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证,中医病名。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胁肋胀痛,情志郁结,腹胀便溏等证。又称肝脾失调。多见于女性,多为肝气郁结、脏腑功能失调。常见于腹泻、胁痛、腹胀、腹痛、月经不调、带下等症。
什么是肝郁脾虚?
主肝怒韧;脾思维温和而缓慢。
肝气太急时,静下心来,客观思考,肝气马上就会缓解;脾气盛气的时候,肝气运行,冲走。因此,肝和脾是相互依存的。
当一个人肝气郁结时,解气的能力就会下降。没有肝气的帮助,脾胃会变得迟钝(如迟钝),没有精力工作,就像失去伴侣一样。我们称之为“肝郁脾虚”,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的状态。
肝火亢盛者常患脾虚。正常人舌红,苔薄白,肝火亢盛者常舌红,苔黄或腻。此外,还容易出现尿黄、口气重等症状。
很多肝火亢盛的患者,容易出现一些脾虚的症状,如口淡、食欲不振等。即中医所说的“厌食”,舌质苍白或侧面有齿痕,舌苔白或腻。
肝和脾相互作用,相互引起。肝病往往会导致脾功能不佳,因此在治疗肝病的过程中健脾非常重要。
中医有句话“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先健脾”也是中医“治未病”的经典理论之一,这是真理。
“肝郁脾虚”是指肝气郁结不利,继而影响脾、胃、肠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因为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脾胃不能运化,进而导致肝气郁结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各种症状。
主要表现有两种:“肝郁”表现为抑郁、焦虑、烦躁、胸胁疼痛等症状;“脾虚”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此证多由情志受挫、郁怒伤肝、肝衰竭、穿越脾土所致;或饮食不当,过度疲劳,脾气暴躁,脾失健运,土反木,肝失疏泄。
临床表现
胸胁胀满,疼痛,焦虑,抑郁,急躁,易怒,纳差,腹胀,喘息,心烦便溏,腹痛,便溏,舌苔白,脉缓。
肝失疏泄,经气郁结,胸胁胀痛;过多的呼吸会诱发空气舒展,气滞可以散去,从而减轻腹胀闷的痛苦;肝气郁结,情绪不佳,抑郁;气抑火,肝失柔,则烦躁易怒;肝气侵犯脾,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则食少而腹胀;气滞湿阻,则肠鸣气升,便溏不舒,或结未调;肝入脾,气滞运化异常,所以腹痛导致腹泻;排便后,腹痛可暂时缓解。白色皮毛,弦或慢脉,是肝郁脾虚的标志。
中医认为,愤怒、抑郁、悲伤等情绪会伤害肝脏。很多人一辈子筋疲力尽都不想吃饭。人们常说“气满”,其实肝火影响脾胃的表现。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很多人的脾胃病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一些精神压力过大的人总是感到腹胀
n-i-qvj2lq49k0/becc043ee8ae4396bdb862cf050327bd" alt="肚子响,总放屁,典型的肝郁脾虚,中医四种方法调理肝郁脾虚">
胆经:可敲击、按揉、砭刮肩井穴、风市穴、悬钟穴、足临泣穴。
肝经:可敲击、按揉、砭刮阴包穴、太冲穴、期门穴。
如何调理脾虚?
脾虚的人,脾胃经上一定有瘀堵的地方,查看以下几个穴位附近是否有酸、痛点。
胃经:可敲击、按揉、砭刮开关穴、梁丘穴、丰隆穴。
脾经:可敲击、按揉、砭刮地机穴、三阴交穴、太白穴、公孙穴。
1、调节情绪,疏肝理气
日常要注意放松,解除忧虑,心情好,肝气调达,就能促进脾胃健康运化;心情好,胃口就好,就是这个道理。
2、顾护脾胃
平常少吃生冷寒凉、冰冻、肥腻的饮食,三餐规律有时,使脾胃健运;脾胃中枢的气机条达,能够协助肝气舒畅。假如一个人消化不良、腹胀腹痛,那必然心情就不好,就是脾胃不健运反过来又导致肝郁的表现。
3、多食用疏肝、理气、健脾的食品
有很多食品有疏肝理气、健脾胃的功效,可选择陈皮、佛手、香橼、金桔、柠檬、柑橘、玫瑰花、醋、麦芽、山楂等食品、药品,能帮助理气健脾和胃。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54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