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朋友圈都会出现一些「红利」,让人觉得,好像做这个事情,不用费啥力,就能轻松赚到钱。
比如最近的群买买、抖音,
去年的视频号、社交电商等。
惭愧的讲,每次看到这类信息,我都会头脑发热,有一种想放弃现在做的事情,然后去抢占红利的冲动。
但通常是,5 分钟后冷静下来,我就明白,自己去做这些事情,只会有一个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
今天就来聊聊,面对一件「有红利」的事情,我们该如何思考?
1 有红利,不一定能赚到钱
无论任何时候,只要看到「红利」这 2 个字,人就会兴奋。
因为它有一层潜在含义:这个事情轻松就能赚大钱。一想到不用付出,或者少付出,就能赚到比平时多很多的钱,任何人都没法拒绝。
我们也确实能看到,有人在红利期赚到了钱。
比如,一些人做公众号比较早,积累了大量粉丝,现在年入百万、千万的不在少数。
比如,一些人接触比特币比较早,在低价期买了很多,现在已经财务自由。
比如,一些人做知识付费比较早,课程卖了几万份,也赚到很多钱。
于是,大家就会有一个错觉:只要赶上红利期,就能轻松赚到很多钱。
但其实,那些在红利期赚到钱的人,并不是单纯靠红利赚到钱,他们一定在这个红利领域,有几年、甚十几年的积累。碰到红利期,是放大了他们的积累。换句话说,即便没有红利期,他们也能比普通人多赚很多。
赚钱,和红利期,这 2 件事是相关性,不是因果性。而我们很多人,把这当成因果性,觉得只要碰到红利期,任何人都能轻松赚到钱。这个想法,就相当于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这个结论,之前用复杂二分法深入拆解过,可以看看这篇《赶上「红利」,就一定能赚到钱吗?》
碰到红利,能否赚到钱,核心因素是:我们在这个领域是否有足够的积累。
如果被欲望蒙蔽,只想快速赚钱,但不考虑自己是否有积累,会对我们有 3 个影响——
赚钱是一个系统,每一件事情都有多个影响因素。没有积累的人,看不到这些因素。遇到意外大概率无法应对,最后只能两手空空。这点也可以看看《赶上「红利」,就一定能赚到钱吗?》不理解「红利和赚钱是相关性」的人,看到一个红利,就会跑去做,然后没赚钱。看到另一个红利,又会跑去做,还没赚钱。看到又一个红利,还会跑去做,依然没赚钱。每个红利领域,他都去做,发现赚不到钱,就跑去下一个。每个领域都浅尝辄止,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能力不会提升,下一个就更赚不到钱。尝试的多了,发现都没赚到钱。心态会变得更浮躁,更不愿意沉下心积累。做一件事情没有正反馈,会增加一份挫败感。最后导致习得性无助,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做不好,就可能放弃学习、放弃成长。巴菲特说:我只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做投资。对于能力圈以外的公司,无论别人怎么看好,我根本不理,哪怕错过再大的赚钱机会,也不会后悔。
我以前碰到一些红利,也忍不住想去做,不做的话,就非常焦虑,觉得会错过赚钱机会。后来,我去请教一个前辈,我问他,你看到周围人在做一些「红利」相关的事情,而且每天各种晒收益,你会不会焦虑?他的回答和巴菲特一致:我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事情。少则得,多则惑。有的人做事,是因为听别人说这件事情好,有红利,不做就会丢失机会。但他没有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自己能不能做好这件事,自己在这个领域上有没有积累。如果没有积累,那大概率做不成。我看到别人做「红利」事情,也想去尝试。后来我才明白,我当时决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看到别人说这个是机会,但没有考虑自己能不能做好。更真实一点,我那个「想要快速赚钱」的欲望,盖过了理性,让我那一刻丧失了思考能力。我们每个人,每天身边都会出现各种机会,让我们想去做。但是否选择做某件事,理性来看,影响因素只有一个:这件事情是否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所以,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在哪里。能力圈小,就需要多读书、多学习、多积累,慢慢扩大能力圈,这样能做的事情会更多,做成概率也更大。所以,我们也别焦虑了,该读书读书、该学习学习、该工作工作。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多元思维Hack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59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