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的原产地是哪个国家(白菜起源于哪里?)

大白菜的原产地是哪个国家(白菜起源于哪里?)  白菜很常见,南北方都有。特别是以前的北方农村,冬天的菜主要就是这个,多数人家都有存放,冬天早一顿晚一顿。其实不止是现代人对白菜这么依赖,古代人同样的依赖。但有个奇怪的地方在

  白菜很常见,南北方都有。特别是以前的北方农村,冬天的菜主要就是这个,多数人家都有存放,冬天早一顿晚一顿。

  其实不止是现代人对白菜这么依赖,古代人同样的依赖。但有个奇怪的地方在于,白菜这个名字是到宋朝时才出现的,如果我们看一些诗词的话,会发现宋朝的一些诗里才出现白菜,杨万里在自己押麻韵的五言律诗《菜圃》中这样写:

  此圃何其窄,于侬已自华。看人浇白菜,分水及黄花。霜熟天殊暖,风微旆亦斜。笑摩桃竹杖,何日拄还家。

  在宋以前则没有,诗词没有,古籍文献中也没有。那么我们就奇怪了,难道是宋朝才有的?

  肯定不会是这样,如果我们接着向上查的话,会发现一种名叫“菘”的菜,而这个菘,就是古时候的白菜。比如在唐朝李延寿的《南史·周颙传》中这样说:

  颙清贫寡欲,终日长蔬食,虽有妻子,独处山舍。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意思是周颙这个人有老婆有家,但却喜欢独居,文惠太子问他什么菜味道好,他说白菜、韭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宋以前叫“菘”,当然,为什么要叫菘,咱们下面会解释。

  南北朝沈约在自己押支韵的《行园诗》中这样写:

  初菘向堪把,时韭日离离。高梨有繁实,何减万年枝。

  那么,它究竟发源于哪里?都有什么传奇经历?又在什么时候改了名字?在古代的种植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关于起源方面,这个起源于我国是没有争议的,是我远古时期就存在于野地里的一种菜,很早就被先民们食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考古学家在西安半坡遗址一个陶罐中发现了最早的白菜籽,距今已经有六千年。

  这说明在我国远古时代,它就已经发挥出了自己的蔬菜价值。但同时,如果我们查阅文献的话,会发现记载出现得并不早,《诗经》里出现过疑似的记载,比如在《诗经·国风·邶风·谷风》中有这样的记载: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这里出现的这个“葑”很可疑,而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采摘曼青。但又会觉得这里记载语焉不详,不能确定就是白菜。这个“葑”字在古代其实并不是指一种菜,而是好几种菜的总称,里面有菘。

  佐证我们可以在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中找到,里面解释这个字是这样的:

  葑,须从也。从艸,封声。字亦作蘴、作菘。

  《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权威性是不用质疑的。

  种种迹象表明,白菜在远古时期就已经非常普通,因为普通,记载的条目并不多,我们再向下找的话,就到魏晋南北朝了,这也是为什么在上面说有明确的记载并不早的原因。

  像是一些别的菜,早在春秋战国、秦汉就有不少记录,而白菜除了在《诗经》中语焉不详的出现外,直接就跳到了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特别的诡异。一方面,这时期处于大乱,学者们动不动就谈虚论玄。但另一方面又出了很多名士,大多狂妄有才。这些人借志怪小说描写心中所想,所以这时期出了太多的志怪小说,甚至有些历史记载也用志怪笔记体来呈现。但另一方面,又出了不少的严肃科学书籍,比如《物理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最显著的特点还是大多数的东西都入志怪小说。不过要说明的是,在生活方面,水果入志怪小说的最多,蔬菜类的很少见,比如白菜就没有。蔬菜大多出现在一些个人传里。

  晋时张勃编撰的《吴录》中记载:

  陆逊、诸葛瑾攻襄阳,逊遣亲人韩扁赍表奉报,扁还遇抄。瑾闻之,欲急去。逊方催人种豆、菘,与诸将围棋,以示閒暇。

  这段话其实挺有意思的,透露出来的信息却说明,白菜在那个时候非常的普通,而且容易栽种。如此普通又容易栽种的菜,自然要被一些名士看中,比如说一些人甘愿贫穷时,就会被写到。

  南朝梁时萧子显编撰的《南齐书·武陵昭王传 》中这样记载:

  尚书令王俭诣晔,晔留俭设食,柈中菘菜而已。

  此外,我们查找诗词的话,会发现两汉乐府没有关于菘的记载,最早的出现在南北朝,而且仅此一首。在种植方面,我们在这时期查不到记载,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了很多农作物、水果的栽种方法,但关于这个的记载非常简单,而且还不是特意写的。《齐民要术·蔓菁》中是这样说的:

  种菘、芦菔法,与芜菁同。

  到了唐朝时,记载的体裁多了起来,比如有正史文献,也有诗词。但不管正史和诗词,只要写到菘,必定是写人高风亮节,要不然就是甘于贫穷,再一次证明那时候的普通程度,是大众都食用的一种菜。

  李延寿在《南史·隐逸传》中记载:

  范元琰,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

  这里看似写了一个偷盗事件,但却说这个人的德行很好。

  所以,直到唐朝时,白菜仍然叫做菘,是大众都食用的一种普通菜。白菜名字的改变是在宋朝。

  其实,以前的菘一直都是青色的,跟我们现在食用的不太一样,唐朝末年培育出了跟现在类似的白菘,但名字并没有变化。经过五代十国的大乱,到宋朝重新归于稳定后,很多农作物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大力发展,当然也包括全民食用的白菘,那名字也要改了,最早改这个名字的人是苏颂,他在《本草图经》中是这样说的:

  扬州一种菘,叶圆而大,啖之无渣,绝胜他土者,此所谓白菜。

  在北宋神宗时任过尚书左丞的陆佃在《埤雅》中介绍了白菜为什么在古时候叫菘:

  菘,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

  到了明朝的时候,种植和种类上更加的成熟,我国古代时候,宋朝是所有农业的一个大型完善爆发期,而明朝则在宋元两朝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根据前人的记录,系统阐述了白菜,他在《群芳谱·菜蔬部·白菜》中这样记载:

  白菜,一名菘。诸菜中最堪常食。有二种,一种茎圆厚微青,一种茎扁薄而白。叶皆淡青白色,子如芸薹子而灰黑……南方者畦内过冬,北方多入窖内……又有春不老,一名八斤菜,叶似白菜而大,甚脆嫩,四时可种,腌食甚美。

  白菜从远古就有,一直都因为和松树的习性而被称为菘,直到宋朝时,改名叫白菜,并且一直沿用至今。虽然在历史记载中并不太多,关于种植的方法也很少见,但这恰恰说明了它的普通和广泛性。因为普通而普通,虽然普通,但却是古代人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家常菜,到了现代仍然是这样。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537.html

(0)

相关推荐

  • taupe是什么颜色,3cetaupe

    taupe是什么颜色,3cetaupe 1. 高光平替:MAC生姜高光—Tutu高光 生姜高光涂在脸上有自然的水光感,清透又自然,不显毛孔,除了贵点没啥毛病。 TuTu高光#302与生姜高光颜色相近,都能打造天生水光

    攻略 2021年11月11日
  • 水星为什么叫水星,水星是水做的吗

    水星为什么叫水星,水星是水做的吗 说起水星不懂天文的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这颗星球上充满着水然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水星在我国之所以叫“水星”其实并不是因为古人觉得水星上有水就像是金星上并不全是金子火星上也并不全是火一样在我国

    攻略 2021年10月26日
  • 黑麻子的作用与功效(麻子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黑麻子的作用与功效(麻子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2021-10-18 14:06:25下面是对它功效作用以及应用价值的更多细节介绍,能让朋友们们对它有更全方位的了解黑麻子有什么功效和作用以及药用价值 黑麻子的功效与作用

    生活 2021年10月18日
  • 和别人一样傲慢的人,习惯了见风使舵,会倒向有利益的地方。

    墙头草一样的人,习惯见风使舵,哪里有利益就往哪边倒。俗语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然而,如果交到的都是损友,非但不是“依靠”,反而是拖累。傅玄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与什么人走得

    阅读 2021年12月10日
  • 测速软件有哪些 测速软件排行榜

      现在很多地方都会用到测速的软件,而且市面上测速的软件不是很多,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详细介绍一下测速软件有哪些  测速软件排行榜这一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2022年9月19日
  • 道在人为的意思(字义,诗词)

    词组道在人为的意思(字义,诗词)基本解释详细字义 道在人为拼音:dào zài rén wéi注音:ㄉㄠˋ ㄗㄞˋ ㄖㄣˊ ㄨㄟˊㄨㄟˋ解释:犹言事在人为。成语解释典故出处:《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净云不打紧,道在

    阅读 2021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