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个3岁女孩成了“小黄人”,差点死掉。专家:有些人吃不下这道菜。

转自 |尚一网

来自|尚义。com

最近几天

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对待一个看起来像

比如《小黄人》

3岁女孩

女孩全身皮肤黄染

排出褐色尿液

精神不佳

父母慌了。

验血后,女孩血红蛋白只有65g(正常值在120以上),总胆红素明显超标。询问病史后,奶奶说孙女前两天吃了冷冻保鲜蚕豆。完善相关检查后,医生最终确诊为“豆类病”,积极给予输血纠正贫血、激素抵抗溶血、碱化尿液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而女孩的病情也稳定了下来。

市二院专家介绍,“豆病”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多发生在食用新鲜蚕豆后1至2天内,最短时间仅为2小时。常德地区虽然“豆类病”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可能因发病急、进展快、多器官严重受损而致命。

今后患者要注意不要吃蚕豆和蚕豆制品,谨慎用药,不要随意用药,所有药物都要医生处方。通常,衣柜和厕所应避免使用茶丸、臭丸、樟脑丸等。而且不要用龙胆紫(紫药水)。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务人员自己有患病史。

“豆病”是G6PD病的俗称。蚕豆含有多种显示氧化剂功能的物质,正常人的红细胞中有一种G6PD酶,可以保护红细胞免受这些物质的侵害。然而,豆类疾病患者缺乏G6PD酶。当患者接触蚕豆或蚕豆制品时,红细胞会在短时间内被破坏、破裂,导致急性凝血功能障碍,出现头晕、腹泻、黄疸、贫血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蚕豆的食用量无关,而是与缺乏G6PD酶的程度有关。

蚕病是一种遗传病。只要父母一方携带显性或隐性基因,孩子就会遗传这种疾病。患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这种疾病有许多诱因。母亲食用蚕豆及相关产品后,母乳喂养很可能诱发儿童豆类疾病的症状。除了蚕豆和相关产品,一些药物也会引起豆类疾病。有时,他们可能只是暴露在含有相关成分的气味中,也可能导致新生儿患上豆类疾病。此外,在春季,也是蚕豆开花的季节,豆类疾病患者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正常情况下,孩子和普通孩子没什么区别,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豆类疾病有一定的自身局限性。轻度患者一段时间不碰蚕豆或相关产品,病情可逐渐好转。蚕病只能防不能治。如果想确认孩子是否患有豆类疾病,可以去医院就诊,并通过相应的血检来确定。

对豆类疾病儿童不友好的药物如下:

1.中草药。除了各种必须隔离的蚕豆和蚕豆制品外,一些中草药也是儿童不能服用的,比如珍珠粉、金银花、川莲、牛黄、腊梅、熊胆、婴儿丸等等。

2.退烧药等。祛痛片、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美托洛尔、奎尼丁、安托林、小儿退热栓、左旋多巴、安痛定等。应谨慎使用。如有发热,应尽可能选用布洛芬。

3.消炎止痛药物等。应谨慎使用吲哚美辛、甲芬那酸和丁酮。

4.其他禁药。比如,乙胺嘧啶、甲基多巴、利福平、奎宁、氯霉素、氯芬那普隆、大剂量维生素C和维生素K等。

5.含有牛黄等的产品。薄荷、樟脑、臭丸、冬青油、色素、平安膏等。都是禁用的,而那些含有牛黄的如跌打酒也应该禁用。

来源:潇湘晨报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54422.html

(0)

相关推荐

  • a股氢能源概念股(跟氢能源汽车相关的股票)

    1.跌破16.75元的发行价。该公司2018年1月5日上市,被炒作至38.16元,自此绵绵阴跌,最低跌到11.3元,如今也才16.58元,跌破原始股发行价,意味着大股东也被套,股价回撤56%。

    生活 2021年12月20日
  • 儿童水杯市场调研(智能水杯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新生儿出生率持续下降,在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下,近几年二胎比例高速增长,根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数据显示,未来5年,中国5-9岁中童数量将持续上升,二胎家庭和中大童将成为母婴市场需求新动能。

    2021年12月18日
  • 36氪研究院 | 2021年中国零售OMO研究报告

    近年来,我国零售行业整体增长放缓:一方面,线上渠道获客成本上升,零售商家对于流量的争夺日趋白热化;另一方面,线下门店存在坪效“天花板”,运营效率有待提升。面对线上获客难、线下提效难,零售商家开始探索融合式发展路径,打造线上线下双渠道的经营闭环,实现线上线下的优势互补,以应对多元与丰富的消费需求,零售OMO模式逐渐得以落地。

    科技 2021年11月11日
  • 一封父亲给儿子的信,父亲给孩子的信

    对于为人父母这件事情,没有人是提前准备好的,即便再伟大的人,亦如此。孩子的童年时期,恰是父母不懂如何做家长的壮年阶段,在这个阶段,设若家长成熟比较晚,可能自己还是“孩子”心理,又何谈教育孩子呢,所以很多的教育方法都是出自最原始的本性,责骂和吼叫,除非你家孩子确实得天独厚,否则来自父母的打击也会摧毁他。

    生活 2021年10月27日
  • 谁说一定要生孩子呢?不生孩子的理由不比生孩子的理由更少

    “在她生命的某个时刻,她意识到与其说她想要一个孩子,不如说她不想不要孩子,或是不想自己没有生过孩子。”莉迪亚·戴维斯在她只有一句话的短篇小说《双重否定》里这样写道。

    生活 2021年9月26日
  • 年轻人常见慢性疾病,慢性疾病与现代生活方式

    不知不觉,身边的朋友都得了阑尾炎。 有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 沮丧的 心悸。 颠倒的生活,不规律的饮食,作息。 很多人在沉默中发现自己得了重病,并为此感到后悔。可惜身体是资本,一旦失...

    生活 2021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