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去做一些难的事情(建议某人不要做某事)

前天看到亦仁,分享了一段话 ——

什么是保姆级教程?
有一个观点是:要适合新手,要简单一点,要有清晰的步骤,要能让人落地实操,照着做就能看到反馈。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货」。
那问题来了,这种「照着做就能看到反馈」的干货,真的存在吗?
根据我的经验,是不存在的。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希望带给你一些思考。

1 实操干货是不存在的
很多人想要的干货是:有清晰的步骤,能落地实操,让自己一字不差照做就能看到效果的教程。
但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教程。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不同人的
  • 知识积累不同,

  • 能力不同,

  • 性格不同,

  • 环境不同,

  • ……

这就导致——
  • 同样一个知识,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

  • 同样一个问题,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 同样一个困难,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心态;

  •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资源;

  • ……

于是会出现:同样一个步骤,不同人操作,会有不同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件、稍微有点价值的事情,都会包含多个步骤,于是就会有多个影响因素存在。
所以,我们想完全按照教程,分毫不差的把一件事情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人会说,这都是你写的,怎么证明它是对的?
看一个小案例。
为什么要去做一些难的事情(建议某人不要做某事)
2 如何吃掉一个苹果?
「干货」步骤如下 ——
1 买一个苹果(如果家里有的话,就不用买)
2 把苹果拿到手上
3 把苹果咬一口,咽下去
4 重复第 3 步三十次,直到吃完苹果
这个任务步骤很详细、很清晰,看上去人人都能落地实操,够干货吧?
那是否有人没法完成呢?
有。
因为这 4 个步骤中,每个步骤都可能会出现各种影响因素——
(1)买一个苹果
  • 有人可能嫌累,不愿意出门,所以买不到苹果。于是,任务失败。

  • 有人可能嫌贵,不愿意花钱买苹果。于是,任务失败。

  • 有人可能出门被其他事情耽搁,忘了买苹果。于是,任务失败。

  • 有人可能出门忘了带钱,就买不到苹果。于是,任务失败。

  • ……

(2)把苹果拿到手上
假设苹果已经买到。
  • 有人可能觉得脏,就不拿了。于是,任务失败。

  • 有人可能对苹果过敏,就不拿了。于是,任务失败。

  • 有人可能拿苹果时不小心掉到地上,脏了就不拿了。于是,任务失败。

  • 有人可能因为其他事情,忘记拿了。于是,任务失败。

  • ……

(3)把苹果咬一口,咽下去
假设已经把苹果拿到手上。
  • 有人可能觉得苹果太硬,就不咬了。于是,任务失败。

  • 有人可能觉得苹果太软,就不咬了。于是,任务失败。

  • 有人可能觉得苹果太酸,就不咬了。于是,任务失败。

  • 有人可能正要吃,被朋友抢了,就没法咬了。于是,任务失败。

  • ……

(4)重复第 3 步 三十次,直到吃完苹果
假设已经咬了一口。
  • 有人可能觉得好费时间,就不吃了。于是,任务失败。

  • 有人可能咬了一口,满足了,就不吃了。于是,任务失败。

  • 有人可能咬第 N 口时不小心掉了,就不吃了。于是,任务失败。

  • 有人可能咬第 N 口时,因为其他事情出门了,就忘记吃了。于是,任务失败。

  • ……

有人会说,你这太扯淡了,吃个苹果,哪来这么多意外?
注意,上面的描述里,都加了「可能」「觉得」这些字眼,意思是这些意外都可能出现。当然,除了上面列举的事项,肯定还有更多我没写出来、甚至想不到的意外。
而且,这 4 个步骤的每一点,都必须串联起来,才可能完成吃苹果的任务。如果其中某一点出现意外,那就吃苹果的任务就不可能完成。
我不是在抠字眼,或者抬杠。
这个案例只是一个「意象」,是为了方便描述。但它足以说明一个问题:即便像吃苹果这样在我们眼里极其简单的事件,它都会出现大量意外,让这个事情没法顺利完成。更别提学习、赚钱这些复杂事件。
因为这个事件中有一个极其不确定的因素:人。
不同人的
  • 知识积累不同,

  • 能力不同,

  • 性格不同,

  • 环境不同,

  • ……

这就导致——
  • 同样一个知识,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

  • 同样一个问题,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 同样一个困难,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心态;

  •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资源;

  • ……

于是会出现,同样一个步骤,不同人操作,会有不同的结果。
无论多么简单的事情,只要有人参与,它就会变成一个复杂事件,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极大的增加。
这就是第 1 点说的:我们想完全按照教程,分毫不差的把一件事情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再看一个近点的案例。
为什么要去做一些难的事情(建议某人不要做某事)
3 一个在抖音赚钱干货
亦仁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聊聊普通人如何在抖音上赚钱》,分享了一个思路,有清晰的步骤——
  1. 准备一个微信小号,最好与你常用微信号独立开,免得你后面不好意思;

  2. 开始刷抖音,但不要看视频,视频内容不重要。每刷到一个视频,快速切到他的抖音号介绍,如果留了微信号,记下来,然后继续刷下一个视频;

  3. 就这样刷抖音,每天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记下来这 30-40 个微信号,并用你的微信小号加上他们;

  4. 坚持一个月,你就能积累差不多 1000 个好友,这 1000 个好友基本都是在抖音上赚钱的人。

这个教程够干货吧,能直接上手实操。
我们先不谈因为结果的不确定性,很多人不会去做的问题。
假设,一个人确定要去做,那他会遇到哪些意外?
1 准备一个微信号,先要有一个手机号,他可能很懒,就不做了。
2 刷抖音,他觉得浪费时间,没成长,就不愿意去做。
3 如果刷了 3 个视频,都没有联系方式,他可能就觉得没用,就放弃了。
4 加微信,可能某天因为加人频繁被警告,他担心,可能就放弃了。
5 加了别人一次,没被通过,他就可能放弃了
6 某天忘记刷了,他会觉得自己没毅力,也就放弃了。
7 ……
各种意外会出现,都会导致他完不成这个任务。
于是,这篇文章在他眼里,就不够干货。
事实上,这种包含任何步骤、能解决过程中任何意外的干货教程,是不存在的。
如果一心只想找到这种干货,找不到就不罢休,那绝对是浪费时间,无效勤奋。
听起来好像很绝望,竟然没有教程能让我们照着做成事情,那该咋办?
答案其实很简单:搞懂原理。
为什么要去做一些难的事情(建议某人不要做某事)
4 搞懂原理,一通百通
每个领域、行业、事情,可以分为 3 部分 ——
  • 知识

  • 方法

  • 原理

为什么要去做一些难的事情(建议某人不要做某事)
不同领域、行业、事情,它们的知识、方法都会不一样,但原理是共通的。
我们常说的干货,其实就是在知识、方法层面。
当你理解了一件事情的原理,就能触类旁通到其他不同的事情上。
拿上面的 2 个案例。
如果一个人知道,吃水果是为了补充维生素的原理,那他就可以把吃苹果这个任务,换成吃橘子、吃梨,喝果汁,吃维生素片等。上面那些意外,都通通没有了,即便有,他也能知道如何变通,达到同样的效果。
如果一个人知道,抖音的推荐算法原理。当刷了 3 个视频,都没有联系方式,他知道这是正常的。他会选择继续刷,然后在有联系方式的视频那里,点赞、多看几遍。抖音就会给他推荐更多类似的视频。
其他的问题,也能依次类推,解决掉。
一个近点的案例,我在生财有术看到过一个帖子,有人模仿七夕蛤蟆的案例,在圣诞节做一个活动,也赚了几万块钱。因为他理解了用户需求的原理,所以能举一反三到其他事情上。
如果不理解原理,那七夕蛤蟆,和圣诞节,就完全就是两件事,文案、用户都不一样,肯定也无法照搬成功。
搞懂原理,就是了解事物的底层逻辑,我们就能一通百通,知道如何在不同场景下,复制、拓展、变通,就能做到很好。
相反,只看干货,不深入学习原理,只有 2 个坏处 ——
  • 1 事情做不成。因为任何教程,都不会和自己的实际操作完全一致。

  • 2 学不完。知识、方法的干货是一个无底洞,用户、需求、场景稍微变化,干货就失灵。于是就需要学习另一个干货,消耗时间、精力,还没积累。

所以,我们要放下追求实操干货的心理,多研究干货背后的原理。
原理是不变的东西,无论什么情况,它都能帮我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做好事情。
而干货,不但没太大用处,还会让人花更多时间,心态更糟,成长更少。
为什么要去做一些难的事情(建议某人不要做某事)
5 如何达到触类旁通?
《朋友圈的尖子生》里,小马宋老师问李叫兽是如何搭建知识框架的?
李叫兽说,当你学到一个知识,可以从下面 3 个方面,思考一下 ——
  • 1 还有哪些 产品/案例/现象/事物 也在使用这个知识,找 3-5 个。

  • 2 这个知识如何能应用到自己、或者身边的 产品/案例/现象/事物上,找 3-5 个。

  • 3 这个知识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第 1 点,是归纳,用历史验证知识。
第 2 点,是演绎,用知识改进未来。
第 3 点,是深入,让自己达到触类旁通。
当然,这 3 点不一定必须要按顺序。
当你能回答出 1、2 两点的时候,就已经是搞懂原理了。因为回答 1、2 点的过程,就是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懂原理,肯定是回答不了这 2 个问题的。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每天练习一个知识、案例、思路,不出 100 天,自己在某个领域,必然能做到触类旁通。
为什么要去做一些难的事情(建议某人不要做某事)
有同学会说:学习原理太难了,普通人根本做不到,还不如多看点干货。
逻辑上面已经讲清楚了,
原理和干货,

不是,难和简单的问题。
而是,有效和无效的问题。
不是,100 和 1 的问题,
而是,100 和 0 的问题。
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无论做多少努力,都不会有结果。
而在一个过去的方向上,虽然难,虽然慢,但只要不断学,就会不断进步,就必然能看到效果。
樊登老师讲过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 ——
如果你不会游泳,怎么换游泳池都没用。
放到这里,就是 ——
如果我们不理解事情、知识、方法、思路背后的原理,那看多少实操、落地的干货,都没用。
追求原理:困难、复杂、要延时满足。
追求干货:轻松、简单、有即时反馈。
前者人少,后者人多。
前者有用,后者无用。
你会选哪个?
嗯,
又是美好的一天,
加油哇~

·······END·······
为什么要去做一些难的事情(建议某人不要做某事)
《我推荐的这本书,让一个读者觉醒了!》
都看到这里了,不关注一下嘛你??????

今天是持续写作第 408/500 天。
今天是 5:00 早起写作第 308 天。

如果你的朋友也喜欢看干货,
欢迎转发分享给 TA,
感谢你的慷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多元思维Hack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5898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