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灵活性(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

企业战略是企业长久高效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经营活动成败的关键。任何一个最终能够做大做强的企业,都很早就定下了长远的发展战略,并且不断地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战略。

企业战略是企业长期高效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经营活动成败的关键。任何一个最终能够做大做强的企业,都制定了长期的发展战略,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战略。

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团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后,小米的第一大动作就是优化组织架构。小米CEO雷军表示:“小米一个非常重大的发展,就是梳理组织架构,为小米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雷军在2018年小米年度财务报告会上表示,小米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四大调整。

第一,以技术为中心,进一步强化了技术。小米成立技术委员会,成立ALOT(人工智能互联网)战略委员会。

第二,强化总部管理职能。小米于2018年9月成立了组织部和总参谋部,旨在为各部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管理支持。

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第三,梳理了业务结构,提拔了年轻干部。,小米将生态链、互联网、人工智能、云平台和金融相关业务重组为16个新的业务部门。同时,年轻干部得到提拔,小米高端人才库不断扩大。

第四,优化区域组织结构,成立了中国区。小米根据手机和物联网产品的分类,对销售团队和营销团队进行了梳理,以加强在中国的发展。

雷军表示,正是因为这次战略调整,小米才能在2019年发展得更快。

小米成功上市后,并没有沿用之前的战略,而是迅速调整组织架构,改变战略核心。这次调整是基于小米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

一个好的企业战略往往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着眼于长远发展,并且能够保持战略敏感度。.

战略逻辑:着眼于长远发展,保持战略敏感度

一、着眼于长远发展

著名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曾说过:“世界上有三种类型的企业:——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企业;看事情发生的企业;让事情发生的企业。”这三类企业中,“成事的企业”是着眼长远发展的企业。这类企业的生命力往往更强。

因此,对于生活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企业来说,要真正做大做强,实现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就要着眼于长远发展,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短期利益是在“饮鸩止渴”,长期利益才是企业最终的追求。

很多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只注重眼前的短期效益。事实上,只关注眼前的短期利益是“饮鸩止渴”,很可能对企业未来发展造成危害。比如企业只注重短期效益,为了利润最大化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如果员工的薪资福利跟不上,将直接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进而导致企业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丧失。只有那些着眼长远利益的企业,才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而迷失方向,才不会为了未来的发展而意外埋下“地雷”。表面上看,他们目前是在做“赔钱”的事情,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为未来的快速奔跑铺路。

这种免费服务模式让很多企业难以理解。他们认为,川航至少应该按照实际收费向乘客收费。这也将为旅客带来便利,增加川航的收入。但是川航没有做到。因为川航着眼长远利益。这种延伸增值服务可以让客户对川航有更好的印象,从而增强川航与旅客之间的品牌粘性。换句话说,在未来,他们不仅可以留住老客户,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新客户。所以他们表面上是赔钱,实际上是“赢”了更多的利益,赢得了未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要想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必须有长远的发展战略。否则,企业光明的未来将是一个白痴的梦想。2C时代的诺基亚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诺基亚可以说是2C时代手机行业的巨头。在巅峰时期,它的市场价值

诺基亚衰落的原因有很多,但短视必定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当苹果和谷歌开始研究智能手机时,诺基亚仍然坚持其塞班系统。此后,手机市场再也没有听到过诺基亚的“声音”。

相反,腾讯的崛起恰恰是因为它有长远的发展战略,并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及时做出战略调整。

2018年9月30日,腾讯启动新一轮整体战略升级。腾讯的战争

略升级的重点是社交平台、内容产业和技术的深度融合。腾讯自1998年成立到2018年,先后经历了3次重大战略升级和架构调整:2005年升级为事业部制,2012升级为事业群制,2018年升级为云与智能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

腾讯的CEO马化腾表示:腾讯不只是要专注眼前的业务,更要立足于长远发展。战略升级的同时,腾讯将继续加强前沿科技的研发。

从腾讯20年发展历程中的三次战略升级可以看出,其始终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每一次的战略升级不仅是为了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更是基于对整个市场趋势的把握。可见,腾讯能够从一家小小的以“拓展无线网络寻呼系统”为核心业务的软件开发公司,成长为当前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业务范围也已经拓展到“云与智能产业”“平台与内容”,正是因为其从一开始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所以,任何企业要想取得更长足的发展,都不应该被眼前短期的利益所蒙蔽。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应当站在更高的位置上,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唯有着眼于长远发展的战略,才能带领企业赢得未来。

二、保持战略敏感度

世界500强的企业都会有两个核心“人物”:一个是法律顾问,一个是战略顾问。对于他们来说,忽略战略就等于给企业带来灾难。

好的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和外界环境不断变化而做出优化和调整。要做到“随机应变”,企业就必须保持较高的战略敏感度。

保持战略敏感度,让企业更好地规避风险。

保持战略敏感度,能够提升企业的觉察力,进而能够让企业更早地发现风险,规避风险。

著名企业家李嘉诚一直秉持这样的一个观点:经商必须有正确的经营观和使命感。企业在经营顺利的时候,如果已持续扩张三年,就要对加大投入保持警惕。他表示,如果企业连续三年都出现非常好的光景,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它们会认为这件事会像四季轮回一样,不断地持续下去。于是,它们会抓住机会扩大经营。这种投入过大,战线过长的战略决策,很容易给后续埋下危险的种子。所以,作为一个有前瞻性的领导,要有“赚了三年后退一年”的想法。如果有了这个经济思维。你就不必惊慌。因为不慌张,所以能自如地处理事务。这个时候人就变得非常智慧,说不定第四年能够继续赢利。

李嘉诚的这种观点,简单来理解就是:保持战略敏感度,才能让企业更好地规避风险。所以,企业不要只关注盈利。在盈利的同时,还要思考这个战略是否还能继续,或者是否需要改变。这样才能让企业更早地发现风险,进而更好地规避风险。

实际上,很多时候风险与机遇是并存的。所以,保持战略敏感度,不仅可以帮企业规避更多风险,还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面对市场环境变化时,能够敏感地觉察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很多企业能否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原因。

2019年5月22日,华为公司的CEO任正非签发了一封电邮——《不懂战略退却的人,就不会战略进攻》。在邮件中,任正非对华为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具体提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未来五年我们将投资100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通过网络架构重构来解决可信的问题。

第二,要向为我们服务的零部件、向我们需要的大部件去做一些扩张,掌握设计和生产工艺。

第三,车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是我们未来的三大突破点。

第四,华为的产业组合要均衡。

我们仔细研究华为调整后的战略的内容,会发现这个战略的重点是,“可信问题”“设计和生产工艺”“车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设计”“产业组合均衡”等。这些都是华为之前或者目前仍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导致华为失去一部分市场。而华为却非常敏感地觉察到了这些问题,并及时做了战略调整,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于华为来说,解决了这些问题,就把握住了未来的发展机遇。所以,华为的成功,离不开企业管理层的战略敏感度。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时刻保持战略敏感度,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把握住打开未来更高一阶大门的钥匙。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当你看到一个伟大的企业,必定有人作出过远大的决策。他这句话里的决策其实就是指企业的战略。但同时,战略不等于简单的决策。企业战略应立足于长远发展,保持敏感度。这样的企业战略,才经得起时代的“推敲”,才能助力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58516.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