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员工实践个人总结(评估组)
软工实践个人总结(测评组)
一、基本情况
(1.1)请回望第一次作业,你对于软件工程课程的想象
对比你在开篇博客中对课程的目标和期望,“希望通过实践加强计算机专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比你到目前为止所学所练,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你的期望和目标,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为什么。
达到的期待和目标
首先,让我们满足我对一个大任务的期望。大二快结束的时候,和同学聊了聊为什么大一大二没有所谓的大作业。看到其他专业忙着大作业,我也想体验一下这种感觉。软工实践真的满足了我的想法(其实不仅仅是软工实践)。虽然经历了一轮后后悔有了这个想法,但还是熬过来了。一学期的软工。
然后,我系统地开发了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从功能设计到UI设计再到最终的项目实施,我参与了一整套系统开发流程,经历过一次“甲方”,也在移动端重温了项目开发,学到了很多新开发的知识,也有了很好的团队合作经验。
选择柯老板的测评团队其实是自私的,但其实看起来并没有去年测试团队描述的那么容易简单(被骗)。总的来说,还是符合我对软件工程课程的期望的。
存在不足
报道方面,其实从第一个个人博客到最后一个团队工作,我基本上都参与了工作的评价和人员安排。与其他测试组成员相比,我可能对工作中的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可惜我的性格就是这样,不喜欢在公共场合讲话,不适合代表一个团队报道。虽然柯先生也强调小组里的每个人都应该有尝试的机会,但我最终没有迈出这一步。
进度方面,软件工程平台的设计开发已经在夏季开始,大部分代码在夏季和开学后一两周完成,更多的后续工作安排在评估工作中。虽然开发人员和评估人员之间的工作量尽可能平衡,但仍可能存在一些工作分配不均的情况。
(1.2)总结这门课程的实践总结和给你带来的提升:
测试组
我在软员工实践课程中写了2000行代码。
哪个作业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个人编程作业
在我的个人编程任务中,我负责评估代码部分。这个任务让我第一次有了逃跑的想法(没有)。由于各种原因,我不是这个模块的负责人。我不得不接手这一部分,花了很多时间为AutoJudge测试人员学习python和代码重构以及算法设计。同时,由于我和另一位成员的错误,即使我修改了几次,但给出的样本和答案仍然存在问题,这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评估过程中,发现许多人的代码没有按照要求的方式输入和输出。考虑到分数可能普遍太低,他们又给了一次陈述的机会,这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幸运的是,这项任务的评估最终成功完成。
花在软件工程课程上的时间
请说明实际花费的时间与测试组预期花费的时间不同的感觉。
head>
其实在软工上每周花费的时间基本是逐周减小的,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了暑期与开学的平台开发之上,后续在评测上花费的时间不多,平均下来也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期望了。
介绍学习到的新技术或生产力工具以及它们给你带来了哪方面的作用
-
Typora:本学期的作业,基本都是使用markdown编写的,而Typora是一款非常好用的markdown编辑器(不升级就不要钱!)。
-
腾讯收集表:可以高效地收集想要的信息,弥补了软工平台的一些不足之处。
-
幕布:一款可以在线编写文档并且转为思维导图的工具,可以方便和整理出产品的功能和模块。
二、总结与收获
测试组:汇报在测试组的工作与在测试组工作一个学期收获。
-
在测试组的工作
-
工作安排
-
作业编写与评测
-
对外负责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
-
-
一个学期收获
不知不觉,这一个学期又要过去了,虽然测评组的工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也诞生过几次想跑路的想法,但也都熬过来了,总的来说这个学期还是收获满满的。
-
技术上,巩固了自己在Android开发的知识,对于之前许多一知半解的底层架构有了新的了解与认识,遗憾的可能是在时间安排上太过紧张了,没有时间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在平台开发上。
-
交流沟通上,语言是一门艺术,如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其实是这一整个学期最大的问题吧,作为组长,需要代表整个测评组,对外负责大大小小的事务,怎么得体地和老师沟通,与同学们交流,解决同学们的问题。如何尽量保证每一次作业评测公平,对内保证组内每一个人的工作量饱满,这些都是我需要考虑的,一个学期下来,与陌生同学的沟通次数可能比大一、大二两年加起来都多,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与人沟通的能力。
-
三、致谢
-
这学期下来,你最感谢的人是谁有什么话想要对TA说呢
-
想感谢的人其实挺多,首先想感谢测评组的其他九位成员吧,在我看来,我这个组长其实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组长,在工作上总有一些失误,也经常忘记一些事情,好在其他人不嫌弃我,支持我的工作,听从我的工作安排,没有他们也不会有这个学期测评工作的完美落幕,期待与大家的下一次合作。
-
其次就是组内的后端陈靖了,如果要对组内所有人打分,他肯定是满分,作为组内后端的负责人、算法大佬,开发并维护了整个软工平台,还要在我这个不专业的甲方的要求下,不断更改逻辑,配合前端的工作;在结对编程中,开发在线对战接口,耐心地维护接口,为了修复bug经常性熬夜,在最后的测试中更是主力成员,劳模选手。
-
最后,也要感谢柯老师班上的所有同学,感谢大家对我,对测试组的包容和理解,没有大家的配合,我们的工作不会进行的这么顺利(respect!!)
-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54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