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正面反馈,我花了58天看了700页《社会心理学》。

我有一个读书社群,只做一件事:读书。

我先读一部分,然后出作业。

大家根据作业的问题,再去读书,思考,写答案。
就这样,日复一日。

今天是《社会心理学》第 58 次作业,也是最后一次作业,我们终于把这本 600 多页的书读完了。

就在 10 天前,我才突然发现,这本书竟然真的要读完了。

因为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很多大佬都推荐这本书,所以我在 2019 年就买了这本书。

没有正面反馈,我花了58天看了700页《社会心理学》。

但我一直没敢读,因为太厚了。600 多页,加上 100 多页参考文献,而且都是 A4 纸的大小。

看到这本书,我就心生畏惧。

我怕自己坚持不下来,会半途而废,就一直拖着。

但行动营里,我需要带着大家读书,有了这个推动力,我就觉得:先读起来,能不能读下来,后面再说。

当时计划的是,一天读 10 页,2 个月读完。

没有正面反馈,我花了58天看了700页《社会心理学》。

现在回过头看,时间预估还蛮准的。

我自己其实都有点恍惚:我竟然真的坚持下来了。

我真心觉得,如果不是要给大家出作业,我绝对没可能读完这本书。

没有正面反馈,我花了58天看了700页《社会心理学》。
没有正面反馈,我花了58天看了700页《社会心理学》。
没有正面反馈,我花了58天看了700页《社会心理学》。

读这种大部头书,最难的一个障碍,就是缺乏正反馈。

很多人读书,期待的正反馈,就是赚钱。但这肯定不可能。我读这本书,也没法说,每读完一章,立刻就靠这个知识赚到钱。

但我知道,如果书里的知识,能让我进步,那这个进步在未来肯定会帮我赚到钱。这是一个客观的逻辑推理。

有同学读完书,但不知道自己收获了啥,也不知道自己进步了没,就会怀疑自己:我是不是在浪费时间,做无用功。

OK。问题来了 ——

读书这个行为,如果有进步的话,会是什么?

2 方面 ——

1 学到书里的知识,知道如何用

2 因为学到知识,所以知道了学习这件事,是有用的。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有动力去学习更多其他东西。

第 1 点,是第 2 点的前提。

读书,有没有学到知识。

这个靠自己能知道吗?

能。

拿《社会心理学》来说,学到一个心理学方面的概念、案例、研究等,如果认真思考,这个知识就能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身边的的人、或者现象,进而能帮助自己更好的去生活、工作。

这就是进步。

比如 ——

  • 很多人参加线下社交,会紧张,那是因为他觉得,大家会注意他,关注他。如果你学会「焦点效应」,你就知道,这是一个错觉。别人不会专门关注自己。那你的紧张就会减少很多。

  • 如何让别人喜欢自己?

  • 为什么人会有嫉妒心?

  • 为什么物质增长,和幸福感不是强相关性?

  • 不同的人,如何说服更有效?

  •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别人?

  • 如何让别人更喜欢自己?

  • 如何让自己更有自驱力?

  • 为什么人会从众?

  • 为什么我们会被别人影响?

  • ……

每一个知识,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思考,它都能在某个方面,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本身就是一个正反馈。

如果读完书,发现自己没学到知识。或者说,读完书,学到知识,但没有结合到自己身上去思考。

这 2 种情况,就肯定没有正反馈。

我几乎每天的作业里,都会有一个:XX 原理,如果用到自己/身边事情上,该怎么做?或者,XX 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这就是引导大家思考。

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这 3 种无效勤奋,你一定要避免》,里面提到:当你学习时,如果没有那种稍微痛苦的感觉,说明知识没有穿过大脑,只是一些信息在你大脑表面略过而已,这时候,你根本没有学到任何东西,肯定是无效勤奋。
因为只有当人在思考时,才能刺激大脑长出新的神经元突触。这个神经突触,就会把大脑和你思考的东西联系起来。

人思考的越久,消耗的能量越多,这个神经元链接(突触)就越强。

这样以后再遇到相关问题,大脑就会想起来用这个知识。相反,如果我们只是读,而不思考,那大脑和信息之间就没有链接。这样无论读多少书,用的时候依然想不起来。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每天读书、看公众号、学习,都是摘录书里的金句、案例、道理,但没有那种「略微痛苦」的感觉,那大概率就是无效勤奋。

读书有没有正反馈,核心原因在于,我们有没有深入思考。

scalers 老师讲过 ——

没有正面反馈,我花了58天看了700页《社会心理学》。
这就是成长的第一性原理。

周末愉快,加油哇~

·······END·······

听了 3 遍粥左罗的《时间管理课》,我最大的 7 点收获
买了粥左罗的《时间管理课》,他要拉黑我
都看到这里了,不关注一下嘛??????

今天是持续写作第 379/400 天。
今天是 5:00 早起写作第 279 天。

如果你的朋友也在读书,
欢迎转发分享给 TA,
感谢你的慷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多元思维Hack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59065.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