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头晕其实可能是痰瘀所致!中药方剂1、痰瘀互结,头晕目眩。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认为出现头晕是身体虚、气血虚所引起的,尤其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本身身体体质就较差。然而,通过进补却依然头晕反复,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现实中,很多人认为头晕是身体和气血不足引起的,尤其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但是通过补药,还是一次次头晕,没有明显改善。

显然,反复头晕的患者并不是单纯的体质虚,单纯的补虚很难从根源上摆脱头晕。

长期头晕,其实可能是“痰瘀”作祟!中医1方,化痰祛瘀,止头晕

72岁的李小姐就是这种情况,她前段时间来看病。头晕复发五年,经常引起头晕和困倦。头部重量就像被厚厚的被子盖着。而且,头晕与体位改变有关。多发生于起身行走时,坐卧时缓解。走路时头重脚轻,踩棉花,工作时加重,伴有耳鸣、疲倦、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后饱腹感。观察舌时,可见舌质轻而肥,色暗,苔白而厚。

根据李先生的情况,中医辨证考虑气虚,清阳不升,痰瘀阻络。

长期头晕,其实可能是“痰瘀”作祟!中医1方,化痰祛瘀,止头晕

其实痰瘀互结引起的头晕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尤其是那些长期经历头晕的人。大量临床实践也表明,痰瘀互结是临床上许多疑难杂症的重要致病因素。

00-1010祖国医学认为,“风、火、痰、瘀、虚”是导致头晕的常见因素,“风”主要是指肝风的运动,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头晕耳鸣、头痛肿胀、肢体麻木震颤、舌红苔黄、脉搏急促。“火”一般是指肝火的炎症,表现为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舌赤、苔黄、脉数。“痰”指痰浊,以头晕恶心呕吐、苔腻脉滑为主要症状。“瘀”多为气滞血瘀,症见头晕、头痛、定痛、唇舌紫、瘀点,或舌根络脉胀满、脉涩。

长期头晕,其实可能是“痰瘀”作祟!中医1方,化痰祛瘀,止头晕

“不足”常见于三种情况,以以反复发作、神疲乏力、遇劳加重为共同特征。一是气虚阳衰,以头晕目眩、头重脚轻、舌淡脉细为主要症状;二是气血不足,以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失眠、舌质淡、脉弱为主要症状;三是肝肾不足,表现为头晕空虚,目干耳鸣耳聋,胁腹隐痛,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数。

然而,由于上述证候不是静态的,更多的临床见证了证候的动态变化和证候的复合。这就像一场战斗,双方的力量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就像上述案例中的李先生一样,他头晕的根本原因是“气虚、清阳、痰瘀互结”。

长期头晕,其实可能是“痰瘀”作祟!中医1方,化痰祛瘀,止头晕

痰的出现通常是由脾功能失调引起的。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津液,但脾虚不能运化津液,所以会汇聚成痰。因此,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提出了“治痰健脾固土,燥湿健脾为根本”的理论。

此外,如果痰阻血管,血液循环受阻,则为血瘀,瘀血阻脉,津液衰竭,痰瘀互结,互为因果。因此,应注意痰瘀同治。

长期头晕,其实可能是“痰瘀”作祟!中医1方,化痰祛瘀,止头晕

比如人体的血管相当于高速公路,痰就像一辆受损的汽车。痰越多,也就是受损的车越多,道路就会越堵,血管就会堵塞,血液的进程就会受阻,而瘀血也会加重痰的堆积,所以痰和瘀在病变的过程中往往会相互作用。

42698a4dff6095175fd6" alt="长期头晕,其实可能是“痰瘀”作祟!中医1方,化痰祛瘀,止头晕">

而且,乐启生中医团队临床实践发现,瘀血与痰互为胶结,可遍及脏腑、经络,无处不到,故“痰瘀互结”的病证往往涉及多个系统。在脑则眩晕、头痛,在肺则为咳、为喘,在心则怔忡、心悸、胸痛,在四肢则麻木不仁等。

因此,该类病症的患者常表现为头晕,或兼有头痛,肢体麻木,局部刺痛,失眠,心悸,且舌苔一般表现为腻(白腻、黄腻、黏腻、厚腻等),舌质往往紫黯或黯红,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增粗、曲张。

长期头晕,其实可能是“痰瘀”作祟!中医1方,化痰祛瘀,止头晕

痰瘀同治,化湿祛痰,活血化瘀,从根源摆脱头晕困扰!

基于上述的辨证,可见仅用活血化瘀治法,则痰不能尽化,而单独使用化湿祛痰的治法则瘀必留滞,导致头晕依然反复发作,所以两者应兼顾。

举个例子,比如上述案例的患者李先生,辨证为气虚清阳不升、痰瘀阻络,所以予以益气升清,化痰通络治疗。方用益气聪明汤、四物汤、泽泻汤合方加减:

生黄芪、党参、蔓荆子、升麻、葛根、黄柏、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泽泻、苍术、丹参、荷叶、蝉衣,14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

长期头晕,其实可能是“痰瘀”作祟!中医1方,化痰祛瘀,止头晕

服上方14剂后李先生前来复诊,自述头晕、头部昏沉感、耳鸣均有所减轻。但久行后仍头晕乏力、头重脚轻,口中黏腻,苔白腻。以首诊方为基础方加减,调整用药,嘱咐继续服14剂。

三诊时,李先生诉药后效果显著,血压稳定维持在100/70mmHg,自觉头脑清爽,头重脚轻感消失,站立、行走平稳,精神转佳,食欲渐增,耳鸣、口中黏腻感明显减轻,大便成形,白腻苔已退。效不更方继服20余剂,头晕未再发作,诸证改善。

长期头晕,其实可能是“痰瘀”作祟!中医1方,化痰祛瘀,止头晕

在该案例中,首诊方用黄芪、党参益气健脾;当归、熟地、川芎、白芍、丹参养血活血、瘀除络通、湿浊易化;葛根、升麻、蔓荆子、荷叶轻扬升发,引清阳之气上腾;芍药敛阴和血;黄柏补肾生水,以防升发太过;泽泻利水渗湿降浊、导浊阴下行;苍术燥湿运脾、绝生痰之源;蝉衣祛风止鸣。此后二诊、三诊均以上方为基础方调整用药,诸药配伍,使脾健气旺,气血上奉,痰瘀得化,清升浊降,标本兼治,切合病机,收效甚捷。

长期头晕,其实可能是“痰瘀”作祟!中医1方,化痰祛瘀,止头晕

需要注意的是,导致头晕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临床症状表现不一。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工作压力增加,不少人又多伴有失眠、焦虑、烦躁、抑郁等精神情绪方面问题,致使心神失养,神明失用,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多种致病因素既可单独出现,又可相互并见,互为转化,应结合自身病症、病程、病证等针对性治疗,只有用药切合病机,才能从根源上摆脱头晕等病症困扰,减少复发。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证指导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55788.html

(0)

相关推荐

  • 今日区块链资讯

    1.11月27日消息,萨尔瓦多总统表示,在加密货币贬值后,萨尔瓦多政府购买了“100枚额外的”比特币。

    科技 2021年11月28日
  • 婴儿喉咙有点哑是什么原因,宝宝喉咙变哑是什么原因

    如果婴儿刚刚经历了剧烈的哭闹,或者是大声喊叫,有可能是用嗓过度造成的。这种情况下宝妈就不要担心,适当给婴儿喂些温水,吃一些汁水丰富的水果,让婴儿休息一会,喉咙就能恢复正常。如果婴儿喉咙哑的同时还伴随着咽喉痛、发热、打喷嚏等症状,就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需要积极治疗,宝妈要积极带着婴儿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给婴儿用药治疗。同时保证婴儿的饮水量,保持喉咙湿润。有些婴儿喉咙哑与身体上火也有关系,从中医角度讲,身体内的燥热过盛,就会影响整个身体机能,也有可能出现喉咙哑的现象。

    生活 2021年11月17日
  • 《特殊时期特殊辅导》(共809期)。

    为了在特殊时期为家长提供特别的家庭教育指导,全国妇联推出了“特殊时期 特别家教”微信栏目,家长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微课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生活 2021年10月27日
  • 英媒盘点2022年最值得关注的22项新技术㉑|脑机接口

    英国《经济学人》网站11月8日发表题为《下一个是什么?2022年值得关注的22项新兴技术》的文章,文章称,2021年4月,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兴奋地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一只猕猴“实际上在用大脑芯片以心灵感应的方式玩电子游戏”。马斯克旗下的美国“神经连接”公司把两组电极植入猕猴大脑。这些电极发出的信号通过无线传输,被旁边的计算机解码,使猕猴可以仅凭思考来移动游戏画面中的球拍。“神经连接”公司希望在2022年将其设备用于人体试验,使瘫痪的人也能操作计算机。

    科技 2021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