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放假,我翻出一些老剧看,昨天看的是《恰同学少年》,讲的是少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求学的经历。
昨天看了一集,有个情节让我差点哭了。
故事背景是 ——
毛泽东在长沙上大学,但他思想比较独立,如果自己觉得学校不好,就会退学,换另一个学校。虽然家里不是特别富裕,但父母依然尽力支持他。
最近他又退学了,想去考北京大学。不过,这次和以往不同,要去北京考试。路费、食宿费、备考,加上考过后的学杂费,大概需要 150 块钱。
这个 150 块,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毛泽东心里知道,家里不会同意。但他太想上北京大学了,所以就回来和父母商量,主要是和父亲商量,因为家里的钱,是父亲说了算。
不过这次父亲没同意,而且非常生气,还打了他。让他第二天就去镇上的米铺做学徒,还要让他和小时候定亲的女生成婚,以后踏踏实实做生意。父亲把他锁在家里,说如果敢逃出去,就打断他的腿。
但是半夜,毛泽东的母亲,还是偷偷开窗,帮他逃了出来。
在送别的时候,他们有一段对话,让我特别感动。
父亲虽然嘴上说不让他去读书,但后面还是出现了,给了他一些钱。
我们的父母,为了子女成长,不求回报的付出了很多。自己吃再多苦,受再多累,也会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愿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感恩、并牢记。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什么是孝?
我在樊登读书里,听到论语中有一段 ——
(1)父母生病,我们要好好照顾,不要“久病床前无孝子”。
不要虽然嘴上不说,但经常给父母使脸色,就是所谓的“色难”。
(2)只担心父母的身体状况,在他们生病的时候才去操心,平时不要过多插手父母的生活,尊重他们。
小时候,父母是家里的主心骨,我们说话、做事,都会听父母的教导。
但当我们长大后,成家了,赚钱了,父母年纪也变大了。这种角色会在不经意间发生转换。
我们会慢慢变成那个「教导」的角色,一会说父母这个做的不对,一会说父母那个做的不好。无论是生活习惯上,还是思维方式上,我们会莫名冒出一些「我是对的,你是错的」的优越感。
父母也会慢慢变成小孩子,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惹我们生气。可那些生活习惯、思维当时,怎么可能一句话就改变呢?这就会导致他们的内疚、懊悔、不开心。
按照论语里讲的,我们应该除了在父母生病时关心他们,其他时候都不要过多干预。特别是,不要用一种命令、质问、批评的语气说话,即便你知道自己是对的,也不要这么做。
你要知道,你的这种好意,可能在他们眼里,就是嫌弃。他们会很伤心的。
所以,和父母交流时,放下一些平时的原则、效率、沟通技巧,只保留爱,用温柔、关爱的语气,说出自己的关心。
也就是说,其余所有的事情我们应该自己处理,不要让父母太过操劳。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更努力、更勤奋的去读书、学习、提升能力、修心,让自己成长。因为自己成长了,就能赚更多钱,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好,才能让父母少操一点心。
我们有时候懒散,一有空闲时间就刷抖音、看剧、睡懒觉,没有动力去读书、学习。但你想想,自己过的不好,其实父母也会更担心。
我们不是学术研究,所以没必要深究这三种理解,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只要能让你有启发,就够了。
万维钢在《精英日课3》里解读过一本书《第二座山》。作者说,人的一生要爬两座山 ——
第一座山是关于“自我(ego)”的,你希望自己越来越成功、越来越厉害,要实现自我,获得幸福。
第二座山,却是关于别人的,是关于“失去自我”的:你为了别人,或者为了某个使命,而宁可失去自我。
第二座山不是以你自己为核心,而是以别的某个东西为核心。
能做到上面第 3 点,或者正在努力做到的人,都是在爬第二座山的人。
专注于第一座山的人,未必能想明白为啥要爬第二座山,但是你终将明白。
············END············
对了,看完文章,记得点击下面的卡片。
关注我哦~??????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多元思维Hack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59111.html