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件(篝火卢沟桥:永远不能忘记的枪)。
这是一块历经风雨的坎坷之石,旁边是一座见证历史风云的狮子雕石刻……站在卢沟桥中央,远望万平古城,近看小月湖,84年前枪声响起之前,一切仿佛都和现在一样宁静。供应信息网(www.weixiangbaishi.cn)
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本侵略军在昏暗的星光和寂静中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也就是从那天起,卢沟桥成了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一道伤疤。
盛夏时节,阳光下,走在充满历史悲恸的卢沟桥旧石上,记者仿佛看到,当年浴血奋战的中国军人,与在不同时空前来瞻仰的游客重叠在一起。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就住在这座桥上!”桥头的一群小学生唱着当年的歌谣,脖子上鲜艳干净的红领巾随风飘动。听着温柔而坚定的孩子们的声音,桥上的游客们把目光转向了遥远的天空和历史的天空.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记者重游卢沟桥,走进了全民团结抗敌、救亡图存的篝火岁月。
“战斗,也许会死;不打仗,就是被征服的人。”
位于北京西南部的万平古城很小。站在唯一的街道上环顾四周,你可以看到东西两端的大门。下午,城市里的一些居民在茶馆里悠闲地喝酒,而另一些人则骑自行车穿过小巷。
然而,在保存完好的南墙上,炸开的弹坑令人震惊,表明了这个小镇所经历的历史“痛苦”。
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被日军控制。卢沟桥位于北平西南郊区的宛平古城附近,已成为平金通往南方的主要咽喉。7月7日晚,日军发动了酝酿已久的阴谋。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头万平县搜查。无理要求遭到中方拒绝。日军为了实现武力吞并全中国的邪恶野心,悍然炮轰宛平古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
寂静的夜里,一声炮响,预示着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已经到来。在这个紧要关头,中国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越烧越旺。
驻扎在宛平古城的中国军队守卫着城门,无论日本人如何攻击,城门总是像铁一样坚固。在正面进攻宛平古城未能成功后,日军立即改变进攻方向,将兵力集中在卢沟桥上。“卢沟桥是二等墓,应该和桥同生共死!”70多名中国守军没有向500多名日军屈服。
黎明时分,乌云密布。永定河沿岸的沙洲上散落着血迹斑斑的尸体。宁静的“卢沟小月”今晚在赤子之心见证了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历程。
如今,北京有上千条街道,其中只有三条——通路、赵路和张自忠路是以现代人命名的。他们三人都是在守卫卢沟桥或北平周围的战斗中指挥的中国军队将领,后来相继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那天晚上,卢沟桥上的炮弹声几乎响了一整夜,我还以为是日军的演习。当我拿起书包准备像往常一样去上学的时候,被爸爸拉了一下。”充满战争和硝烟的回忆充斥着郑福来老人们的内心,至今难忘。
事发时,郑福来只有6岁。“我家住在桥西,离那里不到50米。第一天和我一起玩的小伙伴被落在我家门前的日军炮弹打死了!”提起当年,老人红了眼眶。
卢沟桥附近的炮火让在中国的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事发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全驰
“战斗,也许会死;不打,就是被征服的人!”在关键时刻,抗击侵略、救亡图存,已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组织和海外华侨的共同意志和行动。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数万红军战士改编为八路军,渡过黄河,带着满腔热血和战斗精神向抗日前线进发。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进入山西不到一个月,即取得了卢沟桥事变以来对日作战的第一次伟大胜利,第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经过一场激战,歼灭敌人10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次胜利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在随后的八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血战,粉碎了日本毁灭中国的侵略阴谋。
宛平城墙上,弹孔依然存在,诉说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在卢沟桥上,了望塔巍然屹立,高举伟大抗日战争精神的火炬。
“抗日战争促进中国人民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中国人民百年来一切伟大斗争所不能比拟的。”这场战斗唤醒了沉睡的“东方雄狮”,中国人民空前团结。“他们死于国难,视死如归”,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
“四千万人在一起游行,他们穿得一心一意。”
pan>
天高云淡,水波粼粼。踯躅于今日卢沟桥,眼前静静流淌着的永定河水,将记者的思绪再次带回到那段浸染着鲜血的历史。
“我站在卢沟桥上浏览过一幅开朗的美景,令人眷恋,北面正浮起一片辽阔的白云,衬托着永定河岸的原野。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
1937年,摄影记者方大曾在《卢沟桥抗战记》中作出的预言,很快成为了现实——从这座古老的石桥出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全面抗战随之爆发,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亚洲主战场。
7月29日,北平沦陷。后来,市民罗德俊在炮火中重登妙应寺白塔,满怀悲愤写下一纸感言:“生灵涂炭,莫此为甚,枪杀奸掠,无所不至,兵民死难者,不可胜计……现战事仍在激烈之中,战事何时终了尚不可能预料,国家兴亡,难以断定。”
战争何时结束?国家走向何方?一个普通中国人对时局的沉思、未来的忧虑,被尘封于雪白的古塔,穿越悠悠数十年时空。
如今,在宛平城的中心,矗立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内,一面陈列在墙上的“死”字旗,可以视作当时人们给出的一个答案。
这面旗帜的主人名为王建堂,四川安县人。从没有离开过家乡的他,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感受到自己心脏的跳动,与脚下同一片大地上的万千同胞强烈共振。
带着携笔从戎的决心,王建堂在镇里镇外往返奔波,联系起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致请缨上抗日前线杀敌。
出征前,王建堂收到父亲寄来的包裹:一块由白布做成的旗帜,旗帜的正中写着一个苍劲有力的“死”字。凝视这面旗,记者只觉“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16个字像是一把火炬,将这对父子以身许国的魄力和行动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旗面上,这位父亲面对即将上阵杀敌的孩儿,写下的寄语灼烧着记者的心脏。国家危难关头,无数父母和子女们,舍小家为大家,誓死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和王建堂父子一样,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抗战英雄。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狼牙山五壮士、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投身于全面抗战的大潮,将青春和热血融进脚下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
从卢沟桥事变到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战场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人民的英勇战斗,对日军覆灭起到决定性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正义事业史册上!”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之际,记者徜徉于卢沟桥,久久不愿离去。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激昂澎湃的旋律依旧在心头回荡。举目北望,河道尽头是绿色的原野,原野尽头,一辆辆列车沿着京广高铁飞速驶向前方……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再到今天已90年过去,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历史在心中,未来在脚下
曾经,数着卢沟桥上石狮子长大的孩子已渐渐老去,历经战火烽烟的宛平城,如今一派安宁。
从威严门出发,沿着洁净的石板路向东,两旁错落分布着老衙门、小作坊和旧院落,路上行人寥寥,偶见老人在树下闲适地坐着聊天、对弈。路边的早餐店雾气蒸腾,清晨的阳光让整座小城都氤氲在一层温柔光影里。
记者在卢沟桥上偶遇郑福来老人。他正颤颤巍巍地行走在桥上,为来往游客介绍他经历的抗战故事。今年,是老人坚持义务讲解卢沟桥抗战史的第70年。
84年过去,老人对那段历史的记忆就像宛平城墙上的弹痕,不曾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他曾郑重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我是卢沟桥人,不能让过去国家的屈辱史被遗忘,历史就是我们的根,我们要做有根有魂的中国人。”
得知我们一行人来自部队,郑福来格外激动。在老人心中,军人是他一辈子感激、崇拜的人。他告诉记者:“每年都有年轻的军人来卢沟桥瞻仰致敬,看着他们,仿佛又见到当年抗日战场上那些浴血奋战的勇士。”
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六支队的中士文军,是一名义务讲解员。5年间,他9次来到卢沟桥,追寻先辈们的战斗足迹。
“每次站上卢沟桥,脑袋里就会不停闪现当年战斗的情景。”文军动情地说,“每来一次感受就更深一分,从聆听历史故事到感悟英雄精神,这里已经成为我心中的精神地标。”
沿着卢沟桥,穿过城门,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些年来,许许多多的人们,沿着这样的足迹走进历史、铭记历史。
聆听和平的钟声,不忘催征的战鼓。凝望纪念馆序厅的“血肉长城”浮雕,14年艰苦抗战的历史在脑海中翻涌。记者耳边仿佛响起毛泽东主席的慷慨陈词:“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抗战胜利后,《解放日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今天胜利了!但是决不能忘记,赢得来的胜利是艰难;而保有这胜利的果实——不为豺狼所吞食,更需要无限的坚决和勇敢!”
岁月如梭,斗转星移。新时代,人民军队怀揣初心和使命,听党指挥,为实现强国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人民军队砥砺奋进,在强军兴军之路上阔步前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为脚下的土地感到自豪,愿有理想、有血性中国青年矢志不渝,永远奋进。”“与先辈们仰望同一片星空,我们要接过接力棒,争取创造下一个百年辉煌!”……
翻阅纪念馆里的观众留言簿,有的句子读来豪气冲天,有的留言让人潸然泪下。那些或娟秀、或工整、或豪放的字迹,写成了一页页宣言书,寄托了成千上万名普通中国人的心声。
走出纪念馆,日暖风和,绿树成荫。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站在宛平城的和风与暖阳里,我们似乎读懂了这份承诺。(战地记者队记者 彭冰洁 李伟欣 本报特约记者 胡丹青)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5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