是因为受到溺爱、过度表扬、被忽视等问题,而导致自己变得自恋。找出根源问题后,提醒自己不要再继续自恋。
学着去关心周围的人和自己的孩子,你很可能会收到很好的回报,当品尝到爱别人的好处后,会继续重复同样的行为。
其次,关爱但不溺爱孩子
无条件接纳孩子、关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责任,但是真正的爱孩子不是溺爱,而是有界限的爱。应该给孩子相应的关注、给孩子温暖、及时帮助孩子、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给孩子制定规则,让孩子遵守各种规则,比如孩子要东西时,每次只能要一个;要的东西,要能满足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要懂得和别人分享,不能吃独食。要有礼貌、要感恩等等。
如果孩子违反规则,有不道德的行为,要及时纠正,让孩子回到正确轨道。
最后,正确表扬孩子
只是用结果评判孩子,或者用虚假的语言表扬孩子,会让孩子自以为是,形成错误认知。
表扬孩子,要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真实评价。
比如,表扬孩子努力,让孩子知道结果是通过自身努力得来的,孩子就会更加努力。
比如,表扬孩子进步,让孩子知道自己还有更大发展空间,会更加进步。
孩子本来就处于成长发展中,就要用可持续的语言表扬孩子。
结语
自恋型人格,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孩子的未来的人际关系、事业发展,所以,一定要重视避开几个育儿误区,给孩子正确的教养,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获得一生幸福。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53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